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斐然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 面临着巨大挑战,国际化的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当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追求。高等教育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所产生的作用体现在未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为了更好 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的改进,创新,本文将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详细的思考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思考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与高素质的社会人才。为此,我国各级学校要加大教育投入,结合社会需求,不断培养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含义,它所涉及的层面是非常广泛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由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互结合转化而来的,其中主要包括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
(一)综合观点考虑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它体现在多个不同的方面上,教育现代化并不是像我们所理解的一样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教育现代化是从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教育形态向与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形态转化,其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教育机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狭义的数量增长现象,而是广义的整体转换,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内部来说,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社区教育现代化等;从纵向序列分析,又包括学前教育现代化、初等教育现代化、中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人教育现代化等。二是从教育外部来说,包括科学的教育决策和发展战略、健全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平衡等。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比较全面、比较自由、比较充分的发展。教育为立人之本,人的现代化、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人现代化的水平和现代性品质的转变。
(二)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教育的现代化是由好多种组成的,其中包括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个性化。我们从教育最基本的普及化来看,它强调的是学生个人教育的水平和受教育的时间,教育的终身化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作为维护,来保证学生终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具体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色,分析学生自身需求,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育的信息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档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不断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学习国际先进文化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的走向世界了解世界。
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实质与特点
现代化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有着不同的分析方式。
(一)教育观念
在教育上不断的加深教育内容的深度,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度,不断的提高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识,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教育发展不断的推广高等教育,使得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二)教育内容
时代在进步,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更新学习知识,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将当代发展需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三)教育装备
教育装备是一个国建软硬实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发展教育的时候需要教育设备和师资力量。高等教育中用到的相关设备和仪器,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体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四)教育管理
制度就像是准则一样,做什么都要符合条件準则,良好的制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要想稳步的发展就要建立健全高校管理制度。采用信息科学技术,加强对学生档案信息、学习内容课后作业、学习成绩的管理,为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
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不相同的,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都有所继承,但不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目标的追求是相同的,若想要不断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就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驾驭文化体系,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将其植入到高等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实质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系统的体现。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关意识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仍处于较低水平中,这需要我国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去培养和建设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同时制定教育模式和管理标准。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质量
对于高等教育现代的质量我们需要十分的重视,国家在加强高等教育建设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注重高等教育的数量,更要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所满足的人群已经不是单一人群,而是多元化的人群,同时更要注重质量保证。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每一个国家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加强,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求。以下三方面体现了质量要求,受教育人数高达一半以上,二是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等学校,三是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出尖端人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的发展,对于科研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在不同是时期,教育改革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同时改革的内容、要求、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改革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前进,不要轻易放弃。世界各国的都面对着艰难的改革任务,我们需要制定一定的改革计划,发展目标,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改革,并与时代相结合。我国对于自身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要向世界的其他的名校不断的学习。做到兼容并包,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作出贡献。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要面向全国、全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要不断的走向全世界,将我国高等名校的排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提高。在师资配比方面,我们加大科学家、博士、教授的投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力不开教育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增强教育意识,走向世界。
四、实现高等教育的途径
高等教育是有针对应的培养,培养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而国家现代化得到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创新思想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先进的思想文化,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强化个性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进行学习规划与指导。
(二)创新高等教育内容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不断的推动学习内容的创新,主要内容反映在最新的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市场需求以及时代需求,必须要加大经费投入,对于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算创新,同时也要认真专研,增加实践活动和时间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平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高等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因此我们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必须提前对高等教育做好规划,通过创新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力、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通用型人才。
(四)创新高等教育制度
全国各大高校要进行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加快建立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有助于面向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制度,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会具有自身独特优势。
(五)创新高等教育管理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也是需要不断创新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个全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效能、整体、责任业绩的全面统一,并且符合时代需求,符合科学的发展和管理规律,透过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乎到我国社会的各层各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自身素质,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更好的推動中华文化的发展。
六、结语
本文住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含义,实质以及相关的措施,从不同方面解析如何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提出了不同的加强措施。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圣阳.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
[2]史鸿洲.关于中马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J].侨园,2018,12.
[3]陈琦.浅析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和趋势[J].考试周刊,2018,60.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 副部长 杜玉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N].中国教育报,2019.
[5]教育学家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 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是一个真命题也是一个假命题[N].中国青年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