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名方阳和汤

2019-11-21 08:07赵琳
饮食保健 2019年22期
关键词:经脉肉桂麻黄

文/赵琳

清代名医王洪绪在前人的基础上,编著了《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并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同时,将家传秘方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犀黄丸等公诸于世。直到今天,这些方剂都还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是体现王洪绪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的代表方剂之一。

方药:熟地黄30 克,麻黄1.5 克,鹿角胶9 克,白芥子(炒后研细)6 克,肉桂3 克,生甘草3 克,炮姜1.5 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开腠理,解凝滞,行气血。

主治:骨槽风、流注、脱骨疽、鹤膝风、乳癌、结核、石疽、贴骨疽,以及一切阴疽等证(见注解)。

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临床实践上,阳和汤在中医治疗阴疽证方面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此之前,中医治疗痈疽多重视以病灶部位所归属的经脉论治。而王洪绪根据祖传经验,一反常规,不光以部位命名,而且以痈疽的阴阳、寒热、虚实性质来辨证施治。他认为“药不对证,枉死者多”。而红肿称痈,痈多发于六腑,为阳实之证,是因气血热而导致毒滞;白陷则称疽,疽好发于五脏,为阴虚之证,是因气血寒而致毒凝。治疗上,如果将痈疽混而治之,则是不对的,必须根据阴虚、阳实分开治疗。而阳和汤正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

该方主要具有滋补精血、散寒解凝、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能。方中麻黄,味辛性温,可开腠理;炮姜、肉桂,辛热,可解除寒凝;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编者注:并非吐痰的“痰”,而是一种体液);熟地黄、鹿角胶能温补精血;甘草可解毒、调和诸药。

在王洪绪看来,阴毒之证是由于气血虚寒,毒痰凝滞所致。毒若发至五脏,就是所说的阴疽。如果治疗中不能充分温通经脉以解散寒凝,或者不能温补气血,那就不能完全化除毒肿。有人曾问:“麻黄、肉桂、炮姜都是‘发’药,冬日服用还好,那要是在夏天呢?"王洪绪对此的解答是,方中如果没有麻黄就不能开其腠理,没有肉桂、炮姜就不能解去凝结,而且即使在酷暑,这三味药也不能缺其中任何一种。

另外,方中最神奇的一点在于,它合理利用了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使“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互相之间起到了扬长避短的协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阳和汤能强心利尿,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白细胞,并有激素样作用,还可保肝,利胆,抑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调节性腺功能。由于它具有多种作用,使它的临床应用远远超出《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所述的治疗范围。据临床资料报道,目前以本方加减治疗的中西医病种达40 多种,涉及到内、外、骨伤、妇、五官、肿瘤、内分泌等科,除了治疗下颌骨骨髓炎、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冻伤、乳腺炎、咳喘、痛经等疾病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随着阳和汤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正确理解该方的功能、主治,对于提高阳和汤的临床疗效,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凡属血虚寒凝,而致经脉不通,气血不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均是阳和汤的治疗范围。临床上这类患者应该具备虚、寒、痛这三方面的表现。该方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运用。

注 解

骨槽风:即下颌骨骨髓炎。

流注:即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

脱骨疽:即血栓栓塞性脉管炎。

鹤膝风:即类风湿性关节炎。

石疽:即骨淋巴瘤。

贴骨疽:即骨癌。

猜你喜欢
经脉肉桂麻黄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肉桂全身都是宝
肉桂油提取设备及生产工艺研究
心中的麻黄山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