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宁
摘 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围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传承与传播等目标,而进行协同共治的过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工作虽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传统体育项目流失、保护机制薄弱、传播渠道狭窄、治理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该文以生态治理为切入点,从活态传承与智能传播等视角提出守住基因、恰当转换、数字传播等生态治理方案,以期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治理 活态传承 智能传播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231-02
Abstract: Manage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process of multi-governance based on the goal of discovering, inheriting and disseminating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ina's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overnance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still has problems such as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sports, weak protection mechanisms, narrow communication, and single govern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ecological governance as a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communication, we propose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programs such as gene preservation,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cological governance; Living heritage;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非物質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历史印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遗”治理提升人民的健康指数与幸福指数[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是对体育文化形态进行多元整合的社会工程,其本质是拥有文化话语权[2]。
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现状
1.1 李约瑟难题:文化传承困境
英国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 文明中成长?”这一论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3]”。就体育领域而言,中华传统体育自古代产生并流传至,许多曾极盛一时的运动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
1.1.1 现实背景:全球化多元效应,压缩传统体育生存空间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断增砖添瓦的同时,也会形成诸多项目的濒危或消亡。受西方体育文化压缩我国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阻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滋养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根基愈加薄弱。由于项目普及率较低,加之体育全球化、商业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失传,如礼射演化而成的投壶运动、盛行于唐代的蹴鞠活动等。
1.1.2 自身条件:“体育非遗”地域性零散分布,损毁流失现象突出
就地域性而言,由于自然、地理与历史等诸多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贵州省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46个县(市),财政收入仅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29.4%,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30%不能按时实施[4],使得当地民族体育发展缓慢,且结构多为初级化。同时,区域条件限制加大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难度,由于语言障碍、数字化程度较低等原因,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工作缓慢。
1.2 威尼斯宪章:破题之源
20世纪60年代前,国际环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处于“单体保护”“局部治理”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真实性与具体原则、方法尚无明确定义。国际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的科学认识,从《威尼斯宪章》开始。1964年,国际文物工作者理事会(简称ICOM)在威尼斯召开会议,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著名的《威尼斯宪章》,并提出“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奠定了理论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进入有法可依的历史时期。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治理:活态传承与数字传播
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2.1.1 守住基因:传承技艺
全球化外部环境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既能守住基因,又能迎合时代潮流?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强调,“非遗”保护的要害“抓”人。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保护的总体趋势从“静态遗产”向“活态遗产”循序转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要守住基因,以节庆习俗、乡规民约为载体,结合现代传播手段,在族群成员中内化认同和主动传承,才能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真。
2.1.2 恰当转换:延续文化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人类种族基因)—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 文化生态环境) ”体系下,永续活态传承就要对其内部动态调适,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生态环境。在进行自我调适时,还需要增加外部激励机制,来应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过程中生态失衡、传承链中断等问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当转换要以群众为基础,从转换“体育非遗”传承方式、内容形式、传播机制等方面着手,结合其价值与功能,对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扩展与转换。
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
2.2.1 信息化传播主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于1998年开始,随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传播广泛开展。“体育非遗”传播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民众、传承人等,其中,官方传播主体是“体育非遗”传播的基础,多元社会组织是“体育非遗”的支撑,传承人是“体育非遗”的具体行动者。多元传播主体各司其职,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状连接,经由数字媒体进行智能传播,强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造血功能和生命活力延续。
2.2.2 国际化传播对象
全球化背景下,體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对象不仅面向对本土群众,更应该走向国际舞台。“体育非遗”传播对象的选择,应借助国家力量在国际圈层内有所侧重和先后顺序,以提高文化传播效率。目前,我国武术、国内“体育非遗”传播对象依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民族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2.2.3 多元化传播渠道
数字信息技术的开发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传播提供可能性。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渠道,主要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数字游戏与竞技、数字叙事等形式。同时,国外相关组织机构也启动了大规模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如美国的“美国记忆”工程、欧盟国家的“内容创作启动计划”等,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多元传播的载体,为文化继承与发扬创造条件。
3 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理论与政策法规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提供新思路。基于此,如何识别“体育非遗”治理过程中潜在的威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与规避措施,则成为体育非文化遗产治理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础、发展现状、治理困境、生态治理(活态传承与动态传播)等方面着手,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3):29-36,86.
[2] 白晋湘,万义,白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治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7.
[3] 王岗.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04(B05).
[4] 田文林.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