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梅
[摘 要] 分析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生资助体系,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总结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优化策略,构建学生资助管理框架,以期能完善学生资助管理机制,推进资助管理的实效性,助益教育公平理念推行。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教育;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50-02
纵观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目前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完善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职业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系着学校的办学规范和教育公平问题,能体现出职业学校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必须建立健全与学生资助相关的法律,细化资助工作的落实方案,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机构,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使“教育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成为可能,有效推动社会公平。
一、资助政策对职业学校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仅国家助学金一项政策就能覆盖90%的中职学生(包括所有来自农村的学生、所有县镇非农学生和所有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每名学生每年能获得1500元生活补贴,还有免学费、奖学金、顶岗实习多项助学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学、生活状况,确保所有想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包括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
在财政部、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4号文件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按照政策要求的设立机构、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有专人负责助学金审批、公示等工作、助学金卡的发放、助学金档案的管理这一系列工作,大大增加了学校的工作任务,更何况资助政策还不仅仅是助学金,免学费的评审工作更为繁琐,贫困生的界定非常困难,还有顶岗实习、奖学金等大量工作。在笔者对1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为学校增加的工作量很大的占13%,认为增加的工作量比较大的占47%,认为一般的占33%,仅有7%的学校认为增加的工作量不大。为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资助工作虽然是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一件大好事,但程序确实应该更规范、更简洁。
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生资助模式介绍及经验借鉴
根據已有的数据调查总结了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实行的学生资助模式,对这些发达国家的资助模式进行分析能给我国职业学校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见。
(一)德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资助金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三方面共同承担,联邦政府出资主要用于提供职业学院的奖助学金项目,州政府出资主要用于职业学院的日常经费,包括教师工资、校园维修等,企业出资主要用于学校设备、器材的引进和维修。在这三项费用中,企业承担的是最多的,同时企业也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
(二)美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美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学费完全免费,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内容全面,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项内容,美国联邦政府注重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公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包含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生也不用缴纳学费,而且可以享受国家的生活补助。可以看出澳大利亚职业学院的学生享受着高福利、无偿性的教育,但同时这为当地联邦政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过于优质的教学福利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和校园生活的积极性,所以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改革,实行自交和贴息贷款的收费体系,加强了教育资助体系资助育人的功能。
三、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精准确定贫困生
我国职业学院对贫困生认定的标准大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过度依赖于学生的贫困证明,主要表现在:根据学生成绩排名结合学生的贫困证明选定贫困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即使有贫困证明依然不能获得资助名额,这样的评定标准显然没有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实质作用,导致助学金和奖学金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而且贫困证明不是证明学生贫困的唯一途径,村、居委开具贫困证明时的审核也不够严谨,不能做到完全公正地证明学生的贫困情况,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助学金的认定上存在着不标准、不公平的现象。
(二)无偿资助缺乏德育实践
资助过程中学生无需付出任何劳动也无需履行任何义务,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活动给教育带来了道德风险,可能造成不好的班级竞选风气,具体表现在:(1)贫困风气蔓延,不贫困的学生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签署贫困证明,参与贫困生竞选;(2)容易滋长贫困生的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心理,有些贫困生会认为国家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丝毫没有心怀感恩,不能体会国家资助政策的用心。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没有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感恩社会的精神情怀,反而带来了相反的心理。
(三)勤工助学实效性不高
相关调查显示,职业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流动性大,学生参与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多是体力劳动,并且岗位单一,劳动报酬低,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教学管理服务、专业实践等技能性的工作,导致学生勤工助学积极性低。再加上学生的自身心理问题,没有认识到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高尚性,很多参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不能融入大集体中。
四、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优化策略
(一)完善贫困认定机制
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入学时就对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信息进行采集,采集信息包括家长职业、主要收入来源、人口信息等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对信息进行完善,学生家庭变动信息也及时对原数据进行修改调整,对持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进行重点采集和归档,对其进行专门管理。严格把控贫困信息审核,要加强与各级村、居委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保证学生的贫困证明等相关材料的真实性。
(二)建设专业水平較高的资助人才队伍
职业教育学院应该引进专门人员从事学院资助工作,建立资助工作专业岗位,提高资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仅要求专门工作人员有较高的处理水平、调研能力,还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较高的职业操守,能够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学校应该对资助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资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完善资助评审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监督考核,结合校内监督体制和班级内部监督体系,在班级成立资助工作评议小组,建立评定资格、明确层次、审批公文、创建档案并备案、资格审查的标准评审程序,保证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在学校成立资助工作监督小组,建设宣传栏和举报箱,鼓励学生对弄虚作假、拉帮拉票、照顾偏袒等情况进行举报。严厉杜绝虚假投票、资金评分等现象,在学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资助氛围。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均按照上一年度在校生人数和享受资助政策的人数进行预先估计,并采取预拨制。同时规定“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按目前的财政体制,国家资助金必须层层划拨,学生要按时拿到助学金,至少要提前半年预拨资金。尤其是即便国家预拨资金已经到达市级财政账户,也有可能因为学校的评审工作未能及时完成,而导致资助金发放不及时,所以,各类学校更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组织评审工作,以确保助学资金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四)做好有偿资助的工作
创新勤工助学形式,宣传自立自强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勤工助学,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校园氛围,扩展勤工助学领域,除了一些体力劳动之外还应增加有关专业实践和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勤工助学中不仅收获金钱,还能收获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扩大勤工助学的宣传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到勤工助学的岗位中,切实发挥出勤工助学的效益和优势。
同时,做好学校资助的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人性品质。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够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才能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层次反思、理解和感悟。落实资助政策的同时务必要避免学生理所当然享受资助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爱、国家资助的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懂得感恩,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知道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奋发图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为家庭分忧,为社会贡献力量。
(五)加强宣传,使制度深入人心
通过对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部分学生不清楚资助政策,不了解申请资助的程序,直接导致政策落实大打折扣。为此,各级教育、劳动保障等相关政府部门均有义务向群众宣传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政策,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宣传的责任更重。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新生报到时、资助评审过程中、资助金下发时等各个时间段都要注意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悉政策、清楚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申报结果。同时,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可以通过学生资助信息网络,用以宣传有关政策和及时发布有关奖助信息。努力做好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和组织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党、国家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学院的学生资助工作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规划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需要学校、工作人员、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做好对专业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资助岗位,使学校的资助工作规范化;资助工作人员应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做好本职工作,落实资助资格的各项调查,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学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实事求是,承担起自身监督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雷科.“项目管理论”在高职学生资助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757.
[2]母雁群.高职院校困难学生资助的问题与对策: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5.
[3]王国平.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资助体系的对策研究:以Y校为例[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6.
[4]薛天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安徽:安徽大学,201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