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 现阶段,德育课教学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的信息化,就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同时从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自身角度出发,也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突出德育教学对整体教学改革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教学;互联网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28-02
当今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可以说,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占有更多知识。互联网作为传播知识与信息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之一,既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互联网思维的新鲜血液,也促使课程理念、课程资源与课程评价等发生全方位的变革。所以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学工作者,如何促使自身在信息化时代战略转型,如何开发和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是值得思考的。
一、互联网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顺应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时代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历史使命,也推动了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在中职学科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互联网资源与传统课堂的交汇融合,以及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这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新时代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特别是随着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它必将深刻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所以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中职德育课程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不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不够,因而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服务对中职德育课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更新观念顺应潮流,更需要德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三)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瓶颈问题,诸如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持续能力,缺乏体验与探究的机会,缺乏资源共享的环境,课堂教学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特征。社会在进步,青少年学生群体也在改变。习总书记说:“教育对象到了哪里,我们就应该到哪里。”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需求与想法。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更加关注体验感、获得感与满足感,而互联网平台就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台,所以传统的说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只有走进学生,相互了解,才会有信任,有了信任才会有交流。
二、互联网资源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一)从教师教学层面来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延续多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何通过互联网将教育向每个学生辐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教师不再是知识与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特别是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对接,使互联网的互动共享功能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并且实现信息的即时反馈。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平台,学生获取信息的选择性增加,其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就会提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加突出“我要做什么”,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因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服务者,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灌输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转变。
(二)从学生学习层面来看
互联网走进教育,必然会给传统教育带来挑战,但是并不是扼杀与否定传统教育,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应该抵触,而是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迎接机遇与挑战。对学生来说,学习观念与行为习惯必须转变。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下,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微博、微信、朋友圈、QQ、百度等平台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更新信息,学生已经不必要完全拘泥于课堂,可以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他们在互联网的世界自由翱翔,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可以解开学习中的疑难困惑。互联网作为公众平台,能够实现即时共享与交互反馈,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得以释放。互联网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知识获取深度与广度上的矛盾。
(三)从教学评价层面来看
互联网进入教学领域,使教学评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评价更加多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数评价标准。从中职德育课教学来看,将互联网引入德育课评价机制,更能全面评价与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可以收集学生考试成绩以外,还可以综合考量心理倾向、德育社会实践能力、职业价值倾向等。评价方式也从单一逐渐变为多元,可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引入德育课的教学评价中。在上述评价过程中,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互联网,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在德育课中的表现。
互联网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除了校园内,社会力量也可参与评价,所以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评价越来越全面、客观与智能。
三、互联网资源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德育教学的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给德育教学带来了全新变化,不仅为德育课教学创造了新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在教学形式上也实现了多元化。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以及各种互联网平台,以其独特的形式丰富和深化了教育方式。这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主要满足了教学中内容获取的多渠道和内容的吸引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对一些边缘的问题,或者举例说明的案例可以即时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获取。这种在教学上把教师制作好的视听内容材料替代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很明显要比教师的讲授式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特别是教学内容可以形成分享资源供学生课后反复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突出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很容易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打造互联网资源的校际综合平台来服务德育教学
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互联网提供的学习平台给了学生多样性的选择,所以通过打造互联网资源条件下的校际综合平台,来实现为德育教学提供多元化的纵深,包括校园网、校园移动网和APP以及校园广播台等多媒体视角下的校际综合平台,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实现学习模式的多样化以及课堂教学向纵深的延续。这里面我们必须明确,就是德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最好的感悟一定是学生能够自己明白一个道理,对中职学生来说能明白一个道理对他们的人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在校际平台上要有学生主页来服务德育课教学,这是基于不同人的学习进度是不一样的。在这个主页中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个人主页是个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主要用于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实时的心理动态,在交流互动中表达的观点;(2)个人主页与课堂教学对接,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平台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更好地反馈教育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德育课教学。
(三)建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学评价资源库
在利用大数据库及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德育教学,除了为师生提供学习的便利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实现对教学评价资源库的建立,从而满足教学评价的需要。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构建的校际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创建、发布和管理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进行学习、阶段性测试,教师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学习过程,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利用平台随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快速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评价,必须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案例、试题题库等,教学资源应该与平台对接,从而便于教师日常教学与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评价。
(四)培养创新意识,注重社会实践教学
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蕴含丰富的学科,这种理论的基础包括教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个层面,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在过去的德育教学中,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老师中心化,也就是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而要打造学生主体模式。学生有权利思考并合理质疑教师的讲解,鼓励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来实现信息交互和分享,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德育课要求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社會。从中职课程体系看,要处理好德育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校际平台强大的德育功能。从课程内容上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让身边人和身边事成为自我教育的教材,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创新中职德育课教学方式,增强德育说服力。
从职业教育的过程来看,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其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德育的内容不感兴趣,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并且又存在着逆反心理,引导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特别是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来应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余扬,余晓宏.树立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观念探析[J].2017(3):190-192.
[2]陈锡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探索与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6(2):79-82.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