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文秋芳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在此基础上,文秋芳经过实践和论证于2014年10月将其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理论法”。产出导向法的产生是外语界同仁钻研中国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尝试,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
产出导向法的“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强调以促成有效学习为出发点,将学习和使用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出导向法的“学习中心说”和“学用一体说”更能体现高校英语教学的新理念。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输出驱动假设强调产出作为语言学习的驱动力,明确教学产出任务作为语言学习的目标,来促使学生完成产出任务,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新媒体对于这种选择性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通过掌握多种最新的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同时丰富教学素材,使选择性学习更高效。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教师在这三个流程中发挥中介的作用。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微信、翻译软件、语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呈现驱动、促成和评价。
教师在驱动环节需要在产出任务的目标前提下,呈现交际场景,让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最后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在促成环节,教学步骤包括: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适当提供指导,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出评价。整个教学流程都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实现,推动了新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英语学习的材料琳琅满目,作为高校英语翻译的教师需要仔细筛选材料。产出导向法认为,在产出任务目标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学习。
因此,英语翻译的教学材料不能只局限于某本书,教学不是为了把一本书教完,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而利用材料加以辅助,线上线下相结合。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科技前沿的英语资料和翻译软件技术,这是翻译学习的福音。
在整个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中介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翻译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完成教学设计,教师正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发挥中介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场景并描述产出任务,以输出为驱动,教师适当的输入促成学习,学生产出任务。
比如,在给学生教授关于中国传统剪纸的汉译英文本时,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手段让学生清楚了解剪纸的历史背景,并完成翻译产出的步骤和具体要求。教师在此环节给予适当的输入促进学生完成翻译产出。
在学生完成翻译产出任务后,教师给出翻译评价是必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新媒体环境建立线上评价平台,运用产出导向法的延时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不断进步。新媒体的发展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有目共睹。
新的网络词汇不断产生,翻译的标准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断变化。该翻译评价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但教师的专业性更强,更应该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反馈和指引。英语翻译的评价过程应该是气氛活跃的轻松的,能够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翻译评价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进行,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课下也沟通无阻,更好地交流翻译经验。另外,新媒体语言的产生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到翻译的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新媒体时代的语言特点。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的高校翻译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更高效地学习。真正地发挥教师中介的作用,才是新媒体时代下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