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芬 蔡任娜 骆渊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并导致网络成瘾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中职学生又是网络成瘾青少年中比较严重的一个群体[1]。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使用,网络成瘾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问题、人际交往困难、自我评价降低等;严重时可导致他们对学习、生活、社交失去兴趣[2][3][4]。因此,对中职生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是网络成瘾的良好干预措施[5][6],最适宜在学校、社区等环境中推广[7]。因此,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网络成瘾干预方式[8]。然而,当前关于中职生网络成瘾如何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甚少,所以本文旨在了解中职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并且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班级干预,以期为中职生网络成瘾的集体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河源市三所中职学校(河源理工学校、河源市卫生学校、河源市技师学院)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编号,采用抽签方法随机抽取6个班共210人为研究组,其中205人完成调查;余6个班235人为对照组,其中228人完成调查。共抽取445人,实际完成调查433人(97.3%),女生184人,男生249人,平均年龄16.1±1.5岁。学生家长主要为农民、工人和个体户。测试前均未发现经医院诊断的任何心理疾患,无明显躯体疾病,无药物滥用史。
(二)工具
(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2)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该量表包括13个条目,采用2级评分(是,计1分;否,计0分),得分≥5分者为网瘾,<5分者为非网瘾。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主要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方面。该量表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从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量表因子分或总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或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三)方法
研究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均参加有效量表调查,研究组参与整个心理干预过程,对照组不参与本研究设计的干预,研究组末次干预后立即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复测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量表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的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同一时间发放问卷,由被试者独立完成,并向他们讲明保密原则,消除心理顾虑,填答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干预研究,通过研究组-对照组的前测后测相关数据的比较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共20周的班级干预。本方案针对全体学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①开学6周内,由统一培训的研究员对研究组学生按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的网瘾知识宣传教育。②采用自编的心理辅导方案对研究组学生按班级进行每2周一次,共10次,每次45分钟的心理辅导,每次主题活动划分为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亲情链接、改善同伴关系、价值选择等阶段,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主题讨论与分享、团体游戏等方式进行。③在整个班级干预的过程中,对研究组开通个体心理辅导服务。
(五)统计处理
全部测试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
(一)网瘾检出率
433名中职一年级学生中检出网瘾者88例,网瘾的检出率为20.3%。男249人,有52例网瘾者,男生检出率为20.9%;女184人,有36例网瘾者,女生检出率为19.6%,男女生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组网络成瘾者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网络成瘾学生(干预前检出)网络诊断量表(IADDS)总分、SCL-90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除了躯体化因子外,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五)研究组和对照组网络成瘾者干预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网瘾者网络诊断量表(IADDS)总分、SCL-90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网瘾者,除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因子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四、讨论
(一)网络成瘾检出率
2018年国家卫健委指出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而我国比例接近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职生的网瘾检出率为20.3%,这与谢永华的20.5%较为一致[9]。这检出率存在的差异可能是受到调查工具、地域以及调查对象年龄、年级等影响,但该结果足以说明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比其他青少年群体更为严重[10]。这可能由于中职学生相较于其他中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差距,其自我约束能力和家长对于学生的监管状态都相对较弱,使得中职学生成为网络依赖的高发群体。总之,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已处于严峻态势,急需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本研究男生网瘾检出率为20.9%,女生检出率为19.6%,未发现网络成瘾发生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这与牛锋(2007)[11]、刘健仁(2013)[12]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网络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便捷消除了男女上网的差异。
(二)网络成瘾的班级干预效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个体的低自尊、低自信、社交焦虑、人际交往障碍及孤独感等有关[13]。其中有研究表明,社会交往能力不足是网络成瘾的重要预测因素[14][15]。因此提升网络成瘾者的社会交往技能,对其网络成瘾程度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基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设置了针对中职生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通过开展多个主题的班级干预,促进网络成瘾学生在班集体中建立起互助支持的同伴关系,减少不良的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学习网瘾相关知识、学会悦纳自我、改善亲子关系、加强自我规划等,从而摆脱对网络的过分渴望和依赖。经过20周的班级心理干预,研究组网瘾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班级干预效果得到了验证。
团体心理辅导不仅是一项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不良的助人活动[16],而且具有持续性的改善效果[17]。因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网络成瘾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学习到社交技能,进而建立现实生活人际关系,满足其人际支持、归属感的需要[18]。因此,其在网络成瘾的干预效果被许多学者认可[19][20][21]。刘何(2014)[19]对网络依赖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员的网络依赖程度得到显著改善。栗鑫(2015)[20]对轻度和重度网络依赖进行团体辅导,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干预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的方法。宋清海等人(2017)[18]对20例网络成瘾进行为期4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及焦虑症状,且有利于药物治疗后的长期康复和预防复发。总之,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于对网络成瘾的干预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有效可行。
然而,限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中职生网瘾矫治的长期效果仍有待检验。此外,未来可针对中职生心理特点,进一步探寻预防网络成瘾问题的更为有效且易推广的干预策略。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东省教育关工委“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青年教师发展专项课题(QNJSKT007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振舫.中职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
[2]居文.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心理预防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2): 309-312.
[3]王玺,高明扬 ,郎延梅.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7(03):197-200.
[4]趙玉霞,章涵.河南某乡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3):299-301.
[5]Sakuma H ,Mihara S ,Nakayama H ,et al.Treatment with the Self-Discovery Camp(SDiC)improves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J].Addictive Behaviors,2017,64:357-362.
[6]刘珺.运动处方及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3):73-75.
[7]于衍治.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9(20):81-83.
[8]罗秀芬,蔡宇轩.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的团体辅导实证研究[J].科教导刊,2016(24):162-163.
[9]谢永华.中职生网络成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沙财经学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0]徐凤伶.中职学生网络成瘾与班级干预的研究[J].才智,2018(23):159.
[11]牛锋,杜鹏,甘景梨.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4):339-341.
[12]刘健仁.中职生网络成瘾与自尊、信赖他人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SPSS 11.0软件的中职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123-124.
[13]宫婷婷,周惠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9):179-180.
[14]Park S K ,Kim J Y ,Cho C B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rrelations with family factors among South Korean adolescents[J].Adolescence,2008,43(172):895-909.
[15]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格和人际交往特点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4):989-991.
[16]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2-69.
[17]王瑞霞.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过程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18]宋清海,朱桂东,金国林.团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游戏障碍青少年的干预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4).
[19]刘何.中小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干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2):10-15.
[20]栗鑫.不同网络依赖程度高职医学生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17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