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朋友很苦恼:“马老师,我家的孩子是怎么了?上小学的时候他总是班里的第一名,参加小升初的時候,也是以他们学校前三名的好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的。可是,进了中学后,一直在退步,最开始还能在班里排第10名,现在又到了20多名。作为家长我们真的特别着急……”曾经有不少家长和我讨论过这类问题。
首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竞争层次问题。重点中学录取的是小学时的尖子生。而这时的尖子生是相对于小学时的竞争对手而言的。到了中学,大家都是尖子生,竞争对手不同了,大家在小学时都是第一名,可现在有些同学不能再保持第一名了。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是个很自然的,客观存在的事情。
电话里的家长朋友对这一点表示非常理解,同时又问道:“在强手的竞争中,哪些学生会丢掉第一名呢?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就会变成这样?”
孩子不能保持第一有多种原因,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地转换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则是因为对老师的教学不能适应,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可能因为出现了某些具体的心理障碍等等。但是,有一点是基本的因素,那就是天资递减律的作用。
人们习惯于把人的先天素质称为“天资”。天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但天资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这叫作“天资递减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如果把1 7岁时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4岁前可达50%,4-8岁再增加30%,剩下的20%是8-17岁发展起来的。与其说是表明能力在早期发展快,不如说在早期天资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大,以后逐渐递减。
天资递减律告诉我们,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受较多的天资的影响,相反,年龄越大天资的作用越小。在小学时,当然也不能排除天资之外的影响,但是相比而言还是较多地受天资的影响。到了中学,虽然天资的作用还是不能否认的,但是相比而言天资的作用正在逐渐让位于后天的因素的影响。就是说,小学时可以较多地凭脑子的聪明,而到了中学后,脑子的聪明之外更多地需要后天的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是否满腔热情,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勤奋努力,刻苦拼搏等等。在强手竞争中,哪个学生在这些方面稍不留意,就会把好名次让给别人。
听了我的讲述,电话里家长连连表示认同。“可是,大家都努力了也不会大家都第一。”我话锋一转:“因为人的智力的确有差别,而人的后天条件即非智力因素也是有差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差别不可避免。有差别就不能大家都第一。”
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