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模式、清镇模式对建设区域职教城的借鉴与启示

2019-11-18 01:44李惠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永川职教协同

李惠娜

[摘           要]  永川模式、清镇模式是区域职教城的两个典型标杆,二者通过依托政府资源、对接城市产业、盘活职教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大职教资金投入等把区域职教城建设得颇具特色,这对其他区域建设职教城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    键   词]  永川模式;清镇模式;区域职教城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08-02

職业教育为城市建设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席的一分子;同时城市建设为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办学资源,二者是一个共融共生的利益共同体,急需建立一个平台来进行协同创新发展,区域职教城应运而生。目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地区率先走在了建设区域职教城的前列,比如重庆的永川模式、贵阳的清镇模式,这两个区域职教城的规模、管理运行、协同创新、服务产业等方面均有建设亮点,通过对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为其他区域建设职教城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区域职教城的本质特征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点和方向。区域职教城“既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也是一种集约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1]它的产生与建设是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为基点,其规模和效应又高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关于区域职教城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认识。从字面来看,区域职教城由两部分组成:区域和职业教育。区域和职业教育共建一个城,区域内的资源与职业教育自身携带的资源互融互生,建设一个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城,依靠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之城。“城”“校”“产”“教”是区域职教城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城市发展以职业教育的产教为特色,职教发展以城市建设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城市里的政府、产业、企业、学校、行业、社会机构与平台、公共资源与设施都可以拿来为职业教育发展所用;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承担着科技创新、工匠文化传承和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加速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战略、新名片。城和校缺一不可,城校互动、城校共建是区域职教城的主要特征。

从“城”和“校”的辩证关系来看,区域职教城是一种城市建设资源与城内职教资源互动、共建、共荣的新形态,可以称之为“立地式”职教发展新模式。它以城市建设和职教资源为主体,以资源的整合、互补、协同、创新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将“城”的资源和“校”的资源挖掘并释放出来,集约、高效、共赢是“城”“校”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区域职教城打破了单个学校或者企业的利益壁垒和硬性运行成本,促进了城市资源与职教资源的无障碍流通与互动,加速了二者的协同创新之路。

二、永川、清镇职教城之建设亮点借鉴

永川模式、清镇模式便是区域职教城协同创新的两个典型标杆,从构想、建立、发展运行再到协同创新效果,或许可以窥探出几点区域职教城的建设思路。

(一)政府发挥主导并推动

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实现区域职教城协同创新的不二法宝,“地方政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者、执行者,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者和推动者”。[2]“永川模式、清镇模式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重庆永川职教城是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的决定,政府“先后投入13亿元,征地 2517亩”。贵阳清镇职教城也是由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三级党委、政府共同打造,职业院校建设被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占地约46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区。[3]政府现场办公、解决批地难题、统一筹划、做好校区置换协调工作、实行减免税费、资助等政策扶持。依照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法,统一空间布局,为入驻职业院校搭建行政、招商、宣传等多个服务平台,实现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互动、协同一体的示范效果。

(二)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助城、助产、助教、助景、助贫,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座新地标、新标杆。“职业院校应做好区域内产业岗位的调研和预测,追求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乃至引领这种调整”,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和城市建设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是城校互动的主体目标。[4]永川职教城开办100多个专业门类,依托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金属冶炼、纸业以及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这些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就是永川的教育,尤其是永川区域内的职业教育”。[5]清镇职教城开办了324个专业,以带动、服务五大新兴产业为主(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民族和山地特色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材料业)。两个职教城按照“产业办专业,专业兴产业”思路进行专业建设,同时拉动了职教城的招商引资、房地产业、就业,“一区一特,一校一景”,将职教文化与旅游观光完美结合,带动了周边旅游业、服务业、文化生活的开发与发展。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51.24亿元、旅游总收入86.14亿元,电商年交易额30亿元。[6]

(三)盘活职教资源

职教资源是区域建设职教城的关键资本和重要条件。永川职教城内的院校总数由最初的32所,经过规模和内涵发展蜕变,优化整合后变为2015年的17所,一类是国家骨干、示范性、行业型职业院校,一类各类普通中高职院校,一类是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现校校互动,就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学分管理展开合作。清镇职教城集“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技能大赛、生态低碳”为一体,入驻职业院校19所,在校生约10万人,以“一体两翼多节点”布局职业教育之城,盘活全省职业教育资源,校校共建共享资源已非常便捷。但要注意的是,盘活职教资源绝不仅仅指的是职业教育资源,还包括区域城市内政府、企业、行业、社会机构等领域内的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资源,整合方式也是多样的,兼并、托管、合作、建立“多教一体化”职教成才通道、集团化办学等。

(四)建立协同创新联动机制

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是将职业教育资源和城市建设真正融为一体,发生协同作用的一个纽带。永川职教城采用的是“城校互动”模式,城市发展与职业教育资源互融共生,就知识、信息、产业、科技、人文、城市设施等资源共建、共享,政府为职业城建设搭建了政务服务、设施建设、对外交流、职教改革、招生就业、宣传以及招商等7个平台,职教城为城市建设培养人才,每年培养上万名外包服务人才,“2013年,职业教育拉动GDP增长18亿元,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直接消费达24亿元以上”,[7]大城市建設与大职教发展互利共赢。清镇职教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创了“城产教景”四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产业转型发展人才支撑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精准扶贫基地和新型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开创了城市发展与职业教育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五)投入强大的职教城专项资金

职教城的前期建设与后期运行维护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永川职教城主要采取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学校自筹资金、社会力量办学等投入机制,在重庆市和永川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前期投入上亿元,征地近2500亩,并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用房、公共设施建设,入驻学校与机构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清镇职教城预估总投资356亿元,“院校及配套基础设施投入约224亿元,其中院校建设完成投资约72亿元,基础及配套设施投入约152.18亿元。”[8]实行学校自筹、政府贴息贷款、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奖补、校区资产置换、社会招商投资等方式来筹措职教城建设资金。没有资金注入,职教城的前期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强大的资金扶持是永川职教城和清镇职教城得以形成城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

三、启示

“永川模式”和“清镇模式”职教城走在了全国探索职教城的前列,职教城的规模和内涵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实现了城市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成为全国职教城的标杆。纵观永川模式和清镇模式职教城,职业教育成就一座城市不再是纸上谈兵,它们的建设亮点和成效为后续其他区域建设职教城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但也存在一些内部管理不协调、资金使用缺乏监管、缺乏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奖惩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效用不显著等问题。区域职教城对外方面,全市需要营造一个和谐、自由、开放、创新的城市氛围和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基调,提高公众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同感;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管”转到“筹”,为区域职教城建设提供政策环境和统筹服务,搭建宣传、推广、招商平台。对内方面,职教城的管理运行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品牌推广机制都要一一建立、一一完善。另外,区域职教城绝不是职业院校的集中场,更不是“集体大锅饭”的翻版,而是一个倡导城校共建、共享、共荣的创新之城,这是一种城校协同发展的契约模式,其他区域可以借鉴,但绝不可以全盘照搬,需要立足本土化市情市貌考虑区域职教城建设。

参考文献:

[1]郑重,吴永夏.职教城模式下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以“重庆职教城”为例[J].职教论坛,2007(24):33-35.

[2]吴一鸣.推进区域职教改革的两大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19-3-19.

[3]丁华.对重庆职教城职业教育的调查与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08(3):106-107.

[4]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66.

[5][7]龚钰婷.“城校互动”,永川职教与城市发展共荣[N].中国教育报,2014-10-16.

[6][8]周世敏.清镇职教城:一座新城的光荣与梦想[EB/OL].http://www.gzqz.gov.cn/ztzl/zjc/201812 / t20181229_3379194.html,2018-

12-2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永川职教协同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永川:“逐浪奔永”汇聚八方英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永川秀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践与探索
快乐学成语
“城市名片”众望所归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