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味”构建语文课堂生态圈

2019-11-19 05:17苏静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余味建构主义理论韵味

摘   要:语文课堂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堂,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切身感受,要关注文字中的含义和情感,学以致用,不断温习回味。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三味”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不论课堂形态怎样改变,教学内容如何变化,语文课堂都强调“三味”,即寻味、韵味、余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寻味;韵味;余味;建构主义理论

作者简介:苏静,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广东  佛山  528200)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101-02

“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鲁迅先生早期的读书场所——三味书屋,就是古人的“语文课堂”。“三味书屋”以三种味道比喻读经、史、子等古籍的滋味,启示我们“读书滋味长”,不同的书各有各的味道。尽管今天的语文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时间等都发生了变化,但学生仍然需要全身心投入、切身感受,关注语言文字中的含义和情感,学以致用,不断温习回味。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有“三味”,即寻味、韵味、余味。“寻味”就是深入探索体味,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探究性;“韵味”就是关注语言文字的意蕴;“余味”就是“功夫在诗外”,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这三味贯穿语文课堂学习全过程,构成了语文课堂学习的生态圈,真正实现了“大语文”课堂学习的育人效果。

一、课堂探究重寻味

“寻味”一词出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支(支道林)卓然标新理于二家(向秀、郭象)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寻味”即探索体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认知主体被动获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笔记”“教师问,学生答”, 或者是“教师考,学生做试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寻”,体现“寻味”。

1. 强化探寻的意识。语文课堂可探寻的资源十分丰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文本的增删,处处都值得去“挖掘”。只要语文教师具有“探寻”意识,语文课堂便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2.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探寻”是学生们知情意行的综合融入,要让学生因疑而问,因问而探,因探而学,因学而得。疑、问、探、学、得是一体化的行为,认知主体是学生。建构主义教学论思想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3.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有意义的环境中通过人际互动发生的。语文课堂的“寻味”需要教师从探究的角度入手,真正解决人员组合问题。探寻味是否浓郁,往往并不是取决于语文问题,而是取决于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探寻味”的底色是“人情味”。教师应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形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共同进步的“探寻团队”。

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的“寻味”就会香味四溢。这样的“寻味”,可能体现在对某个生字的探寻中。如学生学习《彩色的非洲》一文,探寻“彩”字的字理:从“彩”的“彡”,讲到“彡”的“多样的”与“非洲色彩的多样性”;从非洲的色彩多样,发现课文中说的“彩色”既包括“实体自然色彩”,还包括“抽象的艺术色彩”。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探寻,更是展示了学生对文字魅力的孜孜以求。充满“寻味”的语文课堂能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进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二、咬文嚼字品韵味

韵味即含蓄的意味。韵味是我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特指诗词等艺术作品由审美而产生的艺术特性,常常借用修辞妙用和美学转换,如“实”化“虚”,“近”转“远”,“闹”衬“静”等。韵味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

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从“整体感知”开始,慢慢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对作品中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地方仔细琢磨体会,最后再回到“整体感知”。前一个“整体感知”,是初知大意;后一个“整体感知”,有“文本细读”的经历,是“明了情义”,以至可以用“几个字或词来点化全文”。通过化粗为细,删繁为简,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体味文章的韵味。

语文的本质是语言文字。咬文嚼字才能咀嚼出词语的“言中之意”和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言外之意”,从而真正体会文章的韵味。吕叔湘先生说:“据我看,咬文嚼字有时候十分必要。”“有些字眼,细细琢磨,意思是复杂的,如果嚼一嚼,就能嚼出一些东西来。”叶圣陶先生更提出“一字未宜忽,字字悟其神。”

在《普罗米修斯》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 “决心”和“决定”两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学生通过读文感悟到“决心”一词不仅说明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宙斯严厉惩罚的勇气。而当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后,文章说宙斯决定狠狠惩罚他,“决定”一词说明对于主神宙斯来说,惩罚普罗米修斯只是一个“决定”,从而证明了宙斯的残暴、昏庸!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字里行间空白处所隐藏着的人物情感。把语文教学提高到精神陶冶和审美体验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审美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味文字的魅力和文章的韵味。

三、课外延伸有“余味”

“余味”即事物性情未尽,留有余味。南朝(梁)的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展,就是好课的余味。有余味的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成长。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建构。语文教学一定要实现从偏重课内向课内外兼重的转变。

语文课堂“留有余味”的方式是多样的。对小学生来说有两种方式是可行而有效的:第一种是以阅读引阅读;第二种是以阅读引写作,即“读写结合”。

比如学习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教师和学生一道“沉浸”在诗人李白“久久不愿离去”的情境中。这时,学生们都很想知道,到底李白和孟浩然交往中,发生了多少趣事呢?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作家曹远超的《梦归田园:孟浩然传》,让学生在课余阅读,并把自己阅读的感受写在日记中。学生课内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外阅读相关的作品,这就是“余味”。

语文学习,功夫在诗外。语文课堂的“余味”,就是让课内外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的“三味”,最终是“语文味”。语文学习要回归到“语文本质”,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要将课内外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 王松泉等.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尚文.语感论(第3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2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钱娜

猜你喜欢
余味建构主义理论韵味
余味悠长
走遍万水千山
人生的余味
人生的余味
人生的余味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