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散文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领域。散文强调有“我”,言“我”之志,抒“我”之情。其文体没有完整的故事,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也通常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或空间里的见闻,一般只是个事件。散文也没有固定的格式,表现形式相对自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一盘散沙”之感,不知从何入手。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我认为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触摸情感,体会文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说明一篇好的文章是作者倾注感情写就的。我们在教学散文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先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引领学生潜心體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描述和感悟,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读懂文本中的“我”。因为散文是有别于小说的,不需要做人物分析,也不要生硬地做内容概括,但要体会“我”的想法。
为了让学生选择一个恰当的阅读入口,读懂文章情感内涵,我们还可以采用铺垫法。比如在阅读之前提供一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用相关的背景材料补充学生空缺的阅读经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浓浓的阅读期待,再设置相关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方向,思维就更能贴近作者,读懂文中的“我”,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更易于触摸作者的情感。
我们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穿插作者简介或者写作背景介绍。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
二、揣摩语言,体味表达
正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习散文,要真正地“入情”,一定要去体味文辞的表达,探寻“情意”得以彰显的路径。
首先,可以从一些个性化的构词入手。如《匆匆》一文中,大量运用叠词。文中,时间“轻轻悄悄”地挪移,“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些叠词的运用,很有既视感,让读者也跟着作者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同时也很有散文的节奏感。如此富有特色的表达,是需要细细揣摩的。老师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叠词的节奏美,也可以采用比较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运用叠词的效果。
其次,还可以着眼于对生活中细微感悟的描写。《匆匆》的开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一段话,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仔细读来,静静揣摩,你会发现自己和作者一下子距离近了。学生用心读之,能感受到语言的平实和情韵。
还有,散文中的标点也往往富有意味。标点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样可以表达情感,有时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散文时,需要关注标点符号,并可“沉入”其中,细细咀嚼。阅读指导上可以批注,可以替换,可以练习朗读。
三、转换角色,学习写法
散文记载的是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而读者阅读散文实际上就是在分享。而分享后,往往会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成长。这个分享也是角色的转换。散文的题材多半来自于生活日常,学生经过阅读,分享了作者关于人、事、物、景的认知之后,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我们就要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转换角色的机会,触发他们进行思考和感悟。
转换角色,还可以通过 “仿写”“续写”等来进行。比如学习《祖父的园子》时,读完在祖父的园子里“什么都是自由的”这一段后,学生们的情绪被点燃了,他们也向往这种自由,也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自由。此时,我们就可以布置“仿写”,围绕“自由”的话题写具体,学生往往会被激发写作热情,俨然成为一个个“散文家”,选择熟悉的事物发表感想。而在这样的写作中,他们又和作者走近了一步。当然,在欣赏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迁移,也需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写得多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学会用自己独具个性的语言来表达自我的所思所感了,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言意相合。
总之,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观照散文文体特征,发现其教学价值所在,从而教会学生以文学的姿态阅读散文,慢慢地学会写作散文。
【本文系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文体意识的高年级阅读教学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立项号:2018C024)的课题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