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诚 韦芝珊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新挑战,开好思政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大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改;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窗口期”,是学习能力最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高校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掌握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高校,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大学生接收到的思想驳杂,甚至还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对高校进行思想渗透,蛊惑大学生走向歧途。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坚持以马克主义为指导开好思政课。
(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三观”
大学是青少年“三观”的形塑期。“三观”正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正与否,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具有正确的“三观”,那么培养出来的也就不能谓之人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高校要开好思政课,筑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三)有利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抓好思政课建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育人效果不理想
1.填鸭式教育难以入脑入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授以学生学习的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为学生解惑。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些思政课教师只是扮演者“搬运工”的角色,将课本中的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导致思政课缺乏亲和力,教学效果欠佳。
2.“思政”与“课程”融合度不深
开好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政”与“课程”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目前,思政专业课程在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中占比不多,且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若不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则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不高
1.教师数量质量有待提升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以下简称“《建设标准》”)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各高校应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高校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事实上,大多数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岗位设置离《建设标准》仍有差距,且部分兼职教师并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2.教学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
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匮乏是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缺乏专门培训,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比对“多媒体”和“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熟练,甚至将“多媒体教学”简单理解为“使用多媒体设备”,对新媒体的认识也仅限于QQ、微信、微博等常规新媒体平台。另外,由于一些教师课堂讲授经验不足,尤其是年轻老师往往比较缺乏课堂讲授经验和技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三)网络教学阵地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1.思政课教学与互联网融合度不深
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大部分高校对新媒体的运用多为单向信息传播,缺乏有效互动机制,不能很好地将这些新媒体工具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互联网、新媒体等脱节错位,难以发挥在网络阵地中的思想教育功能。
2.網络思政教育阵地吸引力不强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一些影响力较强的网络媒体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短视频”等弹幕视频网站。以“哔哩哔哩app”为例,其用户中大学学历人群占比为54.5%,20~24岁人群占比为53.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这些新兴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网络活动的主要聚集地。从各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来看,思政课与新兴网络媒介结合不深,网络平台覆盖不全面,难以真正地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教学育人质量
1.创新教学方式
所谓教学,实质上包含了“教”与“学”两个环节,是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过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上既要保证落实思政课教学的有关统一要求,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新媒体、互联网等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用新用活,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
2.推动“思政”与“课程”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设优质高校思政课,既要以思政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又要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思政”与“课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责任。
(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
1.充实师资队伍力量
首先,应按照《建设标准》尽快充实专职教师队伍,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其次,在引进教师过程中应对教师的科学背景、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政治立场进行严格考察和把关。尤其是在兼职教师的引进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引进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保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專业性,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
2.健全教学技能培训机制
高校要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如开展教育心理、新媒体以及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等技能培训,尤其要重视对思政课教师如何在网络阵地中发挥思想引导作用的培训。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拓展教师教学技能,使教师懂得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介,丰富思政课教学载体,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加强网络教学阵地建设
1.强化“互联网+”教学思维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转变教学思维,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形式,守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2.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要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络阵地实现对学生思想的精准引导,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持续拓展网络思政教育新平台、新媒介,将“网红”、“短视频”、“直播”等元素活用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压舱石”,开好思政课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各高校必须在持续改革与创新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霞,王娜.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载体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9(4).
[2]孙楠.新时代高校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路径[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3).
[3]谢健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论坛,2019,6.
[4]曾宁.“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新探索[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19(3).
[5]孙秋雁.自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J].新媒体思政,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5).
[6]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19-03-19(04).
[7]李慎明.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J].求是,2018,21.
[8]数据来源:2017年哔哩哔哩数据研究报告[J].极光大数据,2017(09).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5836.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作者简介
龚诚(1989—),男,仡佬族,贵州务川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韦芝珊(1991—),女,水族,贵州荔波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