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00)
兴奋剂是国际体育中所有运动禁用物质的总称,根据国际奥委会禁止的物质种类而分为五类:麻醉剂、刺激性物质、利尿剂、合成物剂、肽和糖蛋白激素。其中利尿剂被禁用时间较晚,它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尿液排泄量,促进皮下和腹腔积水的积累。因此,导致体育竞赛不公平、不公正,而被禁止。目前,国际奥委会禁用物质清单中的利尿剂分为四小类:环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钾利尿剂、碳酸甘油酶抑制剂[1]。从2008~2012年的利尿剂阳性发生例数中,噻嗪类利尿剂居于首位,高达695例[2]。因此,本文基于拓扑方法[3-5]研究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3-4],对兴奋剂的检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也符合国际反兴奋剂的发展趋势,即除强化立法加大惩处外,还特别重视自然科学方面研究。
基于刘树深等[9-11]提出的电性距离矢量(MD)[3-5],采用最佳子集变量回归方法建立10种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4-5]的稳健QSAR模型,在分子水平上估算和预测噻嗪类利尿剂的相对活性,揭示影响其相对活性的微观结构。为噻嗪类利尿剂的有效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反兴奋剂斗争也具有一定作用。
本文研究的化合物是10种噻嗪类利尿剂[6-7]。其母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R1,R2,R3,X,Y是取代基。
图1 噻嗪类利尿剂的基本结构
它们的取代基及其相对活性数据(Ra)[6-7]如表1所示。
表1 噻嗪类利尿剂的分子结构和相对活性(Ra)
表1(续)
刘树深等依据几种著名拓扑的局限,提出了能全面显示拓扑、几何和电学特性的电性距离矢量(MD)[3-5]。其计算过程详见文献[3-5]。
以Ra数据[6-7]作为因变量,电性距离矢量(MD)描述符作为自变量建立QSAR模型。采用最佳子集变量回归(LBR)程序进行回归分析。用方差变异因子(VIF)[8]估计模型中变量间的相关性,定义为:
VIF=1/(1-β2)
(1)
将噻嗪类利尿剂的电拓扑状态指数和相对活性(Ra)[6-7]建立数据集,采用LBR方法建立最佳QSAR模型:
Ra=-0.313 + 0.128M2+1.493M17- 0.190M29
(2)
QSAR方程(2)可用于预测Ra,其预测值(Ra.cal)与表2中的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表2 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与电性距离矢量
模型(2)中变量M2、M17、M29的VIF值分别为1.619、1.577、1.484,均小于5.0且接近于1。表明该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自相关,其共线性很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样本相对活度(R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范围为1.20(2.00-0.80=1.20)。标准差(SD=0.113)与1.20的比值为9.4%。这低于10%,表明该模型具有可接受的预测精度。
判定系数R2也称为削减误差比率。在模型(2)中,R2=0.990,表明M2、M17、M29和常数项共同揭示了影响利尿剂相对活动(Ra)的99.0%个因素,只有1.0%是随机因素。根据电性距离矢量理论可知:M2对应-CH3与-CH2-的相互作用,M17对应-CH2-与-NH2的相互作用,M29对应-CH<与-NH-的相互作用。可见,影响噻嗪类利尿剂Ra的主要结构因素是-CH3、-CH2-、-CH<、-NH2、-NH-。前三种是非极性基团,后二种是高电负性极性基团。前者可与生物体内靶标蛋白发生疏水作用,后者可与靶标蛋白形成氢键。
(1) 采用最佳子集变量回归方法,建立了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的最优四变量QSAR模型。通过统计指标R2、Rcv2、VIF、FIT和F检验,表明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及较强的鲁棒性和预测能力。(2) 根据进入模型(2)的电性距离矢量,影响其相对活性的主要分子结构单元为:-CH3、-CH2-、-CH<、-NH2、-NH-。根据这些影响基团,能够较为准确预示噻嗪类利尿剂的相对活性。(3) 根据影响相对活性的主要分子结构单元可知,噻嗪类利尿剂分子与人体酶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是疏水作用、氢键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的检测提供了理论指导,符合国际反兴奋剂斗争的发展趋势,成为反兴奋剂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