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树均
【摘 要】本文阐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办法,以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课前自学、课内重点突破难点、课后拓展延伸,依托“信息化模型和实物模型”两种教学手段,将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和化学核心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互教互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75-04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怎样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索的目标。本节课以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课前自学、课内重点、突破难点、课后拓展延伸,依托“信息化模型和实物模型”两种教学手段,将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分子模型的宏观、原子间的微粒观、微粒动态观)和化学核心思想(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反映结构)共同融入课堂教学,并以该教学思想作为引领,贯穿于整个堂课的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研究的教学案例探究
在此,特以人教版化学选修 5 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为例,直观阐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在课堂前、中、后三阶段的实施过程。
(一)教学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指导,通过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以及选修 5 第一、二、三章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都有了初步了解,对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也有了初步认识,但还得加深对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应用;针对本节知识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任务分析,让学生通过聚乙烯分子模型的拼接,深刻体会有机高分子的含义,并结合分子模型用方程式表示出聚乙烯的合成过程,从而理解单体、链节、聚合度等相关概念的本质,结合在新情景中的随堂练习,加强对概念的应用;通过聚氯乙烯分子模型的拼接,加深学生对加聚反应机理的理解,并结合相关习题强化合成加聚物的方法。为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关键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塑造,是思维模型的建构过程。通过对“证据推理”和“结构—预测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现象—结论”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将学生的思维提高到“由结构预测新物质性质”的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首先是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实验事实和研究方法基础上,通过“证据推理”和“结构—预测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现象—结论”等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学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形成较完整的有机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
其次有机高分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也很容易认识到有机合成在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引导孩子们进入化学世界,爱上化学课堂,享受化学学习,收获化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加聚反应的特点,并能够判断出反应中的单体、链节、聚合度,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2.掌握简单高聚物与其单体之间的互相转化。
3.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社会价值的认同感。
〖過程与方法〗
从乙烯的加聚入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类等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共性,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研究出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研究物质的意识,感受掌握科学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中预测新物质性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见下页表格。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是结合学生对物质在认识及其物质间转化关系、具体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上的外显思维成果。这种外显思路方法需要生生的密切合作、师生的深入探讨,通过对自身思维的深刻反思而提炼出来。外显的思路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遇到陌生情境与问题时能迅速地进行情境关联、问题归类,从而实现知识自主迁移,能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板书如下: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板书设计)
1.加成聚合反应
2.加聚反应类型
3.由加聚物推导单体的方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研究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一)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的改革在于呈现高效的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能使课堂更高效。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有以下优势:
1.利用平板电脑的随机点名、抢答、积分奖励、成果展示等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利用抢答功能可以让掌握知识的学生主动地去分享,随机点名功能可以检查整个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普遍性,积分奖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学习更有动力。
2.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系统建立资源库。教师在备课时参考资料更充足,对比选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课件以及习题,更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
3.平板电脑具有实时反馈功能。课前预习情况,课堂练习情况,课后作业情况,可以通过实时反馈第一时间呈现在教师的眼前,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搭建交互课堂。利用平板电脑的互批功能、白板功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学习小组“互教互学”的优势,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5.平板电脑还具有有效的评价激励。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给予有效的评价和激励进行量化,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可以加强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1.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发现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对于平板电脑发布的微课或习题,他们时常采用小猿搜题、互相抄袭的方式来搪塞;并且有部分学生认为任务量大,即便有微课视频,也很难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设置好基础题和提升题,按照进阶思想,设立教学与评价的目标,通过多个层次递进的活动从各个方面来检验学生的表现水平,从而实现针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教学过程。
2.在评课中,部分老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下的新模式持观望态度,认为增加备课难度,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班级比较少的学校,备课任务量比较大,信息技术的使用难度大。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学校建立配套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库,统筹规划、加强集体备课方式,加强对新兴技术使用的指导。
(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即希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为此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层次较低的学生我们多准备一些基础的有机合成题目和微课,争取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解决基础题目。层次较高的学生,我们不妨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上升到多种单体制备高聚物以及复杂高聚物寻找单体,从复杂题目中提取线索概括出共性,再将共性引申于特殊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给予准确的把握。
2.我们应该围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注重教学活动的可观测性、外显性和一致性,通过学生观察模型、小组讨论的表现,运用提问如“有机物如何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有什么特点?”等方式,对學生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给予准确的把握,并结合随堂练习指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方向与建议。因此,这些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活动在学习评价中的诊断与发展功能。
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以解决具体任务为主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以学定教”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的巩固优化使动机的持续成为可能,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变得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王 磊,等.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
[2]彭 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定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3]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胡铁生,黄明燕,李 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研究》(2015B007);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2019B149)。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