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

2019-11-15 04:09温慧敏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大连财经学院高职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仁者身心儒家

■李 峰 温慧敏/.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大连财经学院高职学院

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1]和谐的人生环境有助于和谐人格的建构,有助于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儒家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儒家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涵养自身德性,进而促进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首要谈的便是修身,上到天子下至庶民,都把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身心失衡问题普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三观扭曲,只重分数,不关心学生内心的成长,使学生“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在碰到人生挫折的时候,不能迎难而上;自我的封闭,人际关系的恶化,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归属感,孤独抑郁情况突出;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无法在社会找到立足点等等,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那么,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启示,儒家视野下如何建构大学生和谐的人生环境?

一、“ 仁者爱人”与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和谐

“仁”作为儒家情感哲学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仁的本意就是爱。“仁者人也”,樊迟问“仁”,孔子讲,“爱人”。所谓仁者爱人,从血缘亲情角度讲的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仁的出发点。孟子讲“恻隐之心,仁也”,从人性及心理方面阐述仁,认为仁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性,源于不忍人之心。但仁的内涵又不止于此,它还要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爱自己的亲人,还要推而扩之爱他人,有一种博爱的思想。

大学生身心和谐,身,主要是人的形体及生理,侧重外在;心,主要指的人的内在精神,重在内在。而事实上,身与心二者不可偏废,外在的身是内在心的物质基础,而内在的心是外在行的精神主导,正如荀子所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3]。一个健康的人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也要有健康的心,所谓的养身与养心。养身而言,大学生要饮食有节、运动有度,调养有法;养心即以仁为本注重品德的修养,人格的提升。大学生要有仁者之心,心中充满爱,充满阳光,讲孝道,爱亲人,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同时,要友爱他人,有一颗博爱的心,善待他人。

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也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一种利他的思维方式,考虑事情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还要考虑他人,或者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他人,把他人当自己,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能成就别人。现实来讲,处理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讲的就是待人接物,儒家以为人际关系的理想是“中”,所谓的“不偏不倚”,所谓的“和”,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和谐”。如何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那就需要儒家的“忠恕”之道。“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含有尽心竭力、真诚、无私的为人谋事的行为;“恕”,首先要求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所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自己有所实现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实现,有一种兼济天下的大格局,也就是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三,要求别人做到的前提,首先是自己做到,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是“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非诸人”[2]。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深刻理解儒家的忠恕之道,与他人交往,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秉承心诚意善的态度,有约必践,有诺必守,同时心胸宽广,大肚能容,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还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笃学慎行,有操守,能以一颗宁静的心谦虚问学,涵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儒雅之风,给人一种平和雅静的感觉,使人如沐春风,随和易于人接近。

三、“达则兼济天下”——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则兼济天下”的刚健有为,积极入世的精神。《周易·彖传》讲:“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4]都赞扬了刚健的品德。《象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天体运行,永无己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能动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知其不可而为之”锲而不舍的精神,鼓励世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理想大义可以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儒家的刚健有为思想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刚劲力量,进而成就了世人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刚健有为的精神,要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要身体力行的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要勇于牺牲,客服万难,把个人需要融入到社会需要之中,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学习生活中,新时代大学生要勤学善思,努力掌握立足于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有为,成为社会栋梁。

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由来已久,儒家视野下的天人合一,倡导是天、地、人三个层面的均衡与和谐,其根本是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即不以个人为中心,也不以自然为中心,而是注重二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顺守天时,同时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利用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注重保护。如荀子所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3]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深刻体会天人合一思想,树立环保意识,勇于担当环保卫士,爱护生态,尊重自然。并从自身出发,积极了解和宣传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拒绝浪费,节约资源的同时,拒绝污染,身体力行参与到环保行动之中。

五、结语

儒家思想内涵丰富,作为内圣外王之道,对世人的内在人格,外在事功影响深远。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以仁为本,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儒家“忠恕”之道待人接物,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刚健有为之精神,勇于担当,个人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之中,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天人合一”思想,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猜你喜欢
仁者身心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仁者爱人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推己及人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给身心降个温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