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早在《美国队长3:内战》(2016)中,黑豹就已经登场,与美国队长史蒂夫发生了冲突,观众对于由瑞恩·库格勒执导的《黑豹》(2018)的上映,可谓是翘首以盼。黑豹个人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漫威宇宙的进一步完善。但人们也颇为意外地发现,《黑豹》更像是一部独立于漫威宇宙的电影,这也是电影被观众戏称为“新版《狮子王》”的原因之一。《黑豹》在剧情上,除了冬兵在彩蛋中亮相,以为《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稍做铺垫外,正片几乎没有漫威的其他英雄与剧情被掺入黑豹的故事中。在风格上,电影也摒弃了漫威一贯的充斥着插科打诨与大量的动作冗戏,而是带有极为明显的莎翁剧风格,甚至可以说,《黑豹》就是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一次有意味的戏仿。
如前所述,在《黑豹》与观众见面后,人们都注意到了电影与迪士尼动画长片《狮子王》的相似之处,而《狮子王》的创作灵感恰恰就来自莎翁经典,它正是一次对《哈姆雷特》的戏仿和重构。在莎士比亚创作的不朽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杀死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还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乔特鲁德。在德国读书的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查清父亲死亡的真相后对叔叔展开了复仇,最终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这一剧情在被进行相应处理后,被移植到了非洲大草原上,变为了王子辛巴向叔父刀疤复仇,为父亲木法沙报仇成功,自己登上王位的故事。而依托于漫画,需要尊重原著基本设定的《黑豹》则进行了更为复杂的修改,库格勒在保留了莎剧复仇主线的同时,莎剧中的核心人物、情节内容等,库格勒也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增删和筛选。
首先在人物的塑造上,克尔芒戈作为复仇王子的角色是一个反派人物,而站在他敌对一方的特查拉才是众望所归的黑豹,这是电影与《哈姆雷特》最大的区别之一。除此之外,与两位王子的命运有着重要联系,必然会被卷入宫廷斗争的人物,如王太后、特查拉的女友娜奇雅、女护卫队长奥克烨等,作为政变的亲历者,以及黑豹的帮助者都悉数登场,这是与《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奥菲利亚、霍雷肖等功能角色类似的。在电影中,两位王子都背负了丧父之痛,克尔芒戈在幼年时在楼下与其他黑人小孩玩耍,抬头看到振金飞机的光芒闪过家里的窗户,再回到家里时,父亲已经倒地身亡,胸前还有黑豹的爪印,自此克尔芒戈的内心深深埋下了对黑豹的仇恨。而原本生活一帆风顺、被父亲特查卡送到国外读书的特查拉,也经历了父亲死在自己面前的悲恸。身为国王的父亲在联合国谴责复仇者联盟在执行任务中害死了瓦坎达公民的生命,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特查拉也因此无法原谅冬兵。
电影将哈姆雷特的特征与经历分配到了两位王子身上。同时,哈姆雷特身上犹豫延宕,但是其心理活动充满思辨色彩,在言行与自我剖析中都闪耀着理性光辉这一点,电影主要赋予了特查拉。特查拉在调查清楚了克尔芒戈的身世后,为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羞愧,也对自己黑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这也是漫威和DC宇宙中如钢铁侠、蝙蝠侠等许多超级英雄都需要面对的“父亲问题”(Father Issue),即主人公尽管具有超能力,但无法摆脱父辈带来的阴影。而特查拉得到了娜奇雅的劝解,即不要用父亲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不要用父亲曾经的错误来纵容克尔芒戈现在的错误。最终特查拉能够冷静、公正地处理克尔芒戈夺位一事。而相对的,在克尔芒戈身上,王子被“脱冕”,他尽管也有聪明的一面(从父亲留下的书中抽丝剥茧地发现瓦坎达故乡,利用克劳盗窃振金又将克劳灭口等),但这并非大智慧,哈姆雷特原有的智者光环在克尔芒戈身上是被摘取的。一个主人公变为了两个互相敌对,但是又互相成就、难以割裂的人物,这是一种精妙的反弹琵琶手法。
其次,人物塑造上的移花接木也造成了情节的变动。严格来说,《黑豹》中有三个“王子复仇”故事,分别是“人猿”姆巴库的复仇、克尔芒戈的复仇和特查拉的复仇,而又以成功了的后二者为重点。和哈姆雷特具有毋庸置疑的复仇动机一样,两场复仇的逻辑都是清晰的:在克尔芒戈看来,自己的父亲遭到同胞的追杀,自己有权利为他复仇,而做出这样事情的人也不应成为瓦坎达的领导者。于是克尔芒戈加入美国特种兵,亲历了一系列战争,练出一身惊人本领,以在肉搏中击败“德不配位”的堂兄,名正言顺地接收权力。而站在特查拉的角度,克尔芒戈的夺位尽管程序合法,但是他激进的思想终将把瓦坎达和整个世界拖入毁灭性的战争,于是特查拉必须结束克尔芒戈的统治。在命悬一线、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恰恰是曾经与特查拉结怨的姆巴库救了特查拉。不难看出,电影加入了《哈姆雷特》中并没有的以德报怨叙事。姆巴库不再嫉妒忌恨特查拉,从最终冬兵得到瓦坎达人的救护,在这里养伤也可以看出,特查拉也不再仇视冬兵,两个复仇王子都选择了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化解自己的私怨,正义的力量因此而强大。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放大自己私怨,以仇恨来作为自己牟私利借口的克尔芒戈,克尔芒戈最终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父亲正名,而是控制振金,殖民全世界,这加强了特查拉等人复辟的合理性。两位王子的经历互相实现了补充说明,二人的力量也此消彼长,观众的注意力始终被牢牢抓住。《哈姆雷特》中的王子复仇故事得到了延伸性的补充和拓展。
戏仿与模仿的区别,就在于模仿只是单纯地追求相似和重复,而戏仿则意味着创造。新作和经典形式的相似,是服务于新作有别于(甚至相反于)经典的主题思想的。因此,除了在表征层面上,《黑豹》对于莎剧经典已是改头换面以外,在故事的内涵意蕴上,电影也进行了重构。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形象是复杂的,这也造成了戏剧主题上的争议。但鉴于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一般情况下,主流观点还是将《哈姆雷特》视为人文主义戏剧,哈姆雷特则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高扬人的理性,肯定人的智慧,提倡人的解放和自由。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并不限于权力之争或国仇家恨,而是新兴的、先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落后的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哈姆雷特的死,意味着人文主义理想难以见容于黑暗的封建社会。而超级英雄电影的一大特色,就在于紧跟现实的社会议题,如《绿巨人浩克》(2003)等中科技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利弊问题,《X战警》(X-men)等中关于变种人的科学伦理问题,《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美国队长3》中的超级英雄如何在个人能力与法制间取得平衡的问题等。因此这一点在《黑豹》中被进行了彻底的置换。
《黑豹》首先借助瓦坎达政权更迭的故事,反省的是黑人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境遇问题。在博物馆中参观振金制品时,克劳等人就讽刺了西方人的殖民掠夺行径,克尔芒戈还在博物馆偷走了一个加纳的面具,对特查拉表示“世界上有二十亿长得像我们的人”,希望特查拉注意黑人的福祉,在克尔芒戈临终前,他的要求也是让特查拉将他葬于大海,正如当年那些从贩奴船上因为不甘终生为奴而跳入大海的祖先。克尔芒戈是瓦坎达和美国人的混血,他的祖先认同实际上是对美国黑人族群的认同。漫画看似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瓦坎达,但提醒观众追溯的却是真实而冰冷的、与美国的建国神话息息相关的黑人苦难史。迄今为止,美国社会的族群撕裂依然存在,尽管非裔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民族记忆中的创伤却是难以弥补的。这种创伤延续下来后就是黑人生存依然问题重重。因此在《黑豹》中观众可以看到,在电影的开头结尾,黑人孩子都在打街头篮球,二十余年来毫无变化,克尔芒戈的父亲带着枪准备实施抢劫犯罪,黑人孩子们看到瓦坎达的隐形飞机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躲避而是想着拆卸卖钱等。对此,电影安排了特查拉决定开放振金技术,让更多的黑人享用科技和科技带来的经济成果,然而非洲世界以及广大的非裔们(包括沿用了赋予特查拉权力的酋长制的瓦坎达)是否真的能彻底地拥抱现代化,这依然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其次,《黑豹》也委婉地批评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特朗普的保守政策。特查拉一方面反对克尔芒戈利用振金武器来称霸全球,为黑人“讨回公道”,直言瓦坎达不应该做“世界警察”,破坏世界的和平以及本国民众的安定生活;另一方面,特查拉也反思了从祖辈到父亲一直沿用的高筑国界,自我封闭,不泽惠他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提出了“智者建桥,愚者筑墙”的观点,让瓦坎达不再披着神秘的面纱。
毫无疑问,《哈姆雷特》是传世的经典,但超级英雄电影则是时代文化需求下的产物,它必须使得人物的言行投合大众在当下共同的关注点与心理价值取向,公众的议题决定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制作方向。因此,《黑豹》在深层内涵上,积极呼应了当代的种族、世界政治格局等话题,进行了有别于莎剧的文化理念传送。
经典之所以能反复被后人仰慕效仿,历久弥新,如莎翁戏剧甚至已经成为英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经典有着在结构、内涵以及语言形式上的成熟性和丰富性。王子背负失去父亲与权力的仇恨,身陷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不得不经历斗争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这正是一个成熟的具有戏剧性的框架。同时,经典作品是有着开放性的,正如学者们意识到的,“审美价值产生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一种诠释性的相互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简·柯特就在《莎士比亚——我们同时代的人》中指出,莎剧同样可以拥有现实意识,同样可以用以解决当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人们或是直接对莎剧进行实验性修改,或是在新创文学乃至电影作品时,让其与数百年前的经典碰撞出火花。除前述《狮子王》外,在《雷神》(2011)、《海王》(2018)等超级英雄电影中,都可以找到莎翁《哈姆雷特》的影子,电影中托尔、亚瑟等人的遭际,之所以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自观众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记忆,对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固有的认知。而从超级英雄电影的角度来说,在其一直被诟病“浅薄”“兜售奇观”的今天,主创有必要突破类型片的藩篱乃至跨越艺术部类间的界限,让超级英雄们的战斗、成长故事,与其他艺术经典交叉、融汇,在拥有“源文本”的同时,也使自己因丰富而成为新文本的“前文本”。
库格勒在对《黑豹》故事的组织中,流露出了不再迎合漫威迷乃至超级英雄迷,而寻求电影深度的野心。在一个当代超级英雄的漫改故事中,库格勒完成了对古老的《哈姆雷特》的戏仿,又融入了对现代种族运动与世界政治问题的思考。可以说,电影靠近经典,用一种后现代主义常见的互文手法解构了经典,试图建构一个超级英雄电影中的新经典。尽管目前对于《黑豹》能在电影艺术世界中占有一个怎样的位置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对于其为超级英雄电影探索多种表达上的可能性,是我们应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