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之
统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推广,它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的方式,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这样的编排,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后,对某一主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丰富、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既然教材在“双线”组织下成为一个整体,那么,教学就需要有整体观。单元整合教学需要将本单元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并渗透到各部分的学习中,实现1+1﹥2的目标。
一、关注人文,聚合情感
1. 单篇,认识一个人
以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有《司马光》等4篇课文,单元主题是“美好的品质”。那么,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讲了哪些人?他们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学习每一篇课文,学生都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每个人的品质。
2. 单元,聚合多个点
把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可出现图1的思维导图。
从上图可知,人世间里有许多“美好的品质”,所有的美好品质都能给人希望和力量。
3. 拓展,认识更多元
那么,还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呢?一个单元的学习,不能随着课文的结束而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更广更深的地方拓展,读更多的课外读物。如《一罐果酱》中的外婆,在最穷困的时候,也不放弃自信,《人生是一片菜园》中的父亲,告诉我“把路铺好,人家就不踩我们的菜园了”,他是多么智慧……
学生会发现,美好的品质远不止教材中讲的那些,凡能给人带来希望、带来力量的,都是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关注过程,培养能力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针对教学中过分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问题提出的。知识的习得可以直接灌输,但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单元整合教学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1. 在过程中积累知识
知识类型多样,它会以不同的面貌散落在不同的文章中。通过对某一单元诸多课文的学习,才能最终获得对这一知识较为全面的印象。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词语呢?
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学到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方法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能力。所以在《听听,秋的声音》(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就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最后,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要求学生总结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 在练习中形成能力
(1)借助文本,了解概念内涵。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学会预测”。如何学会预测呢?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后,有一个表格,告诉学生预测是什么及如何预测。
课后还有一些提示,告诉我们与“预测”相关的知识。这篇课文编排的形式也跟其他课文不一样,在正文旁边有许多批注,这些批注告诉学生“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总也倒不掉的老屋》是本单元唯一的“精读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预测的基本知识,这才能为预测能力的形成奠基。
(2)举一反三,在练习中强化。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时,运用了举一反三的原则,大多数单元既有“精读课文”(学法),也有略读课文(用法)。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略读的篇数多于精读课文的篇数。这就告诉我们:预测这一技能,需要在大量的略读实践中获得提升。在《总也倒不掉的老屋》一课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预测,在接下来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两课中,要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和生活经验预测,推想下面可能发生的故事。其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教材只选了原文的一半。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前文,预测后面将发生的故事,并让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不会叫的狗》是一个有三种不同的结局的故事。这则故事编入教材时,编者截断了后面的故事,只留给学生三个情境,引导学生预测后面的故事。这样的课文对师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它告诉我们:预测的方向是多元的,想象力应该是发散的。
(3)借助情境,在语境中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技能一定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形成能力。仍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阅读三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什么是预测,并运用预测的方法在其他课文中进行练习。本单元的习作是“续写故事”,这也是在实践中运用“预测”的好途径。续写故事的要点在于“续”:如果后面的故事跟前文无关,则代表着续写的失败;而要把故事续好,就得读懂故事前面的提示,然后根据提示和生活经验,来预测后面发生的故事。
本次习作故事的背景是“同学们过生日,都收到了父母的祝福。可李晓明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有一些失落。见此情景,同学们开始讨论起来……”结合故事内容和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预测到下面的内容应该是:李晓明也需要在生日那天,得到父母的祝福。即使得到不父母的祝福,也需要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
当然,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开头,让学生预测下面即将发生的故事。无论如何,學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先预测,然后才能保证续写内容不走偏。
三、读写整合,向读学写
每一个单元中既有读的内容,也有写的内容。以往的教材中,读与写结合得不甚紧密。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方式,读与写的关系显得特别明晰。因此,单元整合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开读写之间的通道。下面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来谈一谈“读写一体,向读学写”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1. 观察,获得习作题材
习作最让学生揪心,因为他们既不知“写什么”,也不知“怎么写”。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与“秋天”有关,本单元的习作是“写日记”,教材中提供的习作例文是一则“换牙”的故事,这就与“秋天”没有半点关系了。
习作教学的重要原则是从扶到放、从仿到创。对于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有“习作例文”,这样,懵懂的学生就可以“依样画瓢”。不过,日记的题材是丰富的,既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大自然中的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秋景,这样,本单元的读与写便整合到一起了。
根據教学进度,学习这一单元的时间是“秋分”。秋分时节,黄河流域能明显感觉到秋的气息。因此,学生们读了课文后,可以到小区、街道、广场、公园转一转:桂花飘香了,一串红正在怒放,不知名的果子也悄悄变黄……也可到菜场、水果店里转一转:茭白等秋季时令蔬菜上市了,石榴、梨等秋熟水果开始成为水果店的主角了……上学路上,行人被迫穿上秋装了……
2.技巧,从课文中习得
学生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但如何为大家介绍秋天的景象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
古诗《山行》是怎么写红红的枫叶的?作者先写了秋山寒、石径长、住处远。晚上在山里行走很危险,所以作者得赶快找到歇脚之处。可是,当杜牧看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却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秋山寒、石径长、住处远都让路上的游子感觉到“冷”,作者的“心情指数”不断地下跌,可当他看到火红的霜叶时,“心情指数”顿时就上升了,教师可以用一幅思维导图来展示作者的心情:
这不就是“先抑后扬”吗?其实,《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两首诗,在写作时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3.语言,在阅读中积累
如果学生没有积累,带着他们进行再多的观察,跟他们讲再多的技巧也没用。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也是和本单元的主题相关的。第一部分“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这一填空题,引导学生积累秋天的词语。第二部分的“日积月累”中,编入了9个成语,都与秋天有关系,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叶知秋……教师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想象这些词语的画面感。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累更多描写秋天的词语。
当然,光有这些也不够。可以向学生推荐的内容还有许多,如《秋之神韵》《秋天的味道》《北大荒的秋天》《枫叶礼赞》《秋天踏着车来了》……读这些名家作品,学生能欣赏到更多的秋光秋景,同时积累描写秋天的词句,这些都将为他们写作文提供帮助。
用单元整合的思路来教学,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认识得将会更加全面深刻,语文能力会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强化,更重要的是读写一体、向读学写的教学思路,能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