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情抓养成,美育陪伴好习惯

2019-11-15 03:49邝艳姬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

邝艳姬

摘 要:好多年前,在教育局的倡导下,我区掀起了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热潮,我还曾亲临辽宁盘锦参观学习,通过耳闻目睹,使我对魏书生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触很深,启发很大,收获丰厚,促使我对自己的美术教育工作从新审视,从新思考。从那以后,我躬行实践,立足本校的校情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开展了习惯养成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课前准备;用心观察;敢于创新;乐于分享与交流;积极参与评价;及时完成作业;终生受益

美术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将让人受益终生。教学中,我着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养成课前准备好学具的习惯

在上美术课前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具,是学生完成美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任由你教师千遍万遍的叮嘱,却还是经常出现学生不带美术材料的现象,和他们交流:往往是忘记了、找不到了、妈妈不给买……。特别是现在班级中外地民工子女比较多,由于家长的观念、家庭条件等原因,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因为没带学具,在让他们动手绘画时,这些学生就会想方设法的去问别人借,这样既影响了正常的上课秩序,又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专心绘画,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尝试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理念,每次美术课的前一天,由班长负责到美术老师那咨询美术课要带的工具,并写在黑板上。我每班设计了个“记分表”,上课前由组长检查美术用具的准备情况,并做好登记,每带一次加5分,不带一次扣10分,到学期末统计谁最高分,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参考条件之一。并统计那组分数最高,最高分的小组我给他们拍合照,并把合照放大打印装裱,张贴在班级的光荣榜上。这样,小组成员之间会互相督促、提醒,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良好的观察力是创造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能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所以,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让学生多观察。如《有表情的手》的教学,我不是先告诉学生如何去画手,而是启发学生首先注意观察自己手的结构特征:手的关节、比例、粗细、纹路等,再出示不同年龄阶段人的手,让学生观察分别讲讲特点,为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及画出各种特点的手做好铺垫。

三、养成敢于创新的习惯

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但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我感到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只要课堂上教师进行范画,那么这堂课的绘画质量和绘画速度多数是既好又快的,但如果教师不进行范画,让学生自己创作时,就会看到他们皱着眉头说:“老师,我该画些什么啊”,“怎么画呀”,“还是照书本上画吧……”,常常无从下笔。但是,现代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熟练的画匠,而是培养充满创作活力的具有个性的人。所以,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学生养成敢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比获得了多少美术知识更重要。

四、养成乐于分享与交流的习惯

在现今独生的年代,虽然二胎政策的放开,但孩子为我独尊的性格还是非常严重。对于儿童来说,懂得分享与交流的孩子自然会收获更多的朋友和玩伴,建立更加和谐、更加友爱的人生底色。从小乐于分享与交流的孩子,长大了,也自然更容易从别人那里获取信任、帮助,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马上建立班级微信群。微信群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在课后更是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养成孩子们乐于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五、养成积极参与评价的习惯

如果说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及时的评价,那么让学生参与评比,则是对学习过程更具体、更细致的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才能都会得到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适宜的时机,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评价中。

刚开始,让学生评价作业时,他们只会说喜欢哪幅画,但往往不知如何评起,我就在评价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启发,使他们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等,理清评价的思路,从中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往往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已的观点,我就尊重并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业的评价。先让学生自评,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已的想法、创作动机及画面中的优缺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其他同学来评价,对于别人的缺点,教给学生用中肯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同学容易接受。

六、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美术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绘画技能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现在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对于美术课而言,上课时间和学生绘画的时间变得更为紧张。下课铃响了,总还有一部分学生来不及画好,甚至最后不了而了,因为有些学生觉得美术作业没有语数英作业那么重要,所以不交也无所谓。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美术教师因为班级教得比较多,没时间一个一个班级去找他们,所以我就进行调整,采取分层作业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有能力的学生画面内容要丰富些,绘画一般的学生相对可以画得简单些。如果需要两课时完成的作业我就收上来统一保管,到下节课再统一发给学生,避免放在学生身边会找不到的情况出现。同时一开学就告诉学生,學期结束总评价时除了以绘画质量、作品创新能力等为衡量标准外,作业交的次数也是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及时上交美术作业的习惯。每次作业上交,组长检查并做好登记。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不断的督促、提醒、激励才能逐渐养成。正如魏书生所说的:“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样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艰难。”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一定会把学生习惯的培养抓牢、抓实,因为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微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打准备充分的仗,上胸有成竹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