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正非关注基础教育中的统计学说起

2019-11-16 14:28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任正非教育者课程标准

2019年1月,央视《面对面》栏目第一次专访任正非。在采访中,当时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总舵主任正非六次提到数学教育,这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关注。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任正非表示,计算机与统计学就是人工智能,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对数学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在统计学方面。

“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omas J. Sargent(托马斯·萨金特)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毫无疑问,统计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回顾我的学生时代,还真的没有在数学中接触太多的关于数学统计方面的知识,就连标准差、方差之类的统计学名词,还是因为学习Excel软件才了解到。

现在,好消息来了。在2017年修订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据统计”被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数据分析被认为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第一个必修模块的名称就是“数据与计算”。课标指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在一次交流中,我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的变化,一位资深的数学教育者认为我在盲目乐观。他说,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其实早就有与统计相关的学习内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落地。例如,教学中缺少合适数据,尤其缺少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数据。即使有了数据,也不好办,因为数学课不能到机房去上。最重要的是,与统计相关的试题不好出,数据少了太简单,数据多了不好考,你说怎么在纸上考核大数据处理能力?仔细琢磨,这话也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我又一次想到了“虚谷物联”项目。用物联网方式采集各种数据,很真实,而且要多大就能有多“大”。我曾经让学生采集了3个月的光照度和温湿度,统计了一下,得出了很多有趣的发现。一天中什么时候最冷?什么时候最热?没有数据,学生只能背书上的答案,有了数据,学生就会发现“早上日出前最冷下午2点最热”的说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正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才有了“虚谷物联”项目的诞生。大数据也好,物联网也好,這个项目承载了很多人的美好愿景。任正非在两次采访中表达的核心观点都在强调“一个国家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是教育”。也许就因为教育太重要了,变革起来才这么难。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期专题特邀嘉宾  谢作如)

猜你喜欢
任正非教育者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