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念伟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笔者深深体会到, 课堂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设计,只有站在学生视角设计教学,从学生心理特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数学教学才能绽放异彩。
一、活化: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应努力给数学抹上神奇、神秘色彩。要创设丰富情境,将知识用情境包装起来。借助情境,活化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笔者创设情境:举办家长会让每一位学生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小红的妈妈来到教室,有一值日生说,小红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位置;另一值日生说,小红坐在第几排第几个位置。小红的妈妈到底该听哪个值日生的呢?在情境驱动下,学生都迫切希望老师给出答案。这时,笔者将情境中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到底应该怎样表示小红的座位?”孩子们通过情境建构“行”“列”概念,自主规定“用数确定位置”的规则。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知识,更形成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化:在活动中探究数学
活动是学生学习主要方式。在活动中,学生用直观来表达抽象,用感性来触摸理性。在设计、展开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尽量以活动形式,探寻数学知识。
如这样的问题: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一共可以拼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哪一种拼法周长最小?最小是多少?教师就不能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也不能仅仅让学生画图,而是应放手让学生操作。充分积累学生的感性经验,然后逐步抽象,形成数学结论。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发现,拼长方形不能随意,而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拼,这样既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不仅如此,有学生还发现,操作比较麻烦,可以快速画出图来表示,从每行12个、1行,到每行6个、2行,再到每行4个、3行。显然,图形表征是建立在学生的动作表征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提炼、优化。
传统教学,往往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产品来教,用弗赖登塔尔的话说,是一种“模仿的数学”学习。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构建、创造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从较低层次操作开始,逐步抽象出更高一级数学知识。
三、内化:在思辨中领悟数学
研究表明,由儿童自己发现、探究的数学知识更易被其理解、记忆,在运用中也更容易被提取。基于“儿童视角”,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方式,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方式,促进数学学习内化。教师应尽量退居幕后,将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运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辨,从而澄清自己的认知、纠正迷思,克服认知误区、盲点。
学习“认识千米”,有教师简单地认为,“1千米等于1000米”,然后将分米、厘米、毫米等相关长度单位纳入其中。成人眼里非常简单的长度单位进率,如千米和米,学生却不可思议地将1千米误认为10米。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缺乏一个思辨、领悟的过程。思辨、感悟数学必须触及知识本源。教学中,这样启发引导学生,“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按照这样的进率继续下去,米后面单位是什么?”学生大胆猜想,创造出“十米”概念,随后又创造出“百米”“千米”的概念。至此,学生不仅深刻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的进率,更深刻认识到,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是一种超越具体知识的“高观点”,能驾驭、牵引学生数学学习。
思辨不能停留在数学知识“是什么”的层面上,更应主动探究“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当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时,学生才能获得深层感悟。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价值就是有利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并能使人们逐步学会更清晰、更合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数学,应从学生具体学情起步。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和思辨领悟,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展历程,让知识慢慢生長。为此,教师要创造灵动、魅力课堂,让学生卷入学习之中。通过“过程的数学”学习感受、体验,让学生倾情展示、绽放潜能, 让数学课堂成为舒展学生生命灵性的舞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