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融合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2019-11-22 09:34关颖
市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

摘要:产学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双高”专业建设,解析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探索和实践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区域性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新常态下实现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有机衔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成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产学融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对接与实践

产学融合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更是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辽沈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就是要做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1] 的五个对接。因此,高职专业(群)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探索产学融合背景下深度协同育人的实践之路,整合校企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校企协同体制,让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打造校企混编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实现“共育共培、合作双赢”的目标。

一、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

1.人才培养规格与辽沈地区人才需求尚有距離

校企双方合作仍滞留在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层面,未有效开展协同育人模式。未能充分整合与利用校企全部资源,盲目依据地方性产业优势来进行人才培养的培养。加之学生实习过程中人身安全问题、对生产工作效率影响问题、学生集中管理问题、学校教师配备与课程内容参与度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的最大障碍。

2.未形成与辽沈制造产业变化同频共振的良性动态调整机制

一般来说,企业在新建、扩大规模或技术升级需要大批技术工人,此时“订单制”校企合作孕育而生。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就业稳定率较低,也并未形成稳定系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高职专业设置难以实现和企业产业链的真正对接,且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实时调整,难以提高学生融入企业的契合度;其次实施产教融合的模式局限于顶岗实习及联合培养等方式上,整个产教融合机制缺乏长效性。

3.未形成与人才培养相契合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面资历较高的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对专业前沿动态和成果的掌握不全面,另一面年轻教师刚出校门,没有企业经历,实践经验尚显短缺。此外,作为校企合作从企业外聘的师傅,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掌控能力尚显薄弱,所以真正的“双师双能型”师资人才匮乏。

4.政府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校企融合中缺位

校企合作大多始于自发,企业重视经济效益,没有看到校企协同育人所带来的长远效能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政府的职能效应来实现桥梁纽带的作用,出台促进校企合作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来帮助双方达成共识。同时产教融合缺少了政府的专门管理以及系统的监管和评估。从总体来看,政府在统筹协调校企协同发展,制定地方人才发展规划方面尚处于缺位状态[2]。

二、产学融合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对策与实践

1.实施与行业企业密切“血缘”关系的人才培养路径

针对辽沈地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装备、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精准对接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对标国际标准,确定机械类专业群面向的就业岗位及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校企协同实施“四化三贯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基础通用化、课程项目化、师资认证化、设备生产化”,把“职业素质、企业文化、技能培养”贯通于人才培养始终,构建群内互通的“1+X”证书课程体系。打造“机床班”“技能大师联盟传承班”,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专业素养、装备制造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协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类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与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指导,对接辽沈地区装备类企业的需求,融入职业岗位标准和课程思政元素,按照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的原则,校企协同构建“基础可共享、专业可融合、拓展可互选”的“1+X”模块化课程体系,对于机械类专业(群)的专业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来选择所需要的模块,构建各自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将产业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以项目为载体的建立模块化的课程资源,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基于岗位职业能力,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建立专业标准,以装备制造生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实现专业与职业资格的标准一体化,探索新型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实现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整合社会资源,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

携手沈阳机床集团、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等10余家主流装备制造和应用企业,紧密依托省教育厅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校企协同建成了集电工电子、控制技术、机械加工、测量技术、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护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数控虚拟结合为主体的虚实结合数控示范性智能公共实训基地,解决了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设备投资和占地场地大、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运行成本高、教学过程质量难以监控、指导教师少和经验不足,严重制约行业企业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六能并举,传承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中心、服务社会培训的平台、高水平双师型队伍的摇篮、产学研的基地、学生创新创业的乐园和职业技能的赛场。

4.校企共定评价标准,构建实践能力反馈式考核体系

在坚持“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指导思想下,实施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机械类专业(群)人才培养要求,逆向分析培养职业能力应具备的应知目标和应会目标,结合课程及技能模块的核心技术点,明确机械类专业(群)各课程的能力评价标准,与教学中的职业岗位综合应用能力相呼应。使学生在学习中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完成自我诊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5.协同共建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产业集群所在地的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合作兴办的产学研转用一体化、互动双赢的实体性职业教育平台,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的机制体制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举措[3]。产业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双创”教育为引领,在校企合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环境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持续推进,形成人才培养与辽沈区域产业集群的供需对接,实现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适应装备产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6.健全校企协同育人良性机制

引入《悉尼协议》标准,建设机械类专业群与装备制造企业国际标准相对应的专业动态调整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制度、专业核心课程动态建设制度;建立专业群多元质量保障与诊改机制;建设专业群评估监管和绩效激励管理机制,保障建设项目规范实施、专业群协同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明晰校企双方的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发展动态和学生就业等相关信息,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互补,产生叠加效应,持久和深入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奠基石,势必成为高职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校企联姻的伐柯人。高职院校作为对接辽沈地区装备制造支柱产业,培育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必将不断加强与省内外企业的多元合作,立足于辽沈地区性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满足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江伟.深化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

[2]崔民日,周治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33(4):118-123.

[3]卢坤建,周红莉,李作为.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

作者简介:

关颖(1972—),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专项项目(课题编号:LZYZXZYB1812,课题负责人:关颖)。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提升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