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华
摘 要:《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单纯依据课本和课堂的传统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加快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必备素质。但课程改革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强等。因此,研究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高校加快转型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消极态度
目前,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堪忧,学习倦怠,推诿和应付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吸收相关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手机、网络等工具的吸引力,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也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了听课效果;二是学生对学业的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认为混一混就能取得毕业证,不愿为学业付出努力;三是课程设计本身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改变这些现象,高校不能只靠严格的制度管理,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吸引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由“要我學”转向“我要学”。
(二)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高校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应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课程教学不能只讲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全球意识、跨文化管理理念和实践机制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料,丰富案例库,建设习题库,实现师生信息交流,加强师生互动、资源共享。
(三)加强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合作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了一批又一批实践基地、孵化中心等机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些基地和中心的实践效果如何,能否与学校的常规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思考和探索。《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注重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如果教师能够与学校的实践基地、孵化中心等机构联合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体验真实的营销环节,如利用课余或周末、假期等时间开展短期实践活动,或邀请企业的营销专员来校讲座,或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参与企业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学改革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应注重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其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改变”上。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目前,大部分课程教学仍以普通教室、理论教学、讲授法为主。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语言讲授和板书书写是难以实现的,而且也比较枯燥,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部分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课本,存在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等现象。而课程改革要让教材接地气,让教学内容与行业和时代同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现知识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改变课程考核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现状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卷定终身”,只考核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自然会采用期末突击的应对策略。对此,课程改革要实行以能力评价为主的过程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加大应用能力考核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以考促学”。
三、课程改革的途径
(一)改变教学思路
首先,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授课不应是高高在上的“一言堂”,而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从教师讲授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学内容从强调知识传授向强调能力培养转变。《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如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组成要素、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的基本方法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等内容由教师精讲,实践能力部分如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评估、国际市场营销调研方法应用、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等由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调查、分组讨论、阶段性实践等多种形式完成。
(二)建立“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是实践和就业的基础,而要夯实这一基础,就要避免理论教学的高大上,让理论接地气,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对于一些专业的概念和术语,教师要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术语和定义有准确的理解。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国际营销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穿插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二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案例讨论包括课后小组讨论和课堂上全班讨论两种形式。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案例分析或研究报告。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应用营销学进行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形成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主要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实现学生合作完成案例分析、专题调查、PPT制作等学习任务。探究式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内实训环节,可以组织各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由全体学生提问、讨论、评价该小组的学习成果。体验式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市场营销的真实环境和工作状态,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活动的了解以及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应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只有考核方式真正体现对能力的考核,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反作用于课程的教学环节,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以考促学”。基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以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设置学生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包括课堂表现10%(出勤情况、课堂互动情况)、案例分析10%、调研报告10%、营销策划10%、体验报告10%;通过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形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学习,提交小组作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布置调研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分析报告;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场表达能力,让学生运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以PPT为背景,对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和汇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表达的能力;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营销策划方案,在课外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体验真实的营销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目前,很多高校利用网络和各种网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网络和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助力教学资料的丰富和课程的延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和素材,补充和更新知识点、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加快与行业接轨。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或微信群等讨论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传输和共享,打破传统教室对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这些新型平台为课程教学服务。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自主学习的推荐教材和视频资料,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学生购买参考书和学习资料的经濟负担。
参考文献:
[1]洪燕云,李南.《市场营销学》“TCSA”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0,16(2):71-75.
[2]段树红.浅谈高职院校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华章,2013(19):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