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红
[摘 要]中国现代化之路,是基于中国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理想社会的自我认识而作出的自觉选择。新中国的头30年,中国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又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发展。这就破除了现代化道路“西方中心主义”的教条,为多元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也破解了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向现代化的跨越。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10-0003-0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1949年到今天,人民共和国从积贫积弱的穷国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其关键性的路径就是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与西方现代化通过军事扩张与商业贸易相互联手,以实现对世界资源赤裸裸的掠夺和垄断不同,新中国是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合乎国情的方式,从另外的起点和路径,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从而为中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一、“一穷二白”的现代化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现代化才开始正式起步,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在此之前,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独立国家地位的侵犯,以及由此带来的外力冲击,虽然客观上促使中国为应对生存挑战而出现了某些具体方面的现代化运动,但这些现代化努力屡屡因突如其来的战乱、干扰和破坏而受挫。这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胜利并获取全国政权的历史大背景。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并指出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1]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以强有力的手段,先后成功地解决了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金融、遏制通货膨胀、调整工商业结构及完成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迅速地稳定了一百年来始终处于动荡状态的中国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动员能力极强的现代国家体制。
面对整个国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贫穷落后的国情,特别是新中国喘息未定而不得不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所唤起的痛苦记忆,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强烈地意识到加快工业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这怎能不令人着急?同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国家”[3]的目标。然而,工业化需要巨额资金,新中国既不能靠殖民掠夺积累巨额资金,又因资本主义大国的封锁和威胁,很难通过外贸、利用国际分工,获取李嘉图所说的“比较经济利益”。因此,要加快工业化建设,在国外,只能寻求苏联的援助,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使其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这样一个现实的榜样,让“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流行一时的口号。在国内,因资源高度不足,也只能采取国家集中调配和调拨资源的办法,把有限的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到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就解决事物轻重缓急的步骤来说,穷国的当务之急是脱贫致富,而弱国的当务之急则是脱弱致强。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所以,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是大国的致强之路,这样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海外开拓所形成的资本积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如果不经过相当惨烈的积累过程,是断然难以成功的。事实也是如此,在党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下,新中国通过强力改造和改变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迅速积累起了工业化资金。
1952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1%,手工业总产值增长了83%,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4]如此惊人的工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依靠高积累。高积累之所以能够完成,是因为国家政权的强大力量。从上面的统计数字中,也不难发现工农业发展拉开了差距,这一差距经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的高潮后进一步拉大。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困难频频出现,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上劝告党内同志:“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5]1963年1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概念比较完整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现“四個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明确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7]这样一个比较理智和理性的现代化建设方案,虽因一年多后的红色革命风暴而被置之脑后,但就其目标来说,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8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的466亿元增长了15.1倍,年均增长9.4%,揆诸世界现代化历程,这样的成就相当出色。[8]新中国最重要的成就当属军事国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不拥有先进武器,却能够获得最后胜利,说明中国只要确立起大一统国家和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就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强国抗衡。新中国在军事工业上的发展速度也远超世界所有国家,随着“两弹一星”等尖端军事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不可否认,在国家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時,此时的民力也到了穷尽的地步。197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达到4892亿元,比1949年的120亿元增长了40多倍;197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681亿元,比1949年的142亿元增长了将近33倍。但同时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却只有3%—4%。从国家“一五”计划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间,国家几乎把投资重点完全注入重工业,重工业占工业总投资89%,轻工业仅占11%,农业投资不及工业投资的20%,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及生活日用品供给的严重不足。[9]所以,国家强大与人民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要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不能不依靠全体人民的巨大牺牲。新中国前30年,中国以高昂的社会代价建构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通过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实现了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本的集体化,这一庞大的集体资产成为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资本。如果把现代化作为漫长的历史流程,可以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虽有不少失误,但它以与众不同的方式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铺垫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毛泽东那一代中国人的无私奉献,很难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局面。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对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时代的许多严厉以至于过火的政策和措施能予以善意的理解。
二、开辟现代化的新路径
新中国虽然赢得了独立开展现代化的权力,但如果历史停留在1976年不再转动,中国就算拥有强大的国力也难以维持下去。197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现代化国家在GDP的差距分别是16.2、6.9、4.2倍。如果按照人均GDP计算,这个差距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分别是76、66、82倍。[10]保持经济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之本。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刚刚复出的邓小平重申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宗旨,并特别强调:“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1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2]由此,中国现代化征程开始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首次把“四个现代化”具体化为“小康之家”,并称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在沿用“四个现代化”即侧重于物质文明层面的同时,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设想进一步具体化,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3]在邓小平的设想中,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式的现代化”,只是中国由温饱型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又构想了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这一构想随后被写进中共十三大报告之中。这就是: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十三大报告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14]这样,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在邓小平绘制的现代化蓝图上,中国人民一波三折地跋涉,至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而开辟了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径。至2000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胜利实现。从1978年到2000年,GDP从3645.2亿元增长到99214.6亿元,GDP年均实际增速为9.7%,人均GDP从222美元提高到949美元。[15]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在即将走完前两步目标的时候,需要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为此,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6]经过艰苦努力,2001年11月10日,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这不仅拓展了中国的发展空间,并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高度契合,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
沿着“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在重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要把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转变为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从而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目标包括: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以及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等。[17]2007年11月,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把GDP指标修改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增加了“人均”两个字,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更高要求。同时,对现代化的内涵又进行了拓展,加上了“和谐”两个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8]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至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成为全球增长的引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正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GDP指标修改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增加了“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要求;在重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同时,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19]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按照十九大的战略安排,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战略重点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按照十九大的战略谋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较之过去提出的奋斗目标提前了15年,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原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其内涵包括五大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基本实现共同富裕。[20]这就进一步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也使现代化建设目标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更好的对接。可见,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前进中逐步提升,实现现代化的程度和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重超越
何谓现代化?其实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是指实现了工业化的社会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阶段之所以得到肯定,也是通过西方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传统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由于世界现代化运动都起源于商业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又最早产生于西方并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全面开展,后来者之现代化基本上是参照或效法西方进行。所以,长期以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似乎是得到证实的统一评判标准。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开展,它现在的表现早已摆脱了资本主义的狭隘局限,日益成为一个意义更加广泛、涵盖范围更加博大的新定义,其性质和意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见,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不同时期现代化的内容全然不同,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有自身的规律。一些西方国家力图把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当作“普遍性知识”加以渲染和推广,既不符合千差万别的历史现实,也有悖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
中国现代化之路,是基于中国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理想社会的自我认识而作出的自觉选择。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1]正是秉承务实和创新的方法论,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中国既自觉地以后进者的姿态吸收和学习“异域知识”,但又从未因此而盲信西方基于自身实践所建构起来的那一套“现成答案”,也不企图获得一种西方“历史公式”的裁量权,而是通过始终如一又令世人震撼的战略清醒,将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将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抉择。经过70年的跌宕起伏,新中国的头30年,中国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GDP突破90万亿元,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8%升至2018年的16.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跻身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验中,中国用如此短的时间、在超十亿级人口的大国,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发展,破除了现代化道路“西方中心主义”的教条,超越了西方国家“强权独占”的发展逻辑,避免了因个人利益至上所造成的社会利益分立,以及由此导致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对抗,为多元现代化贡献了中国经验。
中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也破解了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向现代化的跨越。社会主义理想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其最终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成为现实实践,也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因此,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美好的理想与活生生的现实统一起来,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难题。纵观社会主义的百年实践,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虽然创造了工业化的历史辉煌,但也制造了短缺、饥荒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新中国的前30年,由于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苏联社会主义教条的羁绊,国家现代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共和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于探索变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不仅印证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辩证关系,也使社会主义百年实践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中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成功和独特的现实基础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必将沿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2]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88.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2.
[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2.
[7]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8]邹牧仑.乾坤再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79.
[9]邹牧仑.乾坤再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54.355.351.379.
[10]邹牧仑.乾坤再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58.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6.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1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5.
[15]中国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52—2013)[EB/OL].(2015-12-9).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09/20/1582698_519179872.shtml.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9.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10.30.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