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2019-11-22 02:50吕霞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升数学教学

吕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76—01

计算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始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计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加之教师也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强人意。然而计算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生认识数学、掌握计算技巧、培养细心认真计算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计算能力当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基础。笔者是这样做的:1.在计算时不要急于下笔,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抓住题目的关键点,明白考查的重点。2.一定要清楚地分析运算的顺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要掌握了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计算,就能大大提高准确率。3.计算前先审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一定要用简便算法。4.保证书写工整、规范、认真,避免因为书写潦草出现错误。5.要养成良好的验算、订正习惯。这样,学生在计算完题后,就会针对问题反复验算,既保证计算的准确度,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

计算题看似简单、直接,但它也有一定的运算技巧。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基本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烂熟于心。比如,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退位,什么情况下先乘除,后算加减等。学生不但要了解,还要能熟悉运用。比如,在给低年级学生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时,教师要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这些基本技巧,从而有效提高计算质量和计算速度。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不只是笔算、珠算、心算,还有口算。口算不但能锻炼学生迅速思考的能力,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笔者是这样做的:能口算的尽量不用笔算,从而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速度以及口算的准确率。当然,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口算能力不够自信,或者口算还不能确保计算的准确度时,那么就要培养学生在口算后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算理

算理,顾名思义就是计算的道理、依据,而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它们分别解决“为什么这样算”和“怎样算”的问题。 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算法的依据。因此,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算理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通过实物图的合并、分拆来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加、减法,并知道加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图形的排列来理解乘、除法,让中年级的学生弄懂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作线段图来帮助高年级的学生理解算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等。只要学生真正掌握了算理,明白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对计算能力的提高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笔算”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重要性,明白数位对齐、列竖式、细心算、得出结果的流程。这样,既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能力,又为学生以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抓住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特点,并结合一些实物、图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进行操作、计算。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就一定能让学生掌握应有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提升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