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及其纠正

2019-11-18 02:28杜盈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任务型任务型教学局限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阅读  局限性

任务型教学是从西方引进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多种任务让学生完成的教学方法。这些任务紧扣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教材有关的多方面知识,如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与文本相关的文化、风俗、故事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任务型教学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用测试学生的考试分数体现。

由于任务型教学设置了很多与教材有关的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任务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任务要完成,使得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扩大了教学影响覆盖面。教学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以上优点,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1.任务实施受阻,管理评价流于形式

在实施“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数量过多,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任务型教学的开展,使得任务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学校的授课班级学生数量过多,难以使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量,任务型教学出现“形式化”“过场化”情况。因大部分学校采取“大班额”式授课,欠缺精简的小组分组模式,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教师难以掌握,出现了任务完成情况监督“死角”,使教师难以深入分析阅读任务的难度、深入度、延展度以及系統度,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可变性”和“趋向性”缺乏精准的掌控,影响了任务报告、任务执行以及阅读成果评价等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因课堂时间与测评体制的限制,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解读阅读材料的信息点,也难以有效地实现外语阅读向“特定化”任务的多维衔接,这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专业知识结构、评估机制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任务管理的层面上看,教师难以有效地对阅读任务进行拆解与实时调控。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选取母语而不是英语进行口头交流,阻碍了用英语思维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任务型教学的效果。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未能建构有效的“终结性”语言测评机制,新型的“二维评估”模式难以实现“协同实践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同时,因缺乏必要的内容评估、环节拓展以及形式分析等环节,影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任务型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缺乏任务型教学技能

在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暴露出很多短板。第一,不恰当的任务型教学设计影响整个教学进度。由于教材文本“可操作性”不足,导致任务型教学影响教学进度。从相关实验建构模型的实施成效来看,“任务型”教学模式因具有层次度高、环节多样以及测评复杂等相关特征,对阅读教学时长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模式,“任务型”阅读教学旨在从课程文本导入、资源延展、语料分析以及复习反馈等角度出发,严格安排各教学时段的课程任务,这影响了相关教学活动的时长安排与实效分析,妨碍了整体教学进度。第二,教师的任务设计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理念缺乏足够的专业认知与实际操作技能,难以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语言知识体系,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形态、文化素养以及认知技能的提高。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教师难以建构系统化、逻辑化的语言培养机制,容易出现课程时长设置不合理、资源缺失、测评局限等情况,导致学生在阅读技能培养方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素质高的学生提高很快,素质低的学生提高较慢或没有提高。

3.阅读素材呆板低效,设置任务脱离实际

当前,有些学校的任务型教学缺乏以“任务理念”贯穿指导的教材,任务设计缺乏文本内容指向性与课程目标完善性,影响了实际教学成效。所选用的教材大多从学生群体的普遍认知情况出发,难以对个别地域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覆盖,需要相关教师根据实际设计相应的“任务型”教学课程。授课教师作为优化阅读教学体系的重要引导者,大多沿袭传统的外语教学形式,欠缺新型教育知识与思维,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操作技巧、理论问题以及实践评估等方面欠缺相应的研究探索,造成了一定的理论误区与认知偏差。此外,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协商机制”,阅读教学“绝对任务化”。部分教师只注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环节指向性与层次评估性,忽视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内在衔接关系,设置形式固定的外语阅读授课模式或备课体系,如查找相关文本素材、词汇应用辨析、小组讨论以及课堂测试等多个环节,并由学生自行参加各种项目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活动,导致“师生活动”相分离,影响了教师对各环节教学任务实施成效的综合把控。同时,任务型教学大多设置“固定化”阅读教学目标,并由教师为主导来设置特定的分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别,以及与之对应的文本需求差别,影响了任务分层模式的教学效果。在语言传输方面,教师难以有效把握教学的“整体性”、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连续性和“贯穿性”。有的教师不做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加区分,缺乏“梯度化”的分层教学模式,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外语阅读素材作为拓展学生思维认知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载体,缺乏有效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训练项目,妨碍了基础阅读文本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融合应用,对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隐性”培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任务型”外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设计“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连贯的阅读任务模型

教师应该从阅读任务的本质特征出发,深入分析阅读文本材料的文化背景、思维情感、交际运用以及阅读任务的现实指向性,以此来建构多层次化、实效性强的阅读教学体系。第一,建构“读前”任务教学体系。在此环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建构由交互阅读、文本认知以及技能操作等板块构成的基础任务机制,以“小组合作探索”的形式来深入研究阅读文本的词汇读音、语篇特点等预习路径,倡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背景知识的预习讨论任务。教师可以选取对比表格、调查问卷以及信息汇总评比等形式对学生的前期预习任务进度与科学性进行有效整合。第二,调控“读中”任务教学体系。从外语阅读材料的构成上看,这些文本素材具有覆盖面广、线索结构突出等特征,需要学生选取“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必要的语义延伸、主题探索、内容重排以及反馈审核等实践活动,并借助“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相关特征,对现有的阅读教学设置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任务设计方案,力争促进学生对语言结构、图表信息、素材拓展以及文本关键词的深入掌握。第三,优化“读后”任务教学体系。作为成效审核测评的关键环节,“读后”阅读任务教学提倡以个性单元教学的执行成效、成果反馈为着眼点,借助不同环节中所获得的专业课程技能与语言“传输”技能来促进相关文本阅读机制的掌握与革新。

2.构建更为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为了使任务型阅读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努力构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对于阅读教材的分析、整合是阅读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教师应关注不同阅读素材之间的内在契合点与思维导向,在设计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对于文本信息传递的精准性、显隐性以及正误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将文本意蕴深度的探究、阅读小组人员的合作、阅读效果预设以及个性化设计等作为重点任务,跳出传统阅读教学的文本语义复原、文本脉络建构以及常规问题设计的“教学怪圈”,打造更为连贯高效、科学合理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从整体上感知与把握阅读内容,是高质量完成英语阅读的基础与前提。教师通过合理整合阅读素材,使得学生能够在深度掌握英语阅读文本情感与内容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整合阅读素材,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推动学生较好地掌握阅读文本,并对阅读素材的内涵有进一步的把握,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语言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英语阅读理论的经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英语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方式,透徹掌握阅读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恰当应用阅读素材中的重点词汇,并总结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1]。

3.建立“全视角”的任务型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应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多元性”。在成效测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英语教学策略、学生认知诉求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机制的协同建构,如综合考量学生的书面作业、表述能力、展示成果、参与程度以及情感态度,设置测试性和非测试性阅读教学评估手段,建立健全任务档案、访谈机制等模块来多维度响应新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其次,本着科学性、统筹性的评价体系建设原则,教师应注重对任务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双向监控”,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学习策略、语言实践技能等多层次的有效建构。为全面推动阅读测试的层次化开展以及全面审评,教师可采用“自我评价表”、阅读文本稿、小组对比测评以及评估软件等多种教学载体的实践优势。以单项评价表为例,教师应倡导学生将特定阅读文本的主题填录到表格中,以“文章倒叙”的方式进行小组内容复述,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教学实践成果验收,通过对阅读水准、思维态度、课程行为以及个体自主能力等多个角度的综合考核,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在改进任务教学学科功能等方面的实践优势。最后,任务型阅读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旨在从阅读文本的语言表述、价值理念、文化理解以及实践指向性等层面出发,经由阅读任务确定、资料收集、集体讨论以及渗透指导等梯度型“教学任务链”,来统筹考量学生的认知需要与实践体验。

4.师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角色的变化。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教师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就必须掌握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原则,以高水平的教学技能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中,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任务的设计要结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任务型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My favorite movie”“My favorite book”“My favorite singer”为主题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进行写作前与其他组员沟通想法,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做任务型英语教学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完成任务的引领者,给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投入到任务的完成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任务的完成,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转换角色,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求索的主动者,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究,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完成好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1]。

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有很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任务型”教学理念在引导阅读教学科学化发展的同时,也因教学资源与现有模式在一定层面的实践限制,呈现出一些不足。只有正视其局限性,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瑜.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英语教师,2018(16).

[2] 黄静,李琼,梁美娟.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探析[J].现代交际,2018(19).

[作者:杜盈俊(1984-),女,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大学英语部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任务型任务型教学局限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