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文化”视域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圈”建构

2019-11-18 06:32李学侠
好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设置区域幼儿园

文 李学侠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户外区域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相继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幼儿户外区域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区域设置随性、材料选取僵化、幼儿游戏固化的问题,影响了幼儿游戏的效果,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建立一种有梯度、有价值和自主生态的户外区域“游戏圈”,是课程游戏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户外区域游戏存在的弊端

幼儿户外区域游戏少了室内游戏的空间约束,但在户外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及游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再度审视。

(一)区域设置随性:幼儿缺乏游戏兴趣

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探究性学习。游戏区域设置的随意性导致幼儿游戏区域的划分相对独立,使幼儿的游戏缺乏关联性和创新性,让游戏区域的功能性降低。

幼儿园游戏区域的布局缺乏必要的艺术性。合理、美观艺术的布局,往往具有直观的吸引力,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缺乏艺术性布局的游戏区域,会降低幼儿游戏的兴趣,降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游戏区域的环境还缺乏必要的适宜性。舒适宜人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促进幼儿的合作性学习。当游戏环境不适宜幼儿进行游戏时,必然会导致幼儿缺乏游戏动机,致使幼儿游戏的兴趣降低。

(二)材料设置僵化:幼儿缺乏创造力

幼儿园游戏区域材料的配置缺乏丰富性,导致幼儿的游戏玩法机械、单调,缺少重构与创造的乐趣,必然会降低幼儿游戏的兴趣。

幼儿园游戏区域材料的运用缺乏灵活性,游戏材料往往被归入某个单独的区域,幼儿游戏时只能选择与本区域的材料互动。这种僵化的材料选用方式,影响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究性学习。

材料的投放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幼儿无法与材料“对话”,无法实现对材料进行操作的愿望。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会影响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方式固化:幼儿游戏价值缺失

区域设置随性,区域材料固定僵化,导致幼儿游戏方式固化。单一性的区域游戏缺乏互动,单调的材料缺乏探究性,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缺乏应有的兴致,缺乏应有的好奇,缺乏应有的交流,这必将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常常在幼儿游戏中越权越位,过多的要求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和行动。教师的不放手“捆绑”了幼儿的双手,也“捆绑”了幼儿的思维与创造力,导致游戏价值缺失。

二、将“超市文化”融入幼儿户外区域游戏的内涵

幼儿户外区域游戏,是指将幼儿园室外的空间和场地开辟成各类游戏区域,让幼儿在区域环境中与材料互动,并利用其进行操作和探索。将“超市文化”纳入幼儿的户外区域游戏,能够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一)科学、美观、有高度地设置区域

区域设置科学。人们去超市购物,总爱去那些设置得比较舒心的区域。区域布局科学,各区域间既独立又具有相关性,人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将超市区域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幼儿户外游戏设置中,并兼顾科学、合理、创新,能够增强区域游戏的效用。

区域布局美观。超市区域的布局应合理而兼具美学性,一个“大类区域”里分布着各个“小区域”,“小区域”之间形状各异而又相互融合,布局错落而又整齐有序,让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情不自禁地产生购买欲望。超市理念下的游戏区域布局,一定会让幼儿在兴趣中发展游戏能力,发挥游戏价值。

环境宜人。科学合理的区域设置,兼具人文美学的特点,令人心旷神怡。宜人的环境,能够让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游戏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促使幼儿在积极的游戏互动中产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二)多样、流动、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超市商品具有多样性。人们喜爱去超市购物,多是被那些种类繁多的商品所吸引。众多的商品中总会有自己需要的那一款。而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区域里的游戏材料品种足够多,幼儿就可以选取到自己需要并喜爱的那一个,从而实现其游戏的愿望。

超市商品具有流动性。超市里的商品虽然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但只要是你所需,都可以通过购买将它们集中起来,发挥它们的价值。如果幼儿游戏区域中的材料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而流动起来的话,幼儿一定会兴致大增。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组合互动中,一定会激发出更多的想象,不断地探究与学习。

超市商品具有层次性。不管你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如何,你都可以在超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超市商品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愿望。如果幼儿游戏材料能够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投放,那么,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将会更加精彩。因为丰富的“对话”,将会让幼儿产生更多奇妙的想象和创造。

(三)自主、灵活、有价值的游戏方式

超市购物是自主的。在超市里面,顾客可以到任一区域购物,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将超市“购物自主”的理念渗透于幼儿的区域游戏中,让幼儿可以自由穿梭在各个区域中,找到自己心仪的材料,并与之产生思维的碰撞,对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具有特别的价值。

超市购物是自由的。在超市购物时,只有在顾客提出要求的时候,导购员才会上前提供帮助。尊重而不失支持的方式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幼儿游戏时,如果教师能够放手,只有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去提供支持而不是干预,那么幼儿的游戏一定是自由、愉悦而有价值的。

三、将“超市文化”融入幼儿户外区域“游戏圈”的建构策略

“超市文化”是一种开放而兼具人文情怀的文化。超市的购物环境、商品的陈列方式及导购员的服务,处处彰显着一种科学、艺术的文化韵味。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圈”的建构中,融入“超市文化”的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区域设置:以“科学·美学”视角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1. 以科学、合理、有向度的设置“生趣”

幼儿游戏区域设置应渗透“超市文化”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幼儿户外游戏区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自然元素,创建真实的游戏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区域游戏的功能。

区域划分应采用“大区域”包含数个“小区域”的方式,大区域间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小区域要兼具一定的关联性,以便幼儿取材。如在“探索区”,设置数个小区域(种植区、玩沙区等),种植小工具及取水都可就近;再如,在“运动区”设置不同的小型运动区(走跑区、骑行区、球类区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印象。”区域设置中,每个“大类区域”中都有不同的“小区域”,必须从培养幼儿的视角出发,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做到布局合理,对区域进行优化、美化设置。

在一个“大类区域”中,对各个“小区域”进行布局,既要整齐美观,又要方便幼儿取材。如“运动区”中的小车、球类、自制器械等的放置,既要认真考量材料的放置地点和高度,还要认真考虑材料放置器具的颜色和大小,做到既美观实用,又能交互利用、互不干扰,便于各年龄段幼儿取用。

3. 以“舒适、宜人、有温度”的环境“激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为幼儿创设舒适、宜人而又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幼儿良好的游戏动机,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在“探索区”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在“扮演区”设置帐篷和小沙发,在“生活区”安放小桌凳。

(二)材料投放:以“多元·梯度”视角启发幼儿的游戏创造

1.以“丰富多元”的配置引发创造

游戏材料中蕴涵着对幼儿教育的目标,材料的投放应为目标服务。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应是丰富多元、有层次的,且具有多重教育目标指向的。如“轮胎”可以用于滚动,可以用于搭建,还可以用于“扮家家”。

多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和玩具。”在材料投放中,还要注意投放由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制作的各类物品。

2.以“灵活机动”的运用激发创造

通过此次事业部改制,中农控股撤销了原钾肥及工业原料部、国际贸易及合作部、氮肥部,成立原料肥事业部、国际贸易事业部,下设进口钾肥部、国产钾肥部、磷化工发展部、氮肥部、国际业务部及新产品部6个产品线部门,将原有销售团队全面整合,优化销售力量。

游戏材料的运用应打破区域界限,为幼儿游戏中的探究和创新服务。试想超市购物时,如果顾客每次只能在某一指定区域购物,那是多么不便而又令人沮丧啊。如果幼儿每次只能在某个指定的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那么,幼儿的游戏一定是不快乐的,一定是缺少兴致的。

游戏材料的使用实行“区间互动”模式,让幼儿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选择,引发幼儿更多的想象,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发展。例如,幼儿把小积木块运到沙池做围墙,把小花片放到锅里当花菜炒。

3.以“精准有效”的投放激励创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我们不仅要为幼儿配置多元的材料,增加游戏材料的开放度,还应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给予幼儿源源不断的材料支持,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材料,实现其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以获得更多的能力与智慧。

对材料的投放进行调整是实现教师教育策略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隐性手段。著名教育学家阎水金在《学前教育》中明确指出:“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追求的东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追寻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精准、有效地投放有层次和梯度的材料,为不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服务,让幼儿在相同的活动中提升创造力。

(三)幼儿游戏:以“自主·全位”视角提升幼儿的游戏价值

1.幼儿从“班内”到“园际”,自选区域

幼儿“自选”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应由“班内”到“园际”,逐步放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小班幼儿可以根据其年龄特点,先以班级为单位,由单个区域的游戏活动开始,慢慢扩大到两三个区域,再扩展到各个区域活动,为后序的“班际”和“园际”间的过渡做好准备。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已有较多的游戏经验,可先尝试开展“班际”自选区域互动,再开展“园际”区域互动。

幼儿的“园际”区域互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游戏圈”。这个“游戏圈”区域“自选”,材料“自选”,游戏“自主”,能满足幼儿强大的游戏愿望,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在这个“游戏圈”中,幼儿的游戏互动是混龄的,不同年龄的幼儿在积极的互动中,学习能力会更强大。大的帮助、指导小的,小的向大的学习、请教。最大化的游戏开放度可以让幼儿的游戏、学习创意无限。

2.教师从“域内”到“域外”,全方位指导

教师指导要做到“观察到位不越位”。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观察、感受和体验幼儿游戏的过程。教师要跟着幼儿的活动状态与轨迹走,在必要时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帮助。

教师指导做到“域内域外全方位”。在大“游戏圈”活动时,每个大区域要设有固定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全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活动。由于区域中的幼儿是混龄的,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很高。教师在指导时既要观察区域内幼儿的游戏状态,又要注意本区域幼儿的进出情况,以及材料的利用情况,以便为幼儿的后续游戏提供有效的支持。

教师指导做到“幼儿发展高定位”。大“游戏圈”自主游戏是幼儿相互交往、互助模仿以及协商与合作的高品质学习,教师的指导应更多地趋向于“隐性”和“分层”,以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如对中、大班的幼儿多选用材料“暗示”或配以理性导语,而对小班的幼儿则多选用激励性材料“引导”或配以鼓励性导语,以利于幼儿的高位优质发展。

“超市文化”视域下的幼儿户外区域“游戏圈”的建构,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更加多彩的游戏化的自主学习世界。在这个大“游戏圈”里,幼儿的活动充满“趣味”,幼儿的学习充满“创造”,幼儿的成长更加“多元”。这个大“游戏圈”,是一本充满生机、灵动和创意的“百科全书”。

猜你喜欢
设置区域幼儿园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分割区域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爱“上”幼儿园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