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转化思想的策略

2019-11-16 07:38郑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数学

郑思

摘 要:在數学教育中转化思想的应用非常重要。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记忆力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数学教育方法不仅固定单一,同时也非常无趣,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近些年的数学教改工作提出必须重视教育思想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创新培养。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转化思想的应用和渗透,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转化思想

在国内教育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小学数学课程难度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尤其是负责衔接小学与初中教育的小学数学更是出现了很多难度较大的题目,这让部分小学生表示数学学习越来越吃力。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思路,走出题海战术与死记硬背教学的泥潭。用更具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以灵活的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转化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向,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

一、转化思想特点

1.多样性。转化思想的多样性特征非常突出。虽然转化思想有着统一的思路,不过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转化结果往往并不相同。比如在解答函数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函数先转化为图形随后再进行解答,将原本复杂的公式转化为简单的数据。此外很多实用性题目可以转化为模型与函数的形式。因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思路,所以转化方法往往也各不相同。

2.灵活性。作为灵活性学科,数学问题通常有着很多种解题思路。不同的想法和思维会帮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答案。因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量、知识掌握深度,因此解题思路的选取也各不相同。转化思想的应用能够给学生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应对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

3.厚积性。为了满足数学思想的转化要求,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功底,能够活用、准确应用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快速调动脑中的记忆,从记忆库当中抉择出清晰、有效的解题思路。也就是说学生脑海当中的知识储备量越多,那么学生的解题效率、解题效果就越好。

二、小学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应用

1.转化表述,理解数学问题。所谓的转化表述就是我们所说的改变叙述的方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应用转化方法改变问题中已知条件句式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转换辨析思考问题的角度,才能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体现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果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运用转化表述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角度的改变,也有助于为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奠定基础。

2.巧用假设法,实现思维的转化。由于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是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知如何解决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对学生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重视。充分运用假设数学教学法,引导学生将遇到的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重点,以便学生顺利解答问题。比如,小兰和小红进行赛跑,在相同时间下,小兰的速度快了20%,而小红的速度慢了20%,请问小兰和小红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种题目时,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但是,假如学生采用假设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就会使解题过程变得轻松。如果学生假设两人赛跑的路程是1千米,那么,学生就可以轻松计算出小兰和小红的速度。采取假设教学法解决逻辑思维较强的数学题目,不仅使原本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和简单,也为学生灵活掌握题目的重点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3.对接原有认知,渗透转化思想。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新知和旧知之间大多存在紧密的关联,实际上,新知的学习可以被认为是对旧知的转化与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部分难度较高且相对生疏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其转化成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自主利用已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分析和解决,能够快速且高效地把握知识及本质。这一过程中转化思想的作用不可小觑。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要求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借助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方式,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很多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之后展开对比,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经过转化之后,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分别转化为长方形的宽与长,由此成功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高和底的乘积。基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发现,如果能够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可以基于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知识用于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这样就可以将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进行转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新知,还能够有效巩固已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較”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和分数相关的部分知识,如“通分”或者“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等,本堂课的教学需要在比较之前对分母进行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创建转化思维模式,并结合化异为同这一解题思路,以实现新知旧知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可自发地运用旧知有效解决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促进了学生解题能力和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随着其在不同知识中的体现,不断地丰富内涵,同时也为形成稳定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反复渗透转化数学思想,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转化思想应用的方法,加大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的力度,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凌德元.浅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5,(2).

[2]戴承东.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11).

猜你喜欢
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数学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