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019-11-18 05:38陈钟琪
重庆行政 2019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观生产力民主

陈钟琪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历史观,是一种史学研究法,主要创立者是史学家黄仁宇先生。黄仁宇先生是这样定义大历史观的:“要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2]他进一步解释这个方法:“我们应当广泛应用归纳法将现有资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史和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2]大历史观是以宏观的历史角度来把握研究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他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历史是现实的根源。”[3]他也多次提到“大历史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他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常态。”[4]他还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5]

本文使用大历史观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期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发展而来,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是否正确,未来我们是否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这一系列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志。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实践判断标准,第一个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6]邓小平也指出:“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笔者将用数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来说明这一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弥补了中国传统制度的缺陷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曾经非常发达,宋元明清时期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都高达四分之一以上。但是中国封建时期过早拥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官僚阶级,制度的发育却跟不上,制度的缺失使阶级和血缘关系在社会生产中起到了更大的影响,这样,生产关系僵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张文先生关于乡村社会保障的三层结构都对此现象有所描述。黄仁宇先生更是形象的称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畸形发展为“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中间缺少完善的制度。而中央政府虽然对地方无法进行有效快捷的管理,但是还是强大到能断断续续的抑制土地兼并,安抚失地农民,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圈地运动,社会经济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人口与土地捆绑,不能自由流动,市场缺少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虽然在宋代就有所萌芽,但是发展缓慢,且力量薄弱,一直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始终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压制。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需要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阶级矛盾也没有激化到西方那样的地步,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就没有影响到中国。参考表1,工业革命以后,我国GDP占世界GDP比重急速下降。

近代,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一直备受压制,缓慢发展的资产阶级开始畸形发展。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买办商人的出现和壮大。买办阶层同外商和封建官僚有利益上的共同点,因此成为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虽然后来其中一些发展成为新兴民族资产阶级,但是因为与封建官僚和西方帝国主义的血缘关系使之具有天生的缺陷,无法真正解放发展生产力。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使得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泥沼之中,民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达到最高峰。这些资本主义因与帝国主义和政府的关系,都无法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无法真正解放发展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容易僵化,并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且完全摒弃了仍具有相当活力的资本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效果也大打折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场改革的效果是显著的,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快速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50年-1973年我国GDP占世界GDP比重大约在5%~7%。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飞速发展,近五年一直保持增幅6%以上平稳上升发展。李稻葵团队根据推算出我国历史上从公元980到1840年的GDP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的是自公元1600以来中国经济的首次历史性复兴。[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的发展超越了西方的发展速度

从横向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远超现今的中国。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根源性的弊端也显落出来,那就是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这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反复发生。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用四十多年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几百年才实现的经济发展。我国近五年GDP增幅一直高于世界近五年生产总值增幅(表3),也高于其他国家GDP增幅(表4)。我国在世界GDP总量排名也从1980年时的第13名上升到现在的第2名。这一系列数据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比西方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保障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封建社会维护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缺乏民主,农民受到压迫,极端贫困。近代,军阀割据,为了寻求帮助,军阀纷纷与外国帝国主义合作,所以军阀们必须维护其依附的帝国主义的利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与帝国主义的干预有很大的关系。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权派没有依靠人民的力量,而是害怕并抑制人民的力量,当然也就不会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也不会有大众的民主。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实际上,极端的贫富悬殊和缺乏民主是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破了这一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了中国式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扩大民主,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是依法治国,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这就保证了我国的民主政治不受资本和财阀集团的控制,可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比西方更高效更真实的民主

中国的民主与西方的民主不一样,西方的民主保障人民有投票权,却无法实质性的参与到国家管理当中。每个党派首先要保证的是其背后的大财阀的利益,而非选民。而且为了获得选票,政党纷争,敌对倾轧,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必要的内耗,民众的盲从和非理性使国家政治如同儿戏,贿选和“金钱政治”导致政治腐败,政策实施的低效率使国家发展缓慢。更严重的是为了迎合民众,近年来,西方政党出现“去道德化”的政治趋势,民粹主义抬头。这正是因为民主制度未能满足民众的需求,政党不能给人民指引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将国家最高管理权交到民众手上,执政党与参政党是合作关系,相互监督,荣辱与共。中国式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关于民主,最有说服力的是广大民众的满意。根据2006年皮尤全球民意调查,中国有81%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家状况满意,这一数据到2008年时上升到86%。而根据美国盖诺普民调机构2012年公布的民调结果,金砖五国中只有中国连续三年对生活水平满意度提高。[1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1]

中国共产党与近代其他党派有异,与西方政党更不一样。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要复兴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形成的基本共识与成功经验。“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9]

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第一,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摆脱了阶级的束缚,考虑的是整体利益,处处以大局为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出台的政策方针根本立足点都是为了服务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二,组织严密,纪律性强。中国共产党组织力强,执行力强,工作效率高。第四,自我反省,自我革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纵向以中国数千年大历史观之,横向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且适合中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三十多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徐光春等.马克思主义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8:50.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155.

[3]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在欧亚大陆架起合作之桥[N].人民日报,2014-4-2.

[4]人民網.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218/c1001-30473936.html,2018-12-18.

[5]新华网.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4/30/c_1124440193.htm,2019-4-3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8]金星晔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公元1000-2017年)——对麦迪逊估算的修正[J].经济研究,2019.07:14-29.

[9]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2017-10-28.

[10]支林飞.美民调称金砖国家中中国国民对生活满意度很高[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04:14.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历史观生产力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习近平的历史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