“互联网+”时代引领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9-11-24 03:12朱胜昔
职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帕森斯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

朱胜昔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今后智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培养智能机器人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构建“三重嵌套式帕森斯社会系统”,并将其用之于分析智能机器人与职业教育的社会交互关系,以此提出如何在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业机器人 帕森斯 发展

自“工业4.O”概念被提出,“中国制造2025”作为代表推动智能机器人进程的战略,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实现质的跨越,也大大加速了社会对智能机器人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如何适应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是其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挑战。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智能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背景分析

笔者认为,工业革命之后,智能制造中的机器人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工业与教育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的升级、再现。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到学校与智能制造一体化教学构建一定的链接,再到机器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这些因素将职业教育和智能机器人一体化教学作为一个AGIL系统,提出了“嵌套式AGIL系统”。

二、基于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分析

帕森斯AGIL理论所包含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四大功能,在其特殊视角下考察互联网式新多媒体式教学环境下受众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促进教与学,发展智能机器人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并提出新思想、新发展、新路径。

笔者在多年社会学学习中发现,帕森斯的AGIL四重功能社会系统理论,可为分析智能机器人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提供基础框架。根据其理论特性,可将社会看成一个有不同功能的多层面的子系统所形成的总系统,其中A“目标”、G“适应”、I“整合”和L“潜在模式维持”4个模式在交互中生存、协调、维持和改进。

互联网、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与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4个子系统,四者之间通过学校这个共建平台,相互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促进存在帕森斯社会系统的关系。在最大系统当中,机器人作为第一个次级子系统是社会系统中“适应”要素A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次级子系统是社会系统中子系统为达成目标的“适应”G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此大力发展互联网及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同时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作为有力工具承担社会系统的I,最后通过某种形式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即为L,而这种形式顺应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发生改变。

三、AGI L范式智能机器人专业型教学

现如今,职业教育部分体制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多方面并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招生和就业存在一定的短板,前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些教育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后期职业教育。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欠缺等方面。

1.机器人控制

目前,就智能制造而言,学校内更多地为PLC控制下的工业机器人,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作为机器人发展最前端的问题之一,将其统筹进行AGIL分析,数控机床作为A、传感器G、计算机I与多维显示屏L这四者之间的合作是能够对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和开发在帕森斯社会系的学校教学子程序中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

2. AGIL范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机器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分析

(1)就业空间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根据互联网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下I的作用,社会主系统中A教学方向和G学生的就业之间联系下可再继续分成子程序。我们发现就业空间的发展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产业运用力度低;各学校办学设备差距大;综合平台搭建力度不够等。

[A]“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机器人人才培养及输送。自21世纪以来,网络化信息技术己成为新革命的核心力量,各大互联网的引申行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联系社会效应及我国现职业教育领域,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构建多方位桥梁,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改革,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统筹处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A】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目标,从有兴趣的学生中选取,做到入学兴趣测试,提高专业型人才选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展课程体系的本真特色,实现共赢结果。

【AG】适应发展,强化教学体系。社会发展,企业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分析智能机器人就业专业及特殊性。可从互联网+视角,建设综合型特色课堂,线上线下统筹规划,适应学生及专业协同发展。

【AI】整合软件设施,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学校与互联网开发公司合作,结合各学校特色办学,优化网络教学,并且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吸收网络教学新技术。

【AI】加强“互联网+”教学统筹资源,维持各级之间的关系。现阶段职业教学互联网资源欠缺,学校应着手创建校园网、职业教育网,进行专业资源库建设与周边配套源的建设。还要求师生学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其作为工具,在课上学,课下分享,学会思考,乐于沟通。通过在线教育等信息化平台、VR实验室、教师学生线上线下互动、资源共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学习。

(2)【G】推广与发展。我国通过开展一些关于工业机器人的竞赛活动、适当的校内宣传、组建社团,促使大众更加积极地去了解机器人并且热爱该专业,为日后机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3)【I】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新视角。

【IA]实训内容虚拟环境的搭建。通过互联网虚拟环境的人机交互,结合课堂仿真和线上線下的实体操作,引进VR现实技术,结合实训,开展智能机器人专业的网络化辅助教学,可有效减少实训危险及没必要的损耗,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实训效果。应从一年级开始涉及实训课堂。

【IG】技能大赛助推人才培养。技能训练无法脱离市场,市场也是技能训练的一大产物。技能大赛带动市场的发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在此过程中,可造就和培养应用、维护、操作等一系列技工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根据其中的联系可分成4个模式。

一是【IGA】“理论+实训”模式。理论与智能机器人实训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充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中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二是【IGG】“企业+教师”模式。学生到企业实习,学以致用,反复操练,感知“匠心”精神,同时将在机器人企业学到的技术反馈回学校,提升技能训练的社会实用性,学在学校,练在企业,用于社会,三者缺一不可。

三是【IGI】“教师+教师”模式。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教以致用,将最先进的技术用于教学。不断更新白我知识体系,进一步了解企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实时动态调整相应人才培养方案。

四是【IGI】“教师+教师”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己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体系的主流,然而双师型不应仅停留在理论与实操上,更应建设一支企业与学校相连的双导师队伍,企业的能工巧匠兼职实训教师,学校的导师型队伍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和产品开发。

(4)【L】校企合作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校企合作“理论+实践”、“双元制”机制培养“桥梁式人才”。

【LA】:成立专业校企团队,可结合当地基础工业的发展,采用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并且有力度地推行特色课程体系,建立教师及企业的师资梯队、有经验的教师带年轻教师、有经验的工程师带教师的双效体制。

【IG】:企业资源共享,技术人员分担教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项目为基础,企业选择该项目工程师分担教学,双师型队伍不仅需要学院体制内的专业理论实操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及企业还要进行良好的协同,将教师纳入到企业项目中不仅可解决理论设计问题,同样企业技术骨干也可将技术带入课堂,为学生传道解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

【LI】:共创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两个结合”。结合实际生产线,以工厂现场作为实训场地的雏形,提出以目标驱动法为导向建设实训室。可根据工程项目设定可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实施教学目标,完善实训基地,使整个项目模块化,具有一定的功用性。同时,通过搭建机器人实验室,先实训后理论的模式,把抽象化理论与直观的实操相结合,可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潜能。

【LL】:注重生产实训,实现“知识回炉”。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企业先进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高效接触一线资源,定岗实习。然后学生将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回学校,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一一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实现实操带动理论,理论升华实操。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积极探索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联网+”的关键是创新及构建与各个关系中的有效桥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郁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4(10).

[2]孙英飞,罗爱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

[3][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王志弘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王成勤,李威,孟寶星,etal.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8(8).

猜你喜欢
帕森斯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
盲丐
帕森斯品牌收购的实证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爱情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