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路径之我见

2019-11-22 10:15马融雪
小演奏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美育舞蹈素质教育

马融雪

音乐与舞蹈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极具美感的艺术,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音乐与舞蹈共有的节奏感、情感表达上的抒情性,使得音乐与舞蹈能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有了音乐的烘托,舞蹈在情感表达与展现上更加清晰、有韵律,也更容易接近观众的内心深处进而打动他们。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开发了舞蹈课程或美育社团活动,运用融合理念开展教学无疑会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

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除了歌唱教学,表演教学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综合性艺术表现旨在引导学生主动、自信地参与到音乐游戏、儿童歌舞表演、集体舞、简单的儿童歌舞剧、音乐剧、戏曲、曲艺等活动中来。因此,通过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在音乐与舞蹈之间搭建起融合的桥梁。

改善现实教学的根本需要

中小学音乐等学科历来被作为“小三科”而对待,师资数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是其基本现状,任课教师也仅仅是从各自的专业特长出发,在各自的教学中只关注技法教学而忽视融合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缺乏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感知。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中小学音乐与舞蹈教学既有娱乐的功能,又有教育的功能。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不但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艺术视觉冲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由此受到启迪,表演者也能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艺术。

音乐与舞蹈教学融合的路径

拓展教学目标

音乐的审美载体是声音,舞蹈的审美载体是人本体,舞蹈长于直观的情感表达能力,极易用肢体表现,是最直接的艺术手段,所以在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中,其独特的表现手段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对艺术审美的认知及听视觉享受。因此,教师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的舞蹈姿势和变换节奏,更要关注舞姿、音乐背后所要传达的精神。音乐与舞蹈教学应强调素养,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生活的艺术家”,用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自然与自身。

改善教学方式

音乐与舞蹈都是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让人们明白舞蹈所传达的内容。教学时要善于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舞蹈的理解表述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完善改编,让舞蹈获得音乐的灵性,音乐获得舞蹈的动感,两者在互融中相互充实,达到完美的结合。

积极发掘传统音乐舞蹈资源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瑰丽多姿,蕴含着博大的艺术精华和民族精神,其中音乐与舞蹈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甘肅省内的地方音乐资源丰富,极具地域民族特色,因此当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甘肃民歌,如酒歌、花儿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清晰认识。

注重培育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深化包括审美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块试金石。以初中课程《流动的雕塑》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对雕塑形象进行创作的同时,已体现出学生对创造美的初步意识,之后在学生将个体雕塑点线连接组合的过程中,难点不仅在于音乐的配合完成,还需要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去创造空间构图的美感。以此类推,对于中小学舞蹈教学进行简单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美的意识。

总之,将音乐应用于舞蹈教学领域,可以强化舞蹈的自身节奏感,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舞蹈的理解。教师要在音乐与舞蹈美育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辨证思维对教学形式进行剖析,在课堂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师方法上总结问题及成因,汲取经验,吸收和思考更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将音乐与舞蹈美育彻底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中来。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美育舞蹈素质教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舞蹈课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美育教师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