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鹤璇 胡萍 宋宇虹
摘 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加快在各行业和领域中推进“互联网+”,以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壮大数字经济。本研究旨在将“互联网+”和体育小镇相结合,在掌握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基础上,借助国外体育小镇的成功经验,以“互联网+”时代为“天时”,以黑龙江省天然的冰雪体育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地利”,以国家相继出台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以及打造特色小镇政策文件为“人和”,探索黑龙江体育小镇发展路径,以期实现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黑龙江新经济增长点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 体育小镇 冰雪旅游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b)-0249-06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2019 government work report, China will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internet plus"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field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This study aims to combine the "internet plus" and the "sports town", and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ilongjiang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ports towns, which combines "Internet plus", natural ice and snow sports resources, industrial base, and the policy documents on developing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The goal i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and cre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in Heilongjiang.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Sports town; Ice and snow tourism; Industry amalgamation
“互联网+”的含义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事实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腾讯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上传统行业,意味着通过一种外在的资源和环境,对这个传统行业进行提升,其效果已经远远大于“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2015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在过去的2018年,“互联网+”的模式已经在许多应用领域进行了推进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应全面推动“互联网+”,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互联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也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新兴城市建设话题,而体育小镇概念的提出,给予了“互联网+”概念的落实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体育小镇这个概念在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体育小镇是指以休闲运动为城市建设主题,具有良好体育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体育文化内涵,集运动休闲、旅游、养老、科技、健康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体育产业基地。而“互联网+”视域下的体育小镇又与智慧城市的概念不谋而合,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具有互联、高效、精准、和谐、创新等方面特点。
与国内相比,国外有许多将互联网技术与体育小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例如法国霞慕尼小镇、新西兰皇后镇和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等等。在学术界,将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文献[1]研究了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城市建设与战略沟通平面设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影响,并更好地与当地社区建立可靠联系;文献[2]系统的研究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来进行数字身份识别;文献[3]描述了利用通信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小镇的条件,作者指出,智能小镇一般由各个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在能力、便利和智慧方面需要平等发展。文献[4]描述了智慧小镇的架构演进,通过互联网连接传感器、设备和环境,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在塑造智慧小镇市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设计、制造、交付和维护必须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这样在将来投入运营后,所有公民都能连接并参与到智慧小镇中来。文献[5]通过可变性视角来阐述智慧小镇结构,通过使用可变性建模和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技术来实现软件实例化机制。提出一种用于建模智能城市系统的特定语言。
而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体育小镇架构的研究在国内也已经开展,文献[6]对陕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以举办全运会发契机,通过推动陕西省体育旅游产业格局,经营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城市品牌,加快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并行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有效思路。文献[7]指出,我国体育小镇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快体育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也是体育产业和科技产业跨界融合的新兴行业模式。作者对近年来我国体育小镇建设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体的的评估,建议规划建设体育小镇之前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消费水平、基础设施、以及体育文化四个条件来实现体育小镇的持续发展战略。文献[8]提出,在近几年国家支持建设特色体育小镇政策的积极指引下,体育小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体育小镇中融合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的模式下推进了小镇的快速发展。同时作者考虑到,怎样能够促成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实现各方面和谐配置、使各产业得到共生是目前体育小镇建设中需要得到重视的部分。文中分析了体育小镇的发展动力、运营方式和支撑要素,为城市中建设体育小镇、运营提供参考。文献[9]对体育小镇建设在全视觉范围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总结得出:体育小镇的建设属于新型城镇化方向,是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升级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扶贫致富、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策略。通过对体育小镇的建设,可以实现的目标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国家战略,促进振兴农村工作,打造现代化全民健身平台,同时创造新的体育产业基地。根据战略要素的不同,将体育小镇划分为体育比赛型、自然资源型、产品制造型、健康疗养型等。并从建设基础、发展模式、架构平台、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讨论体育小镇的建设模式。有学者[10]通过实地调研方法,从文化差异性的视角对体育小镇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认为缺少体育文化是制约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原因。作者结合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与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文化和表现方式的融合是实现体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时间累积、消费者的体育文化需求和多种文化主体的共存方式对体育小镇的文化差异性架构进行分析。有学者[11]指出,体育小镇与科技、旅游等产业协作发展,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交通是制约体育小镇发展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促进体育小镇向前繁荣发展的基本途径,成熟的交通系统可以为小镇创造良好的环境秩序和优美的运动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体育小镇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文中整理了体育小镇的主要功能,针对不同功能的体育小镇,作者提出了交通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尽管各个体育小镇的主导方向不同,但其交通轨道系统都需要融入比赛和健身的主题元素,也要注重绿色环保的交通理念,形成幸福生活导向的体育文化和交通文化。有学者[12]利用逻辑分析等理论研究方法,对同样体育小镇的概念、建设目的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建设体育小镇应该明确小镇定位,经营特色产业;推进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塑造健康文化氛围;提高小镇竞争力;促进多种主体参与小镇建设。
综上,无论从国家战略方针、经济发展形势、其他产业的融合推进、国内外体育小镇发展趋势,还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建设现代化体育小镇都是未来振兴国家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伴随着近几年科技领域的进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互联网+”智慧体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 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建设总体框架
黑龙江省曾是共和国的长子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其优秀的自然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做出巨大貢献。然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北原有的生产资料开始落后,直到被中国东部和南方逐渐赶超并拉开差距。在多年的摸索和探寻中,黑龙江省开始把旅游作为经济转型的入口,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省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黑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资源原始赋性、标新立异的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前提下推进冰雪旅游产业深度开发。与此同时,作为冰雪运动传统省份,每逢冬季室内外便呈现一派冰雪运动热潮。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让黑龙江冰雪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据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战略规划的分析和估计,在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周期内,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将达到3亿人次,至少实现10倍增长。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在现有的基数基础上仍将继续上升,到2025年,冬奥会所包含的冰雪运动将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加入,收入将达到万亿元以上。因此,黑龙江省建设“互联网+”冰雪特色体育小镇是未来几年普及冰雪项目、吸引游客、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从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提出了黑龙江省“互联网+”体育小镇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 龙江体育小镇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1 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界定体育小镇的概念和内涵,首先明确其发展方向和趋势。黑龙江省体育小镇的发展晚、数量少,还没有形成对地方经济的支撑,其中不乏缺少顶层设计、优势资源挖掘不充分、经济滞后导致人才吸引力弱、配套设施服务水平不足等原因,但不可否认我省具备独特的冰雪体育资源。因此,以体育小镇为新途径,充分论证其对地方产业的带动作用势在必行。
当前在体育产业、科技产业双重利好的政策推进下,体育小镇将在中国体育经济占据较高的份额,现阶段中国体育小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等城市,江苏省在2016年公布了8个体育健康小镇,与此同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127个,而黑龙江只有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列。碾子山区在积极发展冰雪旅游的同时,更加关注相关产业融合,在“体育小镇+旅游”的产业融合过程中,依靠其自然环境优势,承办了全国山地露营大会、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国际滑雪大赛等国内乃至世界性体育比赛。在体育赛事的推动下,碾子山区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小镇影响力扩大,同时更加丰富了当地百姓的体育文化生活,让当地百姓享受了体育小镇所带来的经济实惠。未来,碾子山区将继续推广特色体育小镇,将小镇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以先进的体育理念、务实的经济战略,积极推进特色体育小镇建设,将碾子山打造成为以冰雪旅游、健康养生为主题,集“健身娱乐、文化交流、特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黑龙江省重要城市名片。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体育小镇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2018年5月13日,黑龙江“冰球小镇”体育小镇经济定位会议在北京召开,参会嘉宾北京房地产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京WORK-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作了专项报告,题目为《体育特色小镇:难在运营,贵在设计》,就如何发展黑龙江体育小镇这一思路展开论述。
2.2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黑龙江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探讨体育小镇在拉动龙江旅游产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构建和发展体育小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1985年哈尔滨引入国际冰雪节以来,1月5日成为世界冰雪盛会。2018年,哈尔滨冰雪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567.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冰雪旅游项目总收入达到1376.18亿元,同比增长16.9%。由于“冰雪节”的带动,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赛事举办贯穿整个冰雪季,2018年哈尔滨共举办冰上体育赛事173项,与15个国家23个国际城市通过冰雪比赛展开交流合作。冰雪旅游季呈现观光、体育、经贸、文化、科技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好局面,因此,哈尔滨市凭借出色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再次荣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同时,位于黑龙江东部的哈尔滨市境内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现已是国家AAAA级景区,而国内外知名的国家级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曾经成功举办了“大冬会”和“亚冬会”等国际冰雪赛事,是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标杆和领航者。亚布力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国际级滑雪度假旅游胜地。黑龙江省每年举办的国际滑雪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和观众将荟萃亚布力。但是,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存在问题,例如,经营管理落后、管理人才匮乏、相关交通设施不配套等等。黑龙江省与沿海地区省份相比经济发展较为落另外后,而冰雪体育旅游是高消费运动,亚布力滑雪场每人每天最低平均消费在600元左右,而欧洲滑雪平均消费在200元左右,价格虚高造成了在正规滑雪场运动难以在普通百姓中普及,再加上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利等因素制约,使得一些游客选择规模较小,设施较落后的雪场。另外,冰雪体育旅游近几年虽然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黑龙江省的地域限制导致了交通不便利性,以及经营理念落后,对游客的需求定位不明确,限制了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
3 黑龙江体育小镇发展路径初探
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发展路径初探。借助“互联网+”东风,探讨政府在互联网+体育小镇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互联网+体育小镇建设如何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体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互联网+”,就是要规划一个开放性的网络生态圈。体育小镇的“互联网+”,就是将封闭的内部网络生态圈,诸如体育小镇管理系统、健康系统、旅游系统、比赛系统等通过网络生态圈与外部的系统进行交叉、协作、融合,通过跨界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推动品牌创新。黑龙江省由于地域偏远,经济发展较之南方省份相对封闭,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关键的方向就是要把独立式的节点相连相通,促使体育小镇信息有机交换,各节点间的交叉融合随时可以实现,同时允许保持体育小镇的经营独立性和文化的个性化发展。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一方面将小镇的品牌、产业、旅游、文化和特色功能相融汇和连接;另一方面要整合内部的其他要素,例如在冰雪产业方面,要注重“资源融合、项目协调、产业整合”等。此外,还要通过打造体育小镇实现体育项目跨界融合,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甚至是跨国界的融合和发展。这一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南方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例如上海乌镇,将极具品牌效应的东方江南古镇通过互联网生态圈与世界互联互通,将东方文化风情小镇,打造成为一个拥有科技特色的国际互联网小镇,这一转变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和实现平台的支撑。
那么结合黑龙江省的特色冰雪产业条件,体育小镇如何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认为,特色体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两大核心要素的支撑——“冰雪旅游+”和“互联网+”。核心要素在于整合体育小镇特色冰雪项目的周边产业,通过冰雪旅游打造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品牌,从而让“互联网+”和冰雪旅游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里的“+”,主要是互联网、购物、交通、娱乐等联动性产业,也可以是教育、健身、文化、度假、养老等具体产业,它们可以独立支撑,但更多是相互作用产生叠加效应。“互联网+”应用于体育、旅游、健身、以及“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实现方法主要表现在冰雪旅游云平台、旅游特色产品、品牌营销、特色冰雪配套服务等方面。在云计算大数据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高度发展的生态圈作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为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和体育小镇建设提供关键的联结点。在全国旅游大会上,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明确指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旅游已从一种传统的移动生活方式转变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互联网生态圈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平台与基石。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盛行,线上联动线下旅游的发展,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移动APP的开发,都将促进黑龙江体育小镇与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从而达到促进旅游方式多样化、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消费理智化的目的。
4 国外体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和得到的启示
4.1 案例分析
体育小镇在中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案例,但在国外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本部分将对新西兰的皇后镇、法国沙木尼小镇等国外经典体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分析,总结其地域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模式,力图找到可供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2016年7月,我国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文件内容要求到2020年将建设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体育小镇的建设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家政策支持内容包括:对已经纳入资助范围的体育小镇,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更重要的是,特色体育小镇可由体育总局配置赛事资源,使得小镇能够拿到承办体育各类比赛的优先权。这些国家政策层面的资源流向定位对体育小镇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是舶来词,与国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重文轻体。虽然随着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喜爱体育运动的人群逐渐增加,但城市中缺少浓厚的体育文化。体育小镇建设目前在我国还处在初级起步阶段,成功的案例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先从国外知名的案例中寻求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法国的霞慕尼是世界著名的登山圣地,它作为现代登山运动发源地享誉全球。并作为东道主在1924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冬奥会。霞慕尼地处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接近1035m,是现存的法国海拔最高的镇之一,与意大利和瑞士相邻。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霞慕尼镇冰雪体育资源丰厚,附近拥有大型滑雪场13家,修建了上百条雪道,雪道累计总长达到约100km,基础设施非常成熟。從初级滑雪体验的绿道、中级的红道再到超高难度的专业黑道,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可以在霞慕尼找到适合自己的雪道。与此同时,它拥有欧洲最高的缆车,可以从山脚乘坐缆车直达海拔3842m的南针峰。缆车道历史悠久,1955年,霞慕尼的缆车道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海拔3842m的南针峰和海拔1035m的霞慕尼连接起来。在体育小镇管理方面,霞慕尼目前拥有超过200名的高山向导,它们熟知当地气候和文化背景,每年服务超过数以万计的世界各地游客。小镇的登山、滑雪等相关培训也十分完善,建设了世界性的滑雪教练训练中心,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导学校)也在这里建成,还设有配套的培训中心。
新西兰皇后镇是著名的“探险之都”,闻名世界的“户外运动天堂”,也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级度假旅游胜地。皇后镇被南阿尔卑斯山脉包围,地处新西兰东南部,瓦卡蒂普湖北岸,地势挺拔险峻。美丽的皇后镇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丰富,成为好莱坞制片场的重要取景地,著名电影《指环王》中大部分美轮美奂的场景都取自该地区。因此,皇后镇聚集了全世界大批的高端户外运动爱好者,既提供世界一流的冬季雪上项目体验,还可尝试登山、跳伞、骑行、探险、蹦极、漂流、高尔夫、探洞、雪上射击、起码、垂钓等,一年四季皆可游玩,因为皇后镇的特色项目已经运行多年,所以每一项运动体验和配套都做得非常极致。例如在国内近几年也非常流行的自行车骑游,皇后镇提供多种赛道体验,例如平坦的观光车道、景色优美的偏远荒野小径,也提供公路骑行。辅助设施包括直升机登山,以及南半球唯一的缆车山地自行车下坡等。
4.2 经验和启示
从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来讲,体育运动在群众中得到普及,是人们满足了温饱、走向小康、实现富裕时产生的高端消费性需求,为了让心态更健康、身体更健美,在追寻运动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较好,时间和金钱资源充沛,户外运动得到普及。所以世界知名的运动休闲度假小镇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从承办赛事特色方面看:法国霞慕尼和新西兰皇后镇这类体育小镇往往会有一项或几项世界级重量级赛事,借助体育赛事来打造体育小镇特色旅游品牌,宣传优势项目,同时融合当地其他产业,推广当地特色体育运动产品和民俗文化,做大延伸体育旅游产业;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对GDP贡献甚至已超过科技产业。一些以体育相关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体育小镇、利用当地独特的环境气候和文化背景优势,通过各产业链间的融合和便捷的交通互联网络构成了“大区域分散、小区域集中”的营销布局,在相关精细体育产业形成集群效应,达到推进体育小镇特色化发展,同时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目的。
5 结语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黑龙江体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首先,研究了国内外体育小镇和黑龙江省体育小镇的发展现状,指出建设体育小镇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总结了“互联网+”体育小镇与黑龙江省特色冰雪旅游相融合的发展前景,最后分析了国外体育小镇成功运营的例子,得到启发。总体来讲,中国还处于发展体育小镇的初期阶段,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体育小站的建设也处在初探中摸索,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体育经济并驾齐驱的发展,体育小镇在未来市场总量中的提升空间非常大,今后对于体育赛事、“IP”、特色体育旅游周边产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加之黑龙江省的独特自然资源,“互联网+”和体育产业相融合的体育小镇规划建设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WANG Y, Tosh P, Lee J.A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al Project Connecting Smart City Technology with Local Communities[A].2018 IEEE International Smart Cities Conference (ISC2)[C].2018.
[2] Rogelio R, José G. R.How digital identity on blockchain can contribute in a smart city environment[A].2017 International Smart Cities Conference (ISC2)[C].2017.
[3] Nallapaneni M, Sonali G, Pradeep K.Smart Cities in India: Features, Policies,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A].2018 Technologies for Smart-City Energy Security and Power (ICSESP)[C].2018.
[4] Joe C.The Evolving Architecture of Smart Cities[A].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Smart Cities Conference (ISC2)[M].2018.
[5] Mohammad A, Rabeb M.Variability Modeling for Smart City Reference Architectures[A].2018 IEEE International Smart Cities Conference (ISC2)[C].2018.
[6] 王云升,許万林.全运背景下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40-41.
[7] 赵启荣.论我国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条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66-67.
[8] 李娜,马鸿韬,李兆进,等.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2):1-8.
[9] 陈宝珠,朱佳斌.体育小镇的缘起、定位、类型及建设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2):7-10,21.
[10]谭贤.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化异质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6):198-199.
[11]陈志强.体育小镇交通发展思考[J].综合运输,2019,41(2):78-80,110.
[12]戚宇飞,黄延春,张正康.探究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