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2 02:50王燕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

王燕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11—01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种教学方法,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提供有效的合作机会

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因为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二要创建学生需要合作的生活环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要为学生提供需要合作交流才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三要创设有利于合作的心理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建立学习目标、奖励措施等,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获益。例如,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组织活动、出自测题等方式中进行积分。每周统计,按照积分排名给获胜的小组以物质奖励。采用此种办法后,學生上课积极配合,学习好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自己小组内还没有学会的学生,从而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优化组合,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每学年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3—6人为宜。分组的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分法是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也就是在综合考虑学生理解、操作、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后均衡地分组。这样,组内学生思考问题的水平差不多,有利于学生交流,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第二种分法是提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成合作小组。每组中的成员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两种分法都是尽可能地使各小组都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竞争,这样才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理念,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分组完成后,要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动静结合,构建温馨的智慧课堂

“动”指学生动手操作、讨论研究,发表各自的看法。“静”指学生独立思考时的安静,还有就是在别人阐述见解时,其他学生能安静地倾听。在学生合作讨论前,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先得出自己的想法再进行讨论。教师还要将学生出的“错”看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鼓励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找到错误的原因,在纠错过程中探究新知。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发现,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教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教学。

四、相机引导,追求高效的智慧课堂

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的,当学生遇到了个人自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合作探究才有意义。在这样的时机加强合作探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学生思维处于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合作探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其形成独特的认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实时监控,必要时可进行干预。在合作学习探究中,学生难免会发生矛盾与冲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合作、交流,和学生一起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那些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自己不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合作探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人。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