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干部特质

2019-11-16 06:45姜朋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唯物论担当创造

姜朋

摘 要: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它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干部作为国家的党的一员,他们的特质直接影响着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唯物论史观的角度谈谈当今干部的特质,并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唯物论;激情;创造;担当

2019年6月27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若干意见》,就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作全面部署,以干部的最大活力激发发展的最大动力。浦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干部队伍就是浦东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的坚强保障,因此浦东的干部要率先具备这样的特质,这是新时代上海对浦东干部的新要求。

一、“充满激情”要求干部始终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提到,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并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而“充满激情”强调主体能动性,要求干部队伍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人是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且激情也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提出了一种哲学人类学主张:“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在今天“充满激情”成为干部的特质,贴切地表明了充满激情的现实的人是中国改革创新实践的主体基础。

“充满激情”的精神特质早已蕴藏在浦东千年历史文化基源中,最终形塑于浦东开发开放29年实践。在浦东由海成陆的进程中,精神抖擞、斗志旺盛始终体现在浦东人个性品格和浦东移民文化中,特别是近代以来,1990年开发前的浦东,与浦西发展的巨大差距强烈地唤起了浦东人内心的忧患意识。浦东开发开放后,浦东人有了新的奋斗目标,纯朴的浦东精神特质迅速得到激发,转化成干部干事创业中精气神,最终升华为新时代浦东开发开放的干部精神特质,使其成为与浦东开发开放现代化建设共生共融生长出来的一种具有凝魂聚魄的精神力量。

“充满激情”的精神特质在新时代必须要大力弘扬,要求干部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充满斗志、精神昂扬,永远保持着对工作时的一股劲。但是,经过29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并成为了上海市的经济重地,因此使得少数干部思想有所懈怠,失去了新鲜感所带来的激情。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由于他们常年累月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处理着不仅相同的繁琐事务,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渐渐地失去了对于工作的热情,开始变得麻木,也不再向着积极进取和创新,从而对工作产生懈怠。所以,针对干部们当前所具备的特点,急需制定长远规划,长期关注、长期宣传,让“充满激情”内化到干部的意识里,内化到行动中。“因为实践主体的精神、情感和意志,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浦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此外,要想让干部们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长久的激情和动力,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干部们主动的树立新的工作目标,不断的回头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问题,。更要让干部们明白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使得每一个干部将打拼事业、为人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信念装载心中,把解决群众问题、政治经济建设文题作为自己的事情去亲力亲为,将这些问题当做一个个亟需攻克的目标。这样,干部们在解决问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在完成了这些目标之后,他们的心理也会相应的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用成就感和幸福感来维持自己工作的激情,更好的为上海浦东的各项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富于创造” 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富于创造”是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强调实践的过程,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的本质是实践,而实践的本质是创造,创造的本质是人类精神设定的客观化、外化和对象化。”列宁也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富于创造”是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而富于创造成为干部的精神特质,必然首先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读。中国41年改革開放进程本身就是在新事物的指引下、在寻求新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探索中,推动着人们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浦东的开发开放也是如此。

“富于创造”的干部特质关键在于落实。马克思指出:“实践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浦东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浦东开发开放寄予厚望,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多年来,浦东为全国、为上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根本原因在于浦东没有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一是要有富于创造的态度和决心,萨特曾说过:“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社会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东西。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干部们势必要富于创造。从“要我创造”到“我要创造”,转变观念,要主动承担起创造的义务,主动的去学习新的东西,在丰富自己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善于接受新生的事物,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处事方式,建立其具有个人办公特色的处事原则。二是要坚持创造与法治相结合,俗话说的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创造必然就有风险,有风险就有可能游走在法治的边缘,因此,干部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要在法治的框架上进行,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法治的范围。三是敢于多种形式的创造。既可以是单点突进式的微小创造,也可以是系统集成式的创造,还可能是从“0”到“1”的颠覆式创造。对此,干部们可以尝试引入新媒体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基于此,干部们的创造发展可以从利用新媒体技术出发,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工作建设中,创新干部建设工作方式,从而提高干部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博、QQ、微信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新媒体社交软件,在上面发布一些传递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事件、文章和言论,更新日常动态,或发布政务,设置工作信箱,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加强干部与广大群众的交流,更有利于干部听取群众的意见,为群众干实事。

三、“勇于担当”是干部的作风要求

勇于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勇气和一种情怀,强调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的有机统一。干部要成为愿意做事、敢于扛事、能够成事的干部。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勇于到条件艰苦、困难多、矛盾多、任务重的地方去。有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气概,的劲头。同时还要具备全心为民的价值追求,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

“勇于担当”对浦东干部来说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1990年4月18日,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面对的是香港,珠海面对的是澳门,厦门面对的是台湾”,而“浦东是面向世界的。”这表明浦东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肩负“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任。浦东开发开放17年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上海战略定位有过一段精辟的诠释,“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对于浦东,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是为加快推进上海“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强大动力,是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多年来,浦东把很多创新试点举措,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而不是在小范围内经营“苗圃”或造一个“盆景”孤芳自赏。“要强化改革的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浦东要始终把握大势,把准定位、以国家战略为己任,体现出浦东精神的价值取向。

“勇于担当”更是要求干部从以下方面出发:一是要牢记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干部作为党的一员,必須要时刻牢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主动承担起为人民百姓谋幸福的责任,真心实意为人民干实事,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要通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党性锤炼,擦亮干部的“红色品质”,激活“主动担当落实”的基因密码,积极投身浦东事业建设的行列。二要攻坚克难,善于落实担当。任何事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都不可绝对的一帆风顺,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的干部都秉持着宁可不做也绝不犯错的形态,严重违背了唯物论史观新视域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之所以发展的如此之快,离不开大批实干家的支持,他们在上海浦东经济发展建设苦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善于落实担当。三要改进作风,勇于担当。作风是一件比较抽象的失误,好的作风是一种绝对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当前,在大多数干部中盛行着形式主义作风,即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工作的形式而忽略了工作的本质,对地方频繁的进行检查督查,这样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还会给地方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干部必须彻底纠正这些虚浮作风,做实事,赶在实处。

四、结语

总之,打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上海干部特质对于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伟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唯物论担当创造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拉图尔论“物”——走向新唯物论的科学哲学
生成中的科学——“唯物论转向”的哲学意义
当代科学哲学的唯物论转向(专题讨论)
科学哲学为何要回到“唯物论”?——从“数学与善”的关系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