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11-20 02:42孙芬芬章莉萍朱红周英
系统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预见性精神分裂症危险

孙芬芬,章莉萍,朱红,周英

苏州市吴江区精神康复医院,江苏苏州 21520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较高,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以认知、行为、意志、情感等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治愈率很低,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对其身心健康与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严重危害[1]。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研究内容后签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23~64岁,平均(42.8±10.3)岁,病程 1.2~23 年,平均(8.9±2.1)年;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6±10.5)岁,病程 1.3~22 年,平均(9.2±2.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监测患者的日常行为、心理变化及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主要措施①健康教育。入院之时,即通过集中讲解、宣传手册及多媒体等方式,将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询问其感受和了解程度,并予以完善,使其充分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提前告诉患者,提前做好准备。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自患者入院后,就应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对居住、环境、温度等情况的满意度,并尽可能在生活起居方面满足患者的要求。对存在恐慌、急躁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并与之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部署准备,一旦发生危险行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控制。③妥善管理病区危险物品。提前将一些锋利的钝器或尖利的工具等物品统一放置在患者无法触及的地方;同时,在使用体温计和消毒剂等器具后,护理人员应立即拿出病房,减少医源性危险因素,预防医源性暴力危害;对存在攻击或暴利行为的患者,应随时注意其动向,并采取药物、隔离等措施进行干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④集体活动和运动锻炼。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知识问答、下棋、唱歌、读报、做游戏等活动,鼓励患者思考和提问,并予以解答和肯定;通过集体活动加深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感情,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患者的独处机会,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最大程度避免其孤僻和妄想,预防患者由于不良情绪导致的危险行为。指导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简单活动,比如打扫卫生、折纸等,通过体力与脑力锻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其情绪波动,预防患者因精力过旺无处释放而发生危险行为[3]。

表1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2 9)观察组(n=2 9)t值P值阴性症状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阳性症状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一般精神病症状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神病症状总分护理前 护理后2 5.1 2±4.4 6 2 4.8 9±4.1 6 0.2 2 5 0.8 2 7 2 1.1 6±3.8 7 1 4.7 9±3.1 3 6.4 8 2 0.0 0 0 2 4.0 4±4.1 8 2 5.1 7±4.3 9 0.2 1 6 0.8 3 4 2 0.5 8±3.6 2 1 3.5 6±2.7 9 7.1 5 1 0.0 0 0 5 0.3 1±1 3.1 3 5 1.2 6±1 4.2 7 0.3 1 6 0.7 5 3 4 5.8 6±1 1.0 7 3 2.5 1±1 0.1 3 8.2 4 1 0.0 0 0 9 9.3 5±2 0.1 7 9 9.8 4±2 1.7 6 0.2 1 2 0.8 6 1 9 3.5 1±1 7.4 6 8 1.2 3±1 5.4 6 7.1 5 6 0.0 0 0

表2 两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2 9)观察组(n=2 9)t值P值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迟缓护理前 护理后激惹护理前 护理后精神病症护理前 护理后0.6 8±0.1 5 0.6 9±0.2 0 0.2 2 3 0.8 2 9 0.5 1±0.1 4 0.4 2±0.1 1 3.4 8 2 0.0 0 2 1 2.3 6±2.5 7 1 2.4 2±2.6 1 0.2 1 8 0.8 3 2 1 1.4 5±2.0 3 6.8 3±1.1 7 6.1 5 1 0.0 0 0 2 4.3 5±5.1 8 2 4.6 8±5.2 2 0.2 4 1 0.7 1 6 2 3.1 7±4.9 5 1 4.1 9±2.8 6 8.2 6 3 0.0 0 0 1 3.0 8±2.9 1 1 2.7 6±2.3 6 0.2 5 3 0.6 9 1 1 2.5 4±2.3 8 8.1 3±1.0 6 4.0 5 7 0.0 0 1

续表2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统计比较比较两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危险行为发生率。①根据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和NOSIE-30(护士观察量表)评分评判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PANSS评判标准:包括7项阴阳性症状及16项一般精神病症状,越高的评分表明症状越重。NOSIE-30评判标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抑郁、迟缓、激惹、精神病症、个人整洁、社会兴趣、社会能力7项指标评判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前4项指标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后3项评分越高则提示效果越佳。②危险行为发生率根据危险行为简易评定量表判定,由护理人员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危险行为的患者姓名、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事件[4-5]。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n(%)]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

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6.90%(2/29),对照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 27.59%(8/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5,P=0.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其与遗传、神经生理生化及脑结构发育相关,同时也和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易感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环境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能力差,发作期易发生毁物、自伤、伤人等危险行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加以预防[6-7]。

预见性护理乃是基于传统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和疾病危害提前做好预防的一项护理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管理好患者,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有研究表明[8-9],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语言攻击、体力攻击、自身攻击以及财产攻击等危险行为,证明此法非常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7.151、8.241、7.156,P=0.000),观察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6.151、8.263、4.057、5.382、5.812、5.157,P=0.002、0.000、0.000、0.001、0.000、0.000、0.000);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6.90%(2/29),对照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27.59%(8/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5,P=0.000),略低于郭娟[10]报道的20.53%的危险行为发生率,表明该次研究的实用性和优越性。结合该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精神科护理中,应制定完善一套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进行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大多情况下,患者行为不受大脑支配,故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巡视频次,尤其要强化夜间巡视,充分评估患者的潜在危险性,尽可能减少其危险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值得在精神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精神分裂症危险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喝水也会有危险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