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学生不做“配角”

2019-11-19 07:57周新向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盘古配角词语

周新向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曾令我汗颜和深思: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接待人员高度重视,特地安排了一所颇有名气的重点中学,为他们讲了一堂精心准备的物理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流畅。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配合默契,气氛热烈。第二天,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观感时,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特别是学生又没有问题提出,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这不明摆着学生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吗?教育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教学评价的截然不同,一堂接待者自认为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的成功的课,在美国人看来,却是一堂“不上也罢”的课。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堂课只是一个个别现象吗?不,这样的课堂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过去,我们曾接受过“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我们的思维被禁锢着。于是,我们开始改革,开始倡导“启发式”“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方式,但改来改去,仍不难发现:所谓反传统灌输的新式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从主导的“灌输”变成了主导的“追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变成了主体的“回答”。学生被追问得何其辛苦,学生被追问得多么害怕。学生被追问得没了自信,更没有个性。学生在回答中真正得到了思维的训练吗?再回顾一下我们听过的抑或亲自参加过的优质课比赛,教师事先广征博览,搜集名师名教案,上网下载各种资料,精心设计出一个个母问题,子问题,再串连好一篇详尽的教案,反复试讲,反复修改,一份精彩的教案便成型了。这犹如一个剧本的完成,接下来便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演绎,教师当着主角,要尽力镇定流畅地表演台词,学生当着配角,要在教师的努力牵引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出来,如果恰好与教师的答案吻合,课堂便如行云流水,教师不会卡壳,不会慌乱,得评价曰“课堂驾驭自如,师生配合默契,成功!”试问,谁成功了?是我们被教育的对象,还是被教育的对象烘托着我们,使我们成功了?辛苦啊,我们的老师,牵着一大群小牛,终于吃到了青草;我们何不放开他们的四蹄,让他们自由地在原野上撒欢,找寻那片自己喜爱的青草地呢?这一切怪我们的老师吗?不,怪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一堂所谓“优质课”的评价标准!曾几何时,为了一堂“好课”,我们要控制好课堂,使我们的最后一句台词,最后一次板书,或学生的最后一声朗读伴随着下课铃声结束,这样我们就没有遗憾;曾几何时,为了一堂“好课”,我们要事先让学生做某些准备,以便课堂上能为教师的讲解锦上添花。课堂——成了老师的舞台,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

所幸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开始吹拂教育这片芳草地,使本就该个性飞扬的教师和学生重新焕发出活力。由于新课程坚决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新课堂要求改变过去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表现,让学生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作为教师,就不得不改变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课堂关注。于是,我们开始关注: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是否能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人尊严?如果一堂课缺乏这些基本的人文关怀,便谈不上新课堂,更谈不上好课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开始变化,学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新课堂,学生不再是配角!

让我们重新来看看身边的课堂,你不难发现这样的场面(虽然未成燎原之势,但却渐成主流)——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努力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而是“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语文识字课上,老师不仅让学生自己找各种方法记字、识字,还鼓励学生当“小老师”,用自己认识的字教同学,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数学课上,老师也开始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通过安排“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这个主角真正学会独立思考。低年级美术粘贴课上,老师不再先讲解步骤和方法,而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尝试,教师只巡视、观察,适度点拨。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完全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逐段逐句地去理解,而是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去阅读、去体会。一开课,教师便要学生快速读课文,并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迅速了解全文故事梗概:课文先写了                  ,再写了                  ,然后写了                   ,最后写了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天地没有分开”时,教师也只让学生快速读,体会“混沌一片”,体会“盘古的心情”。在重点自然段:盘古分天地的故事时,教师的流程是:(1)找找这一段——读;(2)找找这一段表动作的词,用动作表现体会,并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3)师说:有些人读得可有劲儿了,再读,再体会;(4)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教师则一直让学生读——(1)什么样的东西变成了天?什么样的东西变成了地,谁能把它读出来?(2)理解“轻而清”“重而浊”,请你把不同的地方读清楚;(3)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语);(4)請你找一找这段中的反义词,谁来读出这些词语?(5)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里,你还能读出刚才的感觉吗?(6)再读,看看你还能不能有新的发现?(都是慢慢分开的),找出近义词,读一读,再放回句子里读一读。(7)抽学生读,一生读“天”,一生读“地”;(8)同桌配合读。整个这一段的教学,教师一直在强调让学生自己读,读关键词,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把词语放进句子里面读,读一次感觉不够就再读,指导学生慢慢地将这一段文字越读越明了,越读越有感觉。

接下来,老师教学“天地分开以后……”这一段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步骤:(1)找出描写动作片的词语,学学这些动作,并读出这些动作,当学生读得不好时,老师只告诉学生:“我没有听出来”,然后再请学生读,当学生读出感觉时,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看见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盘古;(2)还有谁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谈,谈了又请学生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抽读、齐读);(3)你还读懂了什么?(体会盘古的坚持);(4)完整地再读。这个段落的教学,老师多次用到了同一个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这就是一种尊重和放权,文章是孩子在读,不是老师在读,孩子才是主人,孩子的体会才是真体会,教师绝不能够强加。

在教学“盘古倒下去以后……”时,教师的流程是:(1)出示了一个表格,采用什么变成了什么的句式,让学生通过略读,快速抓住了段落主意;(2)你想知道什么是滋润万物的雨露吗?(课件呈现图片,理解滋润万物的雨露——在文中找到这样的短语,即“什么样的什么?——课件呈现这样的情景——这么美的景色,你能读出来吗?)(3)只有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省略号到底省略了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呈现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色),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吗?(学生简单说。)提高难度,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样的什么吗?这一段落的教学,实现了词语的巧妙积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非常巧妙地训练了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听完这节课,我的感受是:这堂课老师一点儿也不累,且讲得、问得都很少,完全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而学生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兴趣一直很浓厚,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了文字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回答问题,他们要想、要动、要体会、要模仿。他们不再是课堂的配角。

这就是新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这就是新课堂,教师关注的重心变为如何让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教师评价课堂的重心也转为“学生是否动起来,学生究竟受益多少”。在新课堂中,让我们每一位从教者都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让他们不再做课堂上的“小配角”。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盘古配角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一个三角函数配角公式及其应用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
盘古
“配角”也点睛
故事里的那些配角们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