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瑛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金融工具,能够规避企业发展中的风险,但金融工具也是潜在的风险源头。由于金融工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投资者造成了误导,严重影响着投资者自身的利益,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论文主要研究了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工具的变化与银行应用。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here are many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which can avoid ris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ut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also potential sources of risk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it misleads investors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hange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banking application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变化;银行应用
【Keywords】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inancial instruments; change; bank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9-0058-02
1 引言
目前,现有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如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相对复杂、金融资产信用损失确认比较晚、套期会计适用范围不广泛等,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的内容不符。而新会计准则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投资业务的不断扩张,使得企业金融工具计量、统计和报告更加规范。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影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工具的变化,研究了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银行应用。
2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影响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有效实施,使得金融资产分类的复杂性有所降低,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对分类结果造成的影响。尤其在特定企业的发展中,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一贯性,但管理意图普遍依据主观判断。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金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财务信息水平,使得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业绩更具可比性。同时,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为企业的转型、经营决策工作提供了依据,更多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列报,这就使得会计实务和企业经济决策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此之外,对金融机构来说,大量按摊余成本、FVOCI计量的金融资产组合的企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造成的影响,会涉及信用管理系统的重大修改。从修订后准则的过度和实施角度进行分析,企业需要合理地调整企业内部的系统、流程和控制制度,以满足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
3 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工具的变化
3.1 金融资产分类的变化
目前,依据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进行分类,现有准则下的金融资产主要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分类具有复杂性、主观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新准则将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金融资产主要被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新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分类的复杂性,提高了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其中,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指的是企业管理金融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着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其主要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以及两者兼有。合同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指的是金融工具合同约定、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如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其中,本金指的是金融资产初始确认过程中的公允价值,本金金额会受提前还款等因素的影响,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出现变动;利息指的是货币时间价值、与特定时期未偿付本金金额相关的信用风险、其他基本借贷风险、成本和利润的对价。
3.2 金融工具减值的变化
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金融工具减值确认主要是指前瞻性信息在内的所有可获得信息,不能够采用传统的“已发生损失法”,需要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更早地确认其中的损失。企業发展中的现金流量涉及出售担保品获得的现金流量、合同条款构成的信用增级产生的现金流量。针对购入、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需要判断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是否增加。在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利用概率加权法确认金融工具在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做好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在未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金融工具未来十二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做好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
3.3 放宽套期认定
现行准则对套期会计规定了一定的使用条件,使得会计实务中企业很多套期业务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新会计准则将套期会计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进行了融合,拓宽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以定性套期要求代替了现行准则的定量要求,通过调整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数量实现了套期关系的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风险管理活动[1]。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对被套期项目条件进行调整,增加了套期会计中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套期会计中的信用风险敞口公允价值选择权,有助于企业利用套期保值完成风险管理工作。
4 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工具银行应用分析
4.1 优化现有财务核算体系
银行在应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很多新内容会对原有的会计科目报表体系带来影响,如表外科目表内化趋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制度、金融资产四分类法、金融负债两分类法等对原有核算科目的影响,还会带来更多的市场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在公允价值的变化中不断改变,进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银行需要合理地调整原有的核心系统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
4.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指的是风险识别、分析和规避,风险识别和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内容。为了有效地识别和分析风险,银行需要掌握更多真实的业务信息,降低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风险,并制定金融风险管理目标和优化措施。因此,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如风险评估机制、风险报告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识别机制,减少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
银行从业人员需要掌握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会计专员需要掌握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关键内容,缩短过渡期。相关部门在针对员工进行新准则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地进行财会专业培训,还需要做好全面培训工作,这样会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新会计準则,加大实践和实务操作培训力度,实现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4.4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在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中,金融市场还不够活跃,利率和汇率还未实现全面市场化,公允值无法直接获取,需要由银行内部使用的估值技术进行确定,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值记录到当期损益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人为因素,这就使得财务数据波动性不断提高。同时,在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其投机性使得内部人员极易出现很多投机问题,引发了金融管理风险。因此,在银行的发展中,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治理制度,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相互制衡。除此之外,在各大银行的快速发展中,需要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同行先行者实施会计准则的策略,实现金融工具的有效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各个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大变化,这就使得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运而生。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全面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实行相应的优化措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和处理制度,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优化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作用,为银行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立新.新常态下银行业如何接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J].金融经济,2019(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