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对照研究

2019-11-20 02:42刘明国
系统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莫唑胺定向立体

刘明国

郓城诚信医院肿瘤科,山东郓城 274700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约有20.0%~40.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脑转移症状,脑转移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生存时间,是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1]。临床上,对于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分次立体定向放疗、SRS以及联合治疗等几种。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方案,其优点是增加放射敏感性、降低组织不良反应,故而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的治疗中较为适用[2]。替莫唑胺也具有增加放疗敏感性的作用,理论上与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方案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该文即择选2016年2月—2018年6月,80例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就FS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收治的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8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 18 例;男女比例 11∶9;平均年龄(54.7±9.6)岁;原发肿瘤情况,24例肺癌、16例胃癌。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男女比例3∶2;平均年龄(55.9±10.4)岁;原发肿瘤情况,21 例肺癌、19例胃癌。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基线资料——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病程长短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另外,该组研究所有内容,患者及家属均明确了解,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比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原发肿瘤经病理诊断确诊,脑转移瘤经增强核磁确诊;②所有患者的脑转移瘤体积超过6.0 cm3:③大体积病灶既往未接受过手术治疗;④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超过70分。

排除标准:①排除不耐受放、化疗者;②排除合并其他组织和器官转移者;③排除不能配合治疗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患者保持仰卧位,给予患者立体定向头罩固定。确认固定无误后,对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控制层厚为2.0 mm标准,确认与相同层厚的增强MRI(飞利浦1.5T超导MRI)有效融合后,精准勾画靶区,明确靶区具体位置和数量,并综合患者肿瘤大小情况,应用我院XHA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合理选择限光筒[4]。放疗方案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优化,确保靶区被80.0%~95.0%的等剂量曲线包围,并据此确定处方剂量。常规分割方式有两种:①52 Gy分13次,4 Gy/次。②52.5Gy分15次,3.5 Gy/次,对于脑干病灶一般50 Gy分20次,2.5 Gy/次[5]。如果肿瘤位于视通路、运动区等重要部位,或肿瘤体积达到20 cm3标准以上,应采用60 Gy分20次的分割方式,3 Gy/次。所有患者接受10~13次治疗后,重新检查脑MRI,根据患者需求决定是否重新勾画靶区[6]。

研究组患者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替莫唑胺(国药准字H20110153)化疗。正式放疗前3 d,给药剂量控制在100 mg,口服,1次/d。随后,每周一至周五服用,连续用药3周,需间隔1周,重复以上剂量的治疗。放疗结束后,应持续用药两周[7]。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①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退,持续4周以上;②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发生明显缩小,即50%标准,持续四周以上;③稳定(SD):肿瘤体积发生缩小,但未达到50%标准;④进展(PD):肿瘤出现增大,达到25%标准以上,或出现新病灶,或发生转移。※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即为临床总有效率。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脑水肿、Ⅲ级消化道反应、Ⅲ级白细胞减少、以及Ⅲ~Ⅳ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放射性脑水肿、Ⅲ级消化道反应、Ⅲ级白细胞减少、以及Ⅲ~Ⅳ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脑转移瘤具体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病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也是肿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8]。从发生率的角度,虽然肿瘤颅内转移发生率普遍低于肺脏、肝脏,但患者发生颅内转移的临床表现普遍更为严重,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9]。患者发生脑转移即说明肿瘤已经进入晚期,临床预后普遍较差。多数化疗药物无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是造成脑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差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脑转移瘤患者,大多采用放疗手段治疗,而全脑放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案,对于控制患者脑转移瘤的增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10]。但受到正常脑组织耐受剂量的作用和影响,全脑放疗很难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彻底消灭,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肿瘤难以控制的现象[11]。

替莫唑胺是一种常见的抗肿瘤药,进入服用者体内后可在短时间内,自发地降解产生活性代谢物MTIC,从而在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替莫唑胺属于烷化剂抗肿瘤药分类中的氮烯咪唑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部肿瘤的有效药物,具有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12]。替莫唑胺为口服化疗药物,使用方法简单,并且可以较为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中血药浓度可以达到较高水平,联合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可以实现两种治疗方法的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该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分次定向放疗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替莫唑胺化疗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仅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表现为 “进展”和“稳定”,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而对照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6例患者表现为“进展”,7例患者表现为“稳定”,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5%,二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肖建平等人[13]的研究中,择选84例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步化疗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9.52%和90.0%,结果与该组研究结果相近,表明该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脑水肿、Ⅲ级消化道反应、Ⅲ级白细胞减少、以及Ⅲ~Ⅳ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中出现以上四种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3例、5例、4例、4例,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例、6例、5例、3例,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法不会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的增加。

综上所述,针对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行以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控制减小脑转移瘤体积,并且对比单一的放射治疗方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没有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莫唑胺定向立体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念个立体咒
立体登陆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