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

2019-11-20 13:50刘强安金子迅
关键词:不良贷款对策研究商业银行

刘强安 金子迅

【摘 要】目前,不良贷款的处理方法多是治标不治本的,并没有从根本上避免不良贷款问题的发生。因此,论文提出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完善市场经济和法律体系、坚持货币政策市场化导向、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加强授信业务前瞻性的控制、及时修改并执行授信政策、开展合规评价工作、推进绿色信贷等对策,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mostly play a mitigating role, have not been fundamentally solved, and have not fundamentally avoided the occurrenc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can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market economy and legal system, adhering to market-oriented monetary policy, improving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forward-looking control of credit business, timely amending and implementing credit policy, carrying out compliance evaluation, and promoting green credit,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对策研究

【Keywords】non-performing loans; commercial banks;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9-0008-02

1 引言

考虑到当前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应对和处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时,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宏观和微观上的对策加以解决。

2 国家应该完善市场经济和法律体系

宏观调控是政府要贯彻的首要大事。首先,政府要有效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经济,加强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保持市场稳定有序地运行。其次,政府通过发布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以降低市场上的货币总额,从而贷款的规模就会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就会自动降低。再次,政府还能够利用调整产业政策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最后,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这就需要政府的不断努力,因为一个好的信用环境是要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基础。

3 坚持货币政策市场化导向

市场机制就是要通过各种竞争让资源得到合理地使用,充分配置资源。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目的是保证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目前,不仅要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而且要减少政府过多的干预,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采取微调和预调的手段,制定出最优的货币政策并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形成多方联动,密切协调配合,以市场变化作为导向,时刻注意市场信号的变化,及时作出各种政策调整[1]。当前,我国的经济市场还在不断地优化,外部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加,“外忧”依旧存在,所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应该继续保持。对于内部向好的经济环境还要进行深度地完善和健全。结合目前的态势,政府要综合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参考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掌控政策施行的力度以及期限结构,适时增加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度放宽货币政策[2]。一方面要防止货币信贷快速扩张,随之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信贷的基本要求,保持贷款适度、合理地增长,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实时防范各类潜在的金融风险,在源头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3]。

4 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第一,加强内控管理机制。商业银行一定要把好信贷关,尽管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着手建立系统的内控制度,但是长期以来重效益轻制度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内控制度缺位,执行的效果也较差。因此,必须完善银行内控管理机制,真正将制度与效益相结合[4]。

第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不良资产贷款实行终身责任制,对信贷人员实行利益激励机制。对因信贷员工个人缘故并非其他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务必采用责任终身制,惟有强化问责机制,信贷员工才会对自身的工作负责。同时,完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双赢。

第三,完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强化贷款风控机制。强化贷款风险管理,需要把關注点放在事前防范与事中控制上。进一步完善客户风险评价体系,做好深入细致地贷前调查[5],正确评判客户的信用风险,严格把好信贷决策关。同时,为防止贷款风险的集中出现,必须始终贯彻风险分散的原则,做好信贷的风险组合,定期对贷款客户的风险因素进行剖析。

第四,提高对逾期转贷的关注度。对预期转贷进行审批时,应该要搞清楚产生贷款逾期的缘故,提升对贷款逾期的关注,因为贷款逾期经常造成和增加不良贷款[6]。

5 加强授信业务的前瞻性控制

商业银行要增强对市场的剖析和展望,探究授信行业的变化情况,实时提出授信业务的指导意见,做到授信业务的预测性控制[7]。健全贷款系统黑名单库,做到贷款系统黑名单库和各贷款业务系统的充分对接,发挥该系统的预警作用,在来源上阻止高风险客户的进入[8]。做好贷款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自查工作,保证银行的正常合法经营。强化个人大额不良贷款的预警监控,在制定资产风险排查方案的同时做好与其相配套的工作,预防资产质量的下降。

6 及时修改并执行授信政策

为做到审时度势,应该及时制定和修改有关授信政策。加强授信业务风险排查,实施经营性物业贷款、房地产行业压力测试、银监局风险系统涉及的预警客户等多项风险自查和整改工作,切实防范授信风险[9]。增加预警监控机制,利用数据库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将预警客户下发到分支机构排查。对于已经确定为不良的授信客户,应及时实施分类。与此同时,及时跟踪行业信息,仔细排查预警行业和组织分支机构,控制不良贷款的出现。运用好信贷黑名单数据库的功能,从根本上抑制风险的流入。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把业务预警和审批权限挂钩,使分支机构强化对风险的控制,从而提高资产质量[10]。

7 开展合规评价工作

对职工开展工作评估,加强对工作的督促力度,进一步加强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运行,规范业务操作行为,增强全体职工的合规意识。强化授信管理、法律合规审查、合规咨询、合规风险提示、法律合规培训等,增进和监管部门的联系,实时传达信息,实时落实要求,有效防范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深入健全合规系统,实现道德风险信息管理、内控制度学习和测试等机制的建立。

8 推行绿色信贷

针对不良贷款的宏观理论成因研究中发现,产能过剩行业所引发的不良贷款现象在与日俱增。化解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这种形势的形成不仅受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供求格局巨大变化的影响,也受到我国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累积的矛盾的影响。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应完善差异化监管体系的制定,建立起差异化信贷体系。针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要科学设定信贷标准分类,信贷准则的设定要包括环保类指标、资源消耗类指标、效率类指标,还有行业技术标准。应按照过剩产能行业和地区现实情况,建立健全“统一授信、限额管理”的标准。银行业应该积极推行绿色信贷,对于过剩产能或者高污染项目应该停止各类的新增贷款业务,采取有效手段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有效阻止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各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法律法规的要求,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当然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保障落实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和价值。

9 結语

总的来说,按照当前形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很容易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转变而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因为中小企业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缺少与大型企业类似的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加上对一些“特别待遇”的企业放宽贷款的要求,都容易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前提是政府要努力营造一个稳定的、有利的社会环境,再者就是商业银行应当将其行为标准化,强化贷款的管理,研究贷款对象的风险系数,完善责任追究系统,实现终身制的不良贷款记录,对从业人员施行一定的奖励制度,健全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强化贷款风控。只有规范信贷的行为,建立稳定的信用体系,调整修正银行原本的激励机制,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和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治理不良贷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强安.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四川会计,2003(2):40-41.

【2】刘平,梁瑜.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2):45-50.

【3】徐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2(2):77-78.

【4】刘强安.试论会计信息的双重作用[J].财会月刊,2005(6):8-9.

【5】阎庆民.顶层设计与银行业改革思考[J].金融监管研究,2014(3):1-5.

【6】魏俊.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J].求索,2016(1):167-172.

【7】王兆星.银行业监管改革探索[J].中国金融.2015(1).

【8】肖浩.经济增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和量化宽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2):30-33.

【9】魏俊.广州、粤海关与广州十三行[J].兰台世界,2016(2):96-99.

【10】刘强安,覃志刚.美国不动产税制及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经验与借鉴[J].管理现代化,2013(4):96-98.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对策研究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