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利
黄皮,芸香科黄皮属常绿小乔木,别名“黄弹”“黄段”“油皮”“王坛子”“海梅”等。它与柑橘、花椒类是近亲,因此全株也有强烈的香味。
乍一看这果子,与龙眼、金桔一样都穿着黄马甲,可只有这种果子以貌取名为“黄皮”。
前年,深圳一位同样爱好昆曲的陈老师寄来几斤新摘的黄皮果,是我第一次品尝到它的美味。
华南特有黄皮原产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产量和品种以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汕头市为首,村民自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它,尤其是客家村民。
近些年在广西、云南也扩大种植,有的地区满山都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少量分布。
黄皮有很多地方品种,我国有十来种,大致分为甜、酸、苦三类。
甜黄皮甜得腻人,酸黄皮则酸得倒牙。很奇葩,这两类味道悬殊的品种却能生长在同一地点,还派生出了酸甜口的中间类型。苦黄皮虽难入口,但可入药。不过它们都带点柚子香味。论数量,还是偏酸的品种居多。
黄皮果实成熟多在七八月份。成熟的果子呈黄褐色,也有个别黑皮品种。果子形状也有差异,有圆粒形、椭圆形、阔卵形、鸡心形等。鹌鹑蛋大小的果子表面披着细细的绒毛,黄白色的果肉真像龙眼,里边包藏着翠绿的种子。
甜黄皮以鸡心种最为著名,果大皮厚,酸甜适中,主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般黄皮的缺点是果肉少,种子占果实体积的40% ~ 50%。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通过杂交培育的无核黄皮,果大、肉厚、无核,而且色鲜、味美、无渣,以“黄皮之王”著称。郁南县因而被称作“中国无核黄皮之乡”,国家对郁南县建城镇产的无核黄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正气之果黄皮还被誉为“正气果”,意思是多吃无妨,感冒、咳嗽吃也可不受限制。
南国民间素有“饿吃荔枝,饱吃黄皮”的说法,说明人们了解到黄皮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吃饱饭照样可吃它。
黄皮富含维生素C、糖类、有机酸及果胶,可消食健胃。饭后吃几颗黄皮有助于消化,可以果肉、果皮、果核一起吃。带核吃虽有些苦,但效果更好。
黄皮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和黄皮新肉桂酰胺,前者可化痰平喘,后者可缓解平滑肌痉挛。
一般来说,甜黄皮多作鲜食,酸黄皮用以加工。不过,在夏日吃酸黄皮果,感觉像吃梅子一样,酸酸甜甜的,既能生津止渴,又可开胃解腻,比甜黄皮果更爽口。用黄皮果泡水喝,再放点蜂蜜或白糖,酸甜带点柚香。
黄皮的成熟时间较为集中,上市时间短。鲜果无法长时间保存,在阴凉干爽处可以保存4 ~ 5天,冰箱里冷藏最多也就保存一周左右。深圳陈老师寄来的新鲜黄皮果,还带着空运也没化掉的冰袋。我把它放在冷冻室里,连续吃了几个月微型“冻柿子”。
更多的黄皮果子被用来加工,盐渍、糖渍成凉果、蜜饯或果饼等休闲食品,也可制成果冻、果酱及清凉饮料,还可浸酒或发酵酿酒。
用蜂蜜腌渍的黄皮果蜜饯与腌渍的老药桔、佛手果并称“潮州三宝”。
全身是宝黄皮果与肉类搭配可发挥其解腻的特长,比如黄皮焖排骨、黄皮碌鹅、黄皮蒸鸡……
黄皮种子富含油脂,出油率高达42%,是优良的润滑剂;黄皮的果核和树根在民间也可入药;黄皮的叶和根含黄酮甙、生物碱、香豆素及酚类化合物,叶中所含的黄皮酰胺可改善記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现已进行人工合成。
黄皮的树皮可作“黄柏”入药。正宗“黄柏”
是黄檗的树皮。“柏”与“檗”读音一样,都是“bò”。
黄檗与黄皮同为芸香科,但黄檗生长在东北、华北等地,俗称“关黄柏”。而黄皮的树皮就称作“川黄柏”,因其有的同属近亲物种生在四川、湖北等地。
两种黄柏均含小檗碱,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连素,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菌痢,还用于抗结核,治疗多种炎症,以及最近十几年在心血管、血糖、血脂等方面发现的新用途。黄连素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属于紧俏物资,价格节节攀升!
说到这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地方有扩大黄皮种植的积极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