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玲 万华喆 黄志文 余龙
摘 要:本文以江西科技职业学院为个案,旨在研究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职业性、教学现状,为民办高职院校开发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依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民办教育应运而生,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民办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等职业体育教育需紧密结合职业的特征,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培养适应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跨入行业的竞争力,突出体育为人类服务的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职业实用性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189-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就体育教学现状、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访谈,给本文提供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分层抽取在校学生600人,涉及5个分院,30多个专业,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595份,有效问卷580份,有效率为96.67%。“教师”问卷发放8份(本校体育教师人数),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有效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数据用Excel进行分析与处理。
2 结果
2.1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管理者的认识
走访体育管理者表明,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迫切的,要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方向。需根据学生所在专业、行业要求灵活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2.2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分析
从表1、表2看出,体育教师对体育实用性课程有认识,但并不很深。教师对实用性体育课程非常了解、基本了解占12.50%、37.50%,但在对其重要性上得到高度统一,很重要和重要占25%和50%。还有教师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不了解,说明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必要性且前景较好。
2.3 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情况分析
2.3.1 在校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分析
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内容的认识程度,能直接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程度。从表3、表4看出,大量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认识程度不太深,只有7.76%和18.45%、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虽然,大量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内容不太了解,但50.86%和39.31%的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间接反映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
2.3.2 在校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识程度
从表5中看出,65%以上的在校学生认为自身职业与体育方面相关性比较高。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大學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等方面,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案[1]。刘勇等[2]研究表明,为了适应理工类人才的培养,适用于职业对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在本校大力开展简化竞技体育项目、拓展训练、俱乐部教学等以及改变授课模式。在医护生中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让体育教学服务医护生的职业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3]。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民办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进行研究,为完善人才结构,促进学生能尽快适应于社会,民办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势在必行;从体育管理者和教师层面来说,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不一,通过前期的访谈发现存在场地、器材、设施设备以及教师的水平等限制课程的开展;从学生和用人的角度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了解不太全面,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充满期待以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对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这就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较大的便利。
4 建议
(1)从体育管理额管理者角度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2)民办高职院校需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3)丰富民办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建设;
(4)加强体育学与护理学两学科间联系,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辉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M].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郑州,2005。
[2] 刘勇,张学亮。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内肛科技,2017(6):146-147
[3] 徐忠鸣,徐 迪. 职业实用性体育对护理专业学生生理机能的提升效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34(1)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