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商谈式”同科教研的“三道关”

2019-11-16 11:12王丽英张艳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研组公开课教研

王丽英 张艳玲

[摘           要]  同科教师之间的商量和讨论是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推动教师教学专业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例,从同科商谈教材和教学进度,把好教学“内容关”;同科商谈教学疑难和听评课,把好教研“常规关”;同科商谈评价体系,把好教学“质量关”,对“商谈式”同科教研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商谈;同科;教研;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58-02

马卡连柯认为只有在集体中,教师的个人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同科教师的交流日趋重要。“商谈式”同科教研是同一科目教师针对教学问题进行商量和谈论的教研方式,教师除了个人研究教学设计,还需在同组间讨论。同科教研作为教师互动契机,既要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常规,也要教师的担当。新教师从中增加经验促进成长,老教师亦可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人可用。因此,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商谈式”教研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同科教师交流和反思教学策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一、同科商谈教材和教学进度:把好教学“内容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研活动前期一般在学期初,教师要熟悉教研内容,这样在教学任务来临时不会慌乱。提前安排事项,不但是教师对教学“热身”,也是对有任务教师的尊重。只有预先对各项事务摸底和摸透,才能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

(一)研究教材和课标的联系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材料,但非唯一样板。教师要树立全局意识,就教材整体概况和把握教材框架进行商谈,透彻分析教材并创新性使用教材。同时研究教材要有方向,这就是课标。它规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实施建议。把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相匹配,这类细分要多名教师配合。“商谈式”同科教研不仅减少单个教师工作量,还加强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把控,做到有的放矢。如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的任务之一是引领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它涉及教材“青春有格”“守护生命”“责任与角色同在”。“青春有格”以“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两个道德引语为小标题,让学生树立羞耻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组认为仅靠说教难以看出学生的道德养成,商量以行为来检测,联系学生生活如遵守校规和好人好事。“守护生命”包括:守护身体要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教师可以组织火灾或地震演练;养护精神要守住真善美,追求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些教师认为养护精神可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另辟蹊径且结合时政,不失为好方法。“责任与角色同在”要求學生理解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主动承担责任。有些教师提议从班级事务如值日来观察,有些教师则与家长沟通了解。此类“冲突”不可避免,教师提出对教材不同解读,充分理解教材,方可深入浅出地教授教材。

(二)主题讲座和教学进度安排结合

在学期初,安排同科教师进行主题讲座交流。主讲人既可以是校内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是校外专业人员,教师借此了解前沿教学形式。如在“保护环境”讲座上,主讲人以“快递垃圾污染”视频展示破坏环境的危害,引出“金山银山论”,引发学生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并讨论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

护的辩证关系,开展“我为环境出份力”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体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爱护环境。此讲座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生态观,教师学习重组教材方式并合理运用,使传统课堂焕发光彩。又如《新课改理念下的考题研究》主题讲座中,教师了解到道德与法治课考试特点,如,突出公民教育,注重多角度思考和答案多元化,跨学科倾向明显等。教师通过谈论命题倾向,商量评价学生的方式。另外,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教学进度。同科教师之间讨论学期进度、周进度及各个环节负责人,如公开课的主讲人和测试题的出题人,明确教师责任,形成有形制度。如“爱在家人间”需要学生体味亲情美好和掌握亲子冲突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式,并运用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由于它联系青春期逆反心理,各个教师认为这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的绝佳素材,决定分两个课时讲授,高效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让学生内化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中集思广益,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二、同科商谈教学疑难和听评课:把好教研“常规关”

同科教研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在常规教研中,同组教师的“沙龙式”商谈既能在办公室,也能在微信群或QQ群。讨论备课是其重要部分,交流教学疑惑和重难点的突破,共享教学资源,各位教师再从自身教学风格和学情予以整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经验基础,对疑难问题和学生思路的“症结”,在课后进行商量,把教师各种思维方式和学生比较,找出学生思考“瓶颈”。如“生命可以永恒吗”讲解中,学生对“生命有时尽”和“生命有接续”的理解存在困惑,教师讲解过于抽象化,通过教研组对教材和教参的研究,生命有时尽体现生命短暂和不可逆,生命有接续体现生命的代代相传、社会关系和精神信念的传承,如邻里关系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从而感受生命的可贵。这些困惑和共性问题的解决,推动教学难题的攻克。

在同科教研中,安排听课和公开课是必不可少的。公开课既可在同年级也可在不同年级,甚至是校际或区域间。听课教师是抱着学习和批判的态度,进行观摩和评判,听课后积极参与评课并记录好教学反思,总结得失并分析自身教学来加以改进,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写成文章供教研组学习,这是“新手型”教师的学习机会。如在听“预防犯罪”,主讲教师利用《廉政风云》作为主案例,巧妙地把刑罚中的主刑和附加刑穿插其中,既让学生知道我国基本法律知识,又从反面告诫学生违法必究,同时紧扣课标要求,如在知识目标中识记犯罪特征和了解刑事责任的年龄界定,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这节课的反思,部分教师认为案例选取热播剧,一例到底,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是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的案例对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比较陌

生,因此教师要合理选取教学情境和案例。除此之外,在本年级组织公开课,选取好主讲人后,教研组需要合理安排任务。主讲教师先进行精心备课,然后在集体商谈中说课,同科教师对其教学设计提出建议,主讲教师综合观点并修订细节,从而形成个性化设计,最后注意力集中到驾驭课堂方面,基于学情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设计。如“青春的情绪”公开课中,从导入、情境选择、过渡语、板书设计、PPT制作,主讲教师与教研组讨论主线并分配任务,各个教师在时间段完成任务。最终的公开课亮点如下:以微信表情包导入四种基本情绪,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青少年文化;学生表演故事情境中的情绪变化,并随機处理表演中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体会情绪的消极作用,学会调控情绪,把教学内容活动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幸福拍手歌》结束本课,在节奏中感受积极情绪的力量。这节精彩的公开课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共同交流的结晶。

三、同科商谈评价体系:把好教学“质量关”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对学生学业进行有效评价是检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方面,教研组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研究,发现仅仅凭借最后的考卷难以考核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而且也不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教研组通过商量后做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尝试。

在考查的维度方面,一是平时表现分的统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为学生赋分,答案合理、上课表现活跃、遵守纪律等当堂加分,安排专门学生登记,周末交于教师汇总。如在讲解“遵守规则”时,教师以漫画“大妈以经验过马路”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大妈的行为?学生可以从规则的角度评价大妈,但是有的学生从敬畏生命、道德、法律的角度思考,教师及时予以加分激励,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全面化,如“你能举出生活中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吗?”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加分鼓励。二是采用命题的方式来考查。如何把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在试题命制中体现,试比较两种提问方式:一种是你认为大妈应该怎样做到遵守规则?这样的提问直接明了,过于知识化,答案死板;另一种是假设你是交警,请你对大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这样的提问体现运用沟通的技巧来维护公共规则,并把学生带入情境,答案更为开放,学生需要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实用性的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死记硬背的命题方式相比,增加了回答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体系,设置多样化的提问,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并在命题编制方面巧设心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考核的结果方面,集体阅卷在教研中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答案往往会突破标准答案的“框架”,如,请用批判思维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任一人物进行评价,学生的回答在符合故事情节的前提下,会有利用现在的眼光去评说人物的情况,如武松打虎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梁山起义不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稳定。教师在阅卷中也会存在不同的见解,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时教研组的商谈就尤为重要。教师在谈论后认为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并且教师有疑惑之处尽可在教研组商议,尽可能给学生公正的评价。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价值观的引路人,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有了公平的评价,才能引发学生对公平的守护。同时,在阅卷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打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身教学的漏洞,及时统计错题概率,以便讲评试题时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教师在批阅试题时,应给学生简明扼要地写批语,除了点明学生思维的不解之处,还可以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创新,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商谈式”同科教研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教师在教研组提出自己对教学的看法,同时观察和对比其他教师对同一教学问题的处理,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促进自身教学方式的优化,推动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埋首故纸堆终将被新课程理念所淘汰,敞开心扉,在群里聊聊对教学的看法,细微之处见知著,教师之间商谈的教学机智会成为全组的智慧,“1+1>2”的效果在教研组同样可以实现,在教研中共同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正所谓“教研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文献:

[1]王锐鹏.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教研转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4):26.

[2]刘小梅.如何以网络教研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J].师资建设,2019(4):111.

[3]田慧生.向“大教研”转型[J].人民教育,2016(20):14.

[4]杜静,王晓芳.论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16(11):117.

[5]韩少晶.普通中学同科教师合作状态缺失的原因探析[D].广州:广州大学,2011:32.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教研组公开课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