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及问题的探析
——以陕西省西乡县茶产业为例

2019-11-15 08:17朱成功赵普凡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农村

朱成功,赵普凡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

在“电子商务+三农”的战略引领下[1],为更好地探究电商对我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现状,笔者于2019年7月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当地龙头茶企业及企业下的有机茶园基地和茶叶加工车间的方法,深入到当地4镇11村、茶叶店、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一些茶叶合作社,深入了解了当地茶产业依托自然优势和电商平台的发展状况。对精准扶贫的开展、电商平台的运营、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及收入来源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创新举措,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电商,实现短路经济,打通当地特色产业的销售通道,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产业脱贫。“互联网+电商扶贫”的创新思路,弥补了我国社会扶贫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在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益和规模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电商人才的缺乏、运营指导欠缺、品牌意识薄弱、营销渠道不畅、龙头企业和对外交流滞后等现象,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多数农村电商经营者缺乏系统的电商知识,对电商与产业结合的认识不足。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师资力量强大,依托高校教育资源,构建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高校”三方合作的长期机制,大力培养面向农村电商人才,助力农村脱贫攻坚。

1 西乡县基本情况

西乡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汉中东部,东邻石泉、汉阴,南接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与城固、南郑接壤,县域面积3240平方公里。

近年来,西乡县委、政府立足县域资源,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点来抓。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举全县之力,抓基地扩规模、抓龙头闯市场、抓质量、塑品牌。截止2018年,全县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部产茶,种茶农户达7万余户。茶园总面积达3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1.8万亩,实现茶叶产量1.52万吨,实现总产值18.7亿元。累计发展茶叶企业307户,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5户、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2户,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15个、汉中市著名商标7个、陕西省名牌产品9个,建成清洁化生产线59条,清洁化生产实现产茶大镇全覆盖。拥有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28个、省级茶叶专业示范镇4个、省级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30个。建立省级茶叶园区2个、市级7个、县级6个。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项农产品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如表1-1所示:

表1-1 西乡县2018年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由上表可以看出,西乡县2018年农产品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茶产业增速,位居第一。

2 西乡县电商扶贫发展概述

2.1 扶贫政策助力,扶持力度加大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1]。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截至2019年初,西乡县依托特色产业优势筹资1100余万元,实施了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并在各村镇建立了电商平台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万企帮万村”行动计划,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2.2 产业携手电商,服务体系确立

近年来,西乡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三产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思想引领、创新驱动、龙头带动、人才推动、服务拉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现飞跃。截至目前,全县在天猫开设网店20余家,淘宝1000余家,村淘用户月均2.7万,实现全县线上交易额5600余万元。此外,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中心1个、电商创业孵化基地1个、物流仓储中心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0个,实现了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

2.3 企业搭建平台,促进农户增收

以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反复思考、局部试点,采用“四项增收机制”的扶贫模式,全面开展企业的精准脱贫工作。“四项增收机制”包括“工资性收入、福利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2.3.1 工资性收入

公司在茶园基地栽植、锄草、施肥、修剪、鲜叶采摘等以务工方式连结农户500余户,每人直接增收约3000元左右;在茶叶加工和销售、企业管理等方面,每年吸收贫困户200人次左右,通过务工就业进入企业上班,直接增收约5200元左右。

2.3.2 福利性收入

企业先后为近20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了10万多株茶苗,帮助贫困户栽种了25亩左右的茶园,并签订回收协议。同时,对当地茶农和贫困户进行茶产业发展、电子商务技术的培训,使茶农和贫困户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

2.3.3 财产性收入

公司每年通过土地流转,联结的农户有300多户,每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60多万元。仅一项就为农户和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2000元左右。

2.3.4 经营性收入

针对红茶、绿茶初制加工厂,收购小农户和贫困户的茶鲜叶,连结农户约600户,并与贫困户签订鲜叶或毛茶收购合同,收购价不低于市场平均价;通过与9家初制加工厂合作,收购合作初制厂毛茶的方式,带动辐射农户2000余户。

2.4 电商助力扶贫,实现惠农增收

电商扶贫政策在推动惠农增收、助力脱贫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2017年,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上下聚焦脱贫攻坚,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1.73亿元、增长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4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45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9元、增长9%。

201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0.85亿元、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2%。2019年,预计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2%[2-4]。全县近几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3-1所示:

图2-1 2016-2019年西乡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3 西乡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瓶颈

虽然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但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和农户信息相对阻塞的影响。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西乡县电子商务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电商产业链还远未形成,仍存在很多问题。

3.1 农村电商发展认识不足

西乡县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大部分农村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部分农产品的形式仍是自给自足,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视程度存在局限性。调研发现,现今西乡县从事农业的往往是以老年人为主,思想比较陈旧,且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西乡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农民普遍认为电商就是在淘宝上进行购物,对其理解程度远远不够。农民在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方式的同时,获取信息滞后,对虚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缺少信任。网上销售的商品只存在可视化,无法对质量做出评判,这使得网络销售以及购买的普及率较低,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西乡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电商人才少且技能不足

西乡县从事电商的人员入行较晚,且因为加盟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年费较多,故而目前只有部分企业、公司存在自己的网店,但大多是淘宝等低门槛网店经营,缺乏开展农村电商全流程所需要的必备技能。调研发现,虽然部分企业已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但都是基于茶叶产业,其他农产品尚不具备产量化的规模,且缺乏专业的电商从业人员。此外,农村因其独特的自然及文化条件使得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极具挑战性,这也造成了电子商务人才的稀缺。

3.3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西乡县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主要是交通运输问题和互联网建设问题,而电商销售最重要的就是物流运输。由于建设资金短缺,仍然存在少数农村交通不便的情况,物流运输需要产生较多时间和费用的开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于西乡县经济基础薄弱,地理环境复杂,大多数村落农户分布较为稀疏,人员观念较为落后,获取信息能力滞后,互联网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条件安装互联网通信设备,电信和网络设施普及范围比较狭窄。

3.4 缺乏大企业大品牌

目前西乡县现有的电商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投资不大、带动效应不强等现象。本土电商企业要想建立西乡县自己的品牌,在运作机制、资金安排、品牌包装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但品牌效应一直不够,无法迅速打开该县农产品网上销路。以茶产业为例,虽然近年来西乡茶叶的知名度不断上升,但仍无法打破“陕茶不出省”的局面。此外,由于农产品品牌和标准的缺失,即便农产品在栽种及采摘环节的品质有所保障,但质量标准的缺失仍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

4 “互联网+农村电商”模式的路径分析

为了使西乡县农村电子商务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着重阐述依托高校教学平台,探讨以高校为阵地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构建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高校”三方合作的长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该县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探析,为落实“互联网+茶叶脱贫”方略的实施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4.1 依托高校优势,培养电商人才

人才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高校作为一个功能独特的组织,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可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型和精通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可以依托高校师资力量,进一步研究开发专门的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项目,优化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渠道和形式,努力提升经营者的信息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农村电商工作环境特点,侧重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往农产品电商运营和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两个方向引导。

4.2 加强校企协作,创建合作基地

西乡县坚持“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走“质量立茶、品牌强茶、文化兴茶”的发展之路,建设“茶叶良种化、茶园生态化、质量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茶产业。随着近些年生产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与完善,其产品产量有着显著的提高,但西乡当地外销形势相对显得较为单一,随着产品产量的日益增长,现有的输出方式并不能满足西乡的商务需求。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大格局下,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需求都在不断增加,故而可以和高校合作,建立“互联网+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开办互联网技术培训、创建信息交互平台和在当地设立利民服务站等举措,旨在通过传播互联网技术与知识,使用电子商务技术,开拓其当地风貌及特产的展示窗口、增加当地产品输出渠道,从而得到落实精准扶贫、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此外,从农村电商这个项目入手助力农民增加收入,详情计划如图4-1所示:

图4-1 “互联网+精准扶贫”基地详细计划

4.3 “新自媒体平台+电商扶贫”基地

“新自媒体平台+农村电商”就是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自媒体平台与农村电商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农村有关资源、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特色产业。结合快速发展的西乡农业建立“互联网+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基地,利用“新自媒体平台+农村电商”的营销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高校、农业企业为大学生参与农村地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同时为其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基地的建成将推动当地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落实,切实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使互联网惠及群众。同时,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线上平台,此外,可以与当地媒体联合举办关于茶文化的科普节目、开辟科普专栏,开通免费咨询热线等,努力打造出西乡茶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4.4 多方位举措并行,确立智慧农业体系

随着互联网加速从生活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传统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从传统茶业过渡到“智慧农业”的发展新模式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之下,西乡县政府和企业可以和国内先进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开发属于茶产业的网站、APP和论坛等线上平台。

此外,依托西乡县的茶产业,打造出“智慧农场”、“智慧茶庄”等一系列基于智慧农业的新模式。通过网站和APP等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优价、优质、优产的安全产品,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经营。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和农产品购买便利的同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安全的效率,这不仅有助于西乡县茶叶的推广宣传和品牌打造,还能将实体茶产业基地变成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平台。另外,通过一系列合作联盟、情感营销、情怀营销、娱乐项目等模式打造出属于西乡茶产业的品牌,打破“陕茶不出省”的局面,助力西乡县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