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武
诗云:
溪水门前绕,还栽一院花。
微风浮绿意,迎客敬香茶。
1
夏日的早晨,天蓝无云、树静无风,独自一人顺着街巷漫走。既无目的、也无所求,东瞧西瞅,无思无绪,不觉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太阳也已高高挂在半空。街道两旁虽有弱柳香槐遮荫,还是有些闷热,满身满脸的汗水,便在树荫下站着抽烟。
不远处,几名清洁工人也在树下休息,她们穿着环卫服,裹着头巾,戴着口罩,虽看不到表情,但显得平静,只是默默地坐着,无言无语。与满街的短裙短袖有些不搭调,与漫天的夏日温度有些不和拍。
正打量之间,一个似乎很熟悉的身影,在身旁闪过。再看,已夹杂在几步开外的人群里,又觉模糊,但从步履背影判断,极像我的一位朋友,已有十年未见面的朋友。犹豫之时,早已消失在视线里,不见了踪迹。很是后悔没有追上去一看究竟,又自我安慰,肯定是看错了人。
在这一闪一模糊的缝隙之间,我的思绪已与一个人紧紧相连,他年长我十岁有余,农民,懂些厨艺。我与他初识于单位食堂,他是掌勺师傅,我是上灶职工,大概我是外地人无依无靠的缘故,他格外地照顾,饭碗里的份量总是足一些,有时甚至给点特别关爱。从此,二人相识而相知,相知而相交,转眼之间,已有二十多年。最近十年,二人在各自的忙碌中虽相念、却相远,失了联系,再也未见过一面。
一个隐约而模糊的身影,给了我一剂清凉,如夏日里的一片阴凉,让我在茫茫燥热里能够留出一方空间,乘着心中的一丝微风,摇曳着飘渺的一缕思绪,停驻于美好的时光倒流。
由此不难知道,环卫工人的阴凉就在她们心里,所以才能那样平静。
2
突然听到有人嚷嚷:“哎,让一让,这地又不是你家的。听见没有?哎、哎,让一让。”只一扭身,一辆也算高档的小汽车已到眼前,车主正把头伸出车窗冲着我连喊带叫,如不是车头隔着,就要吐沫星满脸了。看来,这位先生也看准了这块树下阴凉,要停车,很是着急的样子。骄阳似火的夏日,城市特有的闷热已布满整个街面,大有火烤汽蒸的感觉,谁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阴凉。
我赶紧躲开,站立在一家小书店的台阶上,车主还是不满意地瞪了我一眼,我只是有些木讷地呆立着。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时教导于我:现在是一个肝火旺盛,怒气流行,需要忍让的时代。我谨听圣言、不折不扣,生怕引火烧身。才又发现,手中的香烟已燃尽,只留一个烟把儿在指间夹着,像我一样木讷,见周围没有垃圾箱,无奈将烟把儿装进衣兜,转身进了书店,重新寻找我的阴凉。
书店里只有店主一人,在电脑上玩游戏,俯着身子,伸长着脖子,紧盯着屏幕,恨不能把头钻进去,手指不停地击打着鼠标,不时用毛巾擦一把汗水,有些着急的样子,根本无暇抬头看一眼顾客。天花板上一架陈旧的三叶大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像是随时要掉下来,并没有给书店降低多少温度。随意走走看看,书以中小学生教辅材料为主,不是题解,就是攻略,琳琅满目,也有各类版本的厚黑學,曾国藩家书、家训,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测字算命、风水堪舆之类的时尚书。
一来本不打算买书,二来书店同样闷热,而且有些无味,便又重新回到街面。刚下台阶,险些踩到一条娇小的宠物狗,不能说心惊肉跳,也是一阵心慌,不心慌、不由人,如真踩了,麻烦可就大了、大过天了。细看,却是满身污垢、有些邋遢,耷拉着舌头,急促地呼着气,有些胆怯地从脚下跑过,并没有狗仗人势的威风,猜想是一条被丢弃了前宠物、如今的流浪者,这才放下心。在这狗爹狗娘、狗儿狗女的年代,尽管狗的金贵总让人望而生畏,但痛踩“落难狗”还是不会有人搭理,甚至会帮你骂上一、二句,显出人的正义和勇敢。
车主的无理,店主的无暇,流浪狗的落难。或许能够让人嚼出一点夏日阴凉与燥热的味道,但更多地还是觉得有些滑稽和无聊。
3
从慌乱中缓过神来,看到满街的匆匆行人,如各个怀抱火球般痛苦。女者,短衣短裙,手执遮阳伞,还不停擦拭着渗出于粉脸娇眉的细汗。男者,或短袖,或袒胸露背,却依然满脸满脖的汗水如雨般直流。看到如此景象,心中不自觉地浮起朋友家的凉意清爽。
我十年未见面的朋友,家居祁连山深处的林荫里。同样是一个炎炎似火的夏日,一辆吉普车,先公路、后沙路、再土路,又是弯弯曲曲的泥泞路,最后在长满云杉圆柏的林间小道,左转右拐,终于来到朋友家门前。一座独门小院坐落于松柏之间,门前溪水潺潺,房后林灌草丛中野鸡飞身掠影、长鸣短歌。置身其中,微风拂面,绿意浮动,宁静而清幽,宛如仙境,自有一种凉意清爽浸透全身,甚至有点发冷,让人丝毫不能相信这也是夏日长天时节。
朋友已出门相迎,随他走入院门。院中红砖砌墙,置一花园,园内大丽花簇拥盛开,八瓣梅争奇斗艳,灯盏花火焰般惹眼,杂以几株罂粟花,更是妖娆多姿,并有一垄一方的蔬菜,郁郁青青,两三只蝴蝶在花间或飞或落,悠然自在。欣赏之时,一股花椒茶的清香突然扑面而来,迎着茶香,随着朋友,走进房门,擦得通体油亮的生铁烤箱上,一把铝制茶壶正滋滋地冒着热气,壶里正是朋友为我煮的花椒茶。
我正自上下打量房中陈设,朋友或是有些误解,并见我只穿一件短袖,有些歉意地说:“忘了告诉你,来时多穿点衣服。”还没来得及回话,朋友又解释说:“平常在西房,堂屋炉子刚生起来,还有点凉,茶刚好,喝点,就暖和了。”
突然懂得,不管如何炎炎似火,总有一方阴凉供人停留休憩。山中的夏,阴凉而清爽,张扬着夏的多彩。山中的夏,宁静而幽深,需要生炉火取暖。
4
电话铃声响,是妻子催我回家吃饭。才知道,我已在夏日的火热里游逛了一个上午。吃过午饭,真有挥汗如雨的感觉,妻子端来一盘西瓜,说是解解热。瓜未吃一口,却惹我想起那一年瓜地里的夏日阴凉。
那些年,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块瓜地,种瓜、看瓜、卖瓜是家中大事。
为了看瓜护瓜,每家瓜地边都建有一个瓜棚,俗称“窝棚”。瓜棚最为讲究的是凉棚,建在窝棚前面,平展伸开,为通风乘凉,可三面畅开,为防雨避风可两面畅开,随瓜棚方向、所处地势而定。凉棚如家中客厅,是看瓜人最主要的活动场地。每当烈日似火,天无一片云,地无一丝风,树无一点凉,瓜田寂静无声,只有热浪弥漫,窝棚如闷罐之时。坐于凉棚下,地面洒上些许清水,支上一小方桌,捧书于手,则有天生云,地生风,四面透凉,心生清爽之感,或者铺一旧毡于地上,躺在上面,睡一个日落西山。
偶尔听到山中一声乌鸦叫,更添了许多悠远和空旷,如有不甘寂寞的一只蚂蚱振着翅膀,猛地从瓜地飞起,又倏地落进瓜地,更有一种声躁山幽的寂静。一个小小凉棚使如火骄阳少了威风、减了气派,有了温柔,看着滚着热浪冒着傻气的空山和蔫蔫的瓜秧,不免有些得意:“农野似骄阳,心闲此处凉,人间宫阙在,唯有看瓜房。”
5
妻子督促我吃药,惊醒了我的又一次清凉,回过神,电视中正在回放旧版《西游记》,或许是对杨洁导演的纪念吧。不觉胡思乱想起玄奘西行来。
在茫茫戈壁,在无垠沙漠,多的是一望火热,少的是一寸清凉,其中的困乏只有玄奘自己知道。不难想像,玄奘自有满满的火热与清凉揣在怀里、落在心底,走一路,揣一路。让满满的心火热时则激情燃烧,清凉时则心如止水,如时时悬一轮红日、吹一缕清风,永远记着自己的方向、矢志不渝。
夏日长天半有凉,我们缺少的或许就是这种火热与清凉的自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