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在国家层面展开,以理论研究的成果作为理论引领与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适用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由教育教学的主管部门加以贯彻落实,用以指导本辖区内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对此展开监督考评工作;最后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任务与活动,都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单位即学校身上。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创新主体在中小学学校,中心在中小学学校,重点也在中小学学校,而难点恰恰也在中小学学校。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育创新的能力,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学创新的水平,首先要解决中小学教育创新到底需要些什么?
首先,创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掉队,更不能停滞不前,原地打转儿。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的夯基工程。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有所创新;创新教育是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的新时代教育。
其次,创新教育绝不是喊喊口号,创新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加以落实和贯彻。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新生事物、追求探索未知世界和积极完善自身的过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评价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做到:1.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开创创新教育新局面的关键和前提,我们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让学生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参加进来,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奠基和决定作用。2.创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机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参加教育教学活动。3.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4.应用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任何真知都源于实践,检于实践,验于实践。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积极假设——逐步检验——适当修正——得出结论”的基本思路展开教育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5.运用课外信息,触发创新灵感。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时时刻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社区等)获取新信息,为创新积累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便于日后结出丰硕的成果。
再次,教育创新,不是乱哄哄,不是一窝上,不是凑热闹,而是脚踏实地地培养学生重新意识,锻炼学生创新精神。下列做法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创新,都只是教育创新的误区:1.社团活动不是创新教育。有些学校建了很多社团,预留出了社团活动的时间、空间,搞了很多社团活动,表面上看活动不少,但是深入進去,我们发现:社团不少,实效了了;时间是有,多被占留;学生不少,老师“溜”了……这些乱象,大大暴露出社团活动的不足。2.多搞点音、体、美比赛,也不是创新教育。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音、体、美等学科,活动性更强,更能够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容易上得生龙活虎、热热闹闹,更貌似创新教育。3.“小发明,小创造”等所谓“智力创造活动”,也不是创新教育。一些中小学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成为创新教育富有成效的表现,不少学校提出了“小发明,小创造”的指标要求,教师、学生想方设法加强活动,加强指导,加快出成果。这可能是创新教育的一种,但是绝不是创新的全部。而且,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进行发明创造,如果把发明创造的重任,都推给孩子,那么我们成年人的责任何在?于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现象:小孩子的发明,由父母顶替完成,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小学生的发明,由老师顶替完成,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催生了社会上“倒买倒卖”所谓“发明创造”的违法现象和造假现象。4.发散思维不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发散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发散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更有甚者,把发散思维发展到了“偏”、“奇”、“怪”,更是对学生贻害无穷。
最后,教育创新,需要新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体制。创新教育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教育者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尤其是不可低估“后进生”的创造潜能。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