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华
[摘 要]劳动教育提升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符合教育的社会性目标,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举措,是回归教育本真的正确抉择。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良好的劳动品质决定他们对社会、对国家进步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他们创造自我幸福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劳动教育;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0-0032-02
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劳动教育被提升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无疑,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素养,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社会价值、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为此,探究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也成为语文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意义
1.符合教育的社会性目标要求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劳动属性,高尔基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是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世界。每一位学生都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技能,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也缺乏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语文学科教学不仅仅是承担知识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是符合教育的社会性目标要求的理念,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育的基础作用就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内容是文字形式反映人类自身情感、意识、劳动与价值追求的发展历程,同时文字、文学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充分体现着劳动的智慧与创造力。无疑,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劳动对自我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明确“生活靠劳動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劳动品质、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创造劳动教育的社会环境
将劳动教育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中,能够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既增长知识也提高能力;还能够使学校、家长、学生三者都参与劳动教育之中,强化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消除劳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良现象,从而实现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人人会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劳动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必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因此,应该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之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依据
1.教育政策依据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实施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我国教育长期坚持的核心目标:把广大中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能够实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增进智慧等功能,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2.国家课程依据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符合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课程要求,将劳动渗透教育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
3.教材内容依据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劳动”这一主题,编排有三篇主体课文,即《古诗二首》(包括《秋浦歌》和《悯农》)《幸福在哪里》《劳动的开端》 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我用残损的手掌》《愚公移山》等;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专题“美丽的创造”安排有《景泰蓝的制作》《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等。其目标就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体验相关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含义,理解劳动的价值,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把劳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也不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中的哪一个阶段所能完成的,而是要贯穿到每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劳动课程理念
《意见》中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补充与完善。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为语文教学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在劳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因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承担劳动教育的一分子,教授语文知识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社会劳动的有用人才,如果教育出来的学生因缺乏劳动能力无法参与社会建设,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教育必须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克服“应试教育”“唯考分”“唯升学”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小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劳动能力弱而放弃劳动教育,高中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要考大学而忽视劳动教育。因为劳动是伴随人一生的活动,劳动教育也是人一生都要接受的教育课题。
2.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语文教师要能够熟悉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找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现行语文教材中能够渗透劳动教育的文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歌颂劳动精神的文章。这类文章主要以体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品质为主题,可以强化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情怀。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借愚公形象的塑造,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争取最后的胜利。第二类是歌颂劳动成果、创造幸福生活的文章。这类文章主要以描绘劳动场景、展现劳动成果、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投身劳动、勇于创造的劳动积极性。第三类是弘扬劳动之美的文章。这类文章主要以展现劳动技艺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劳动创造之美为主题,可以使学生懂得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从而激励学生参与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观。比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教师可通过讲解景泰蓝制作的工艺之美、创造之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加强劳动写作教学,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写作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写作课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并通过对劳动过程、劳动体验的记录与描写,提升对劳动的感悟与理解,培养劳动的意识与习惯,增强劳动与创造的能力。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其一,从家庭劳动入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劳动教育有其独特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次帮助父母的家庭劳动,比如洗碗、洗衣、拖地、浇花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达到“以文促劳、以劳促学”的目标。其二,从社会劳动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次有意义的社会义务劳动,比如义务植树、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劳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可以巩固课堂上的所学所感,并且切身的劳动实践是一种服务他人、教育他人的过程 , 也是服务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在实践中成长的速度更快。其三,从学习劳动技能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描写一项自己参与劳动或学习的生产、生活技能,比如养花、种植蔬菜、剪纸、刺绣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还强化了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拓展了劳动教育的途径。
4.强化语文实践活动课中的劳动教育
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认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方式。比如实施以“劳动最美”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观、走访、调查等活动,写观后感、走访记录、调查报告等;可以通過义务劳动、参与制作、学习技术等活动,创造一定的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价值、学习劳动技能;也可以通过摄影、画画、文学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其潜移默化地养成爱劳动、会劳动、会创造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必须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才能够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具有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