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文
摘要:翻译方法是从无数的翻译作品中总结而来,受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在翻译研究中至关重要。1998年,“变译”一词由黄忠廉教授正式提出,但变译理论的使用早已体现在各种翻译作品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相较于“全译”而言,变译更能反映出时代的需求。人们不再盲目地将一本经典著作全部翻译,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学片段,或是利用改译、编译等变译手段,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本文通过对变译理论的探索,希望译者能够多角度认识变译手段,从而合理运用变译手段,并为译者打开新的翻译视角。
關键词:翻译方法;变译手段;读者需求
一、什么是变译理论
变译,又称为“非完整性翻译”。按照黄忠廉对变译的定义,变译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法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0:5)。变译是在摄取原作内容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信息输入和搬运。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一些经典读本的翻译不能再拘泥于形式,而要符合当代社会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译者可以采用变译方法,如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等,来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体现出翻译的价值和水平。
变译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样,特点在于“变”。正是它的“多变性”,不受限于形式,所以译者能够经常使用,体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译本中体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变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变通”。这也意味着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于形式。
随着变译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变译理论开始走进西方世界,从西方翻译理论中吸取营养。历平在回顾变译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写道,变译理论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开始与西方译论交流和对话(历平,2014:95)。莱斯、弗米尔和诺德等人提出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翻译“对等”,更加重视翻译的目的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能直接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而要灵活处理,因此无形中使用了变译手段。而且,相比“全译”的著作,采用变译手段翻译的著作更简洁,更易吸引读者眼球,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对变译理论的联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译在翻译中能为人们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翻译途径。作者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中,尝试用变译手段翻译了不少文章,从而对“变译”有了新的看法。
在不断探索变译理论的过程中,作者想到了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作者认为变译和改写理论在宏观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改写即操纵(Lefevere,1992a: vii)。他指出翻译是重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两种理论都倡导不要拘泥于原文本的形式,要根据译者或是读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翻译,甚至是创作。勒菲弗尔还认为翻译始终受到三种因素的操纵: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的力量。这也给作者灵感探索影响译者使用变译手段的因素。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译者对变译方法的使用。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翻译作品的价值,不要为了翻译而翻译,而是追求翻译作品带给大家精神上的鼓舞。通过翻译作品向大众传递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通过了解变译理论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变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从而挖掘出影响变译的深层次原因。
三、影响译者使用变译手段的因素
变译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文化等这样的外部因素,或是译者自身的内部因素。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译者采取不同的变译方法,最终导致翻译效果也不尽相同。
(一)社会因素
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同样,翻译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发展丰富。社会因素对翻译作品、翻译手段的选择及翻译作品的接受程度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首先,变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从大量的翻译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其次,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方法也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求。处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是翻译同一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以莎士比亚作品在我国的翻译为例。朱生豪先生是莎士比亚翻译的奠基者。他从事莎剧翻译时,我国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内忧外患。时代的大背景要求我们弘扬中国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朱生豪先生采用变译的手法,选取有代表性,能够反应抵抗决心的片段,语言加以完善,使更通俗化,更符合当时大众的欣赏要求,与时代的需求。正是因为朱生豪先生在翻译作品中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符合当时人民的迫切需求,为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同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人们对作品的需求,作品要能反映出时代特点,表达出人民的心声。同时,一个作品只有受到大家的喜爱,才可以达到其传播文化的目的,才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因此一部喜闻乐见的作品,必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二)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与血脉。每个国家随着时间的积累,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空间。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变译手段达到的目的不尽相同,因此,译者会根据源语或是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来选择相应的变译方法。
在中国诗的英译方面,庞德与菲茨杰拉德的翻译成就和翻译方法收到国内外一致赞赏。这种文化因素就给中国译者带来很大影响。中国译者在进行英译作品时,则会效仿菲茨杰拉德这种“随意”且具“创造性”的翻译方法。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便常常会用到编译、改译、阐译等手段。
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及它所崇尚的文化信仰都会影响译者使用变译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译者为迎合读者,会根据当时的民族文化采取必要的变译手段,加以完善译作,使作品能够迎合当时的文化特色。
(三)译者意识对变译的影响
以上讲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变译的影响,这两种均属于外部原因。而译者意识则属于影响变译的内部因素。很明显,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很大情况下决定着翻译的走向。因此,译者意识对变译起着决定性作用。
译者对待翻译的态度,对待原文本的态度,甚至对待某一个故事情节的态度,都会对译者选取变译手段有一定的影响。译者在独立完成译作时,是自己的态度和思想在操纵支配自己的翻译。译者常常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表达思想,将自己的理想或抱负借助翻译作品表达出来。
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苏曼殊与陈独秀合译的《惨世界》。他们选择翻译的是该书的第一部第二卷《沉沦》,前半部分基本是反映了原著的内容。但在后面,译者苏曼殊则对原著进行了有目的的删改,加入了一个侠客人物。他通过这个人物将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厌恶表达出来,将自己不敢说的话借助这个人物的口说出来。通过这本书,我们不难看出译者在译文中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抱负来取代原文。这当中就不免使用到变译的手段。
译者根据自己或本国的需要对原作进行删改,甚至改写,这都是译者根据自己的意识对变译方法进行取舍。
四、总结
在上文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了影响译者使用变译手段的因素。我们借助例子充分地意识到,变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又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变译手段的使用是为了能使翻译作品走进群众,为大众所喜欢,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影响。
上升到文化层面,翻译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每一部翻译作品都含有译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有译者抒发的感想。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利用很多翻译方法,尽可能的让翻译作品变得更好。
这三者对变译手段的影响,都是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都是在为读者服务,译者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满足读者和这个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a.
[2]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历平.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J].黑龙江:外语学刊,2014(0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