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代表性门类,民间美术原本植根于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长期在各地乡村、市井自发生长,型样众多,含蕴丰富,既关乎百姓日用,又时时透露出处于不同地理空间的社会民众群体的日常审美诉求,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美学趣味、生活需求和文化理想,在我国民间日常和民俗活动中具有相当广泛、深刻的影响。它所呈显的民间性、自发性,以及合实用、审美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文化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和造型符号,在特定地域内,比文字更能建构起民间社会的价值认同,以至形成叙事传统,承载着中华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非遗保护的重要对象,相关非遗项目分布较广、保护点较多。
如何实现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遗资源的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当代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结构急剧变更,大量民间美术传承主体不断发生空间迁移与身份转换,民间美术文化生态与文化认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变局,上海都市空间中民间美术的生存状况更不容乐观。在此大背景下,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都市语境中的活态传承何以可能,乃至传统工艺何以振兴,何以回归日常生活,何以走进现代生活,这些现实命题已备受政府、业界、学界三方关注。
基于当下社会的结构变迁与现实诉求,解决以上议题,不仅要依靠传统的家族传承、行业传承,更须依托以学校、培训机构、传习场所等现代教育文化空间为载体而展开的社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正由此提出,其作为非遗当代传承的重要路径已为各界所共识。与此同时,从2002年9月《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3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指导方案》的发布,直至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大专院校已越来越多。寻求校园文化传承工作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联姻因此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实践,相应的学术研究也正逐步展开。
目前,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艺术教育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论及民间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则相对较少,主要有如下三类:
其一,综论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问题、途径等。如康尔(2011),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内容方面存在缺憾,即:艺术作品的欣赏,过多依赖西方经典;艺术史论的传授,过多涉猎精英文化。因此,须经过遴选、挖掘、提炼、整合等一系列必要的流程,将“非遗”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刘同亮等(2012)主要揭示了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进而从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两个方面来探究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杨子奇(2014)申明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必要性和目前高校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途径,其中的路径之一就是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尚伟(2014)以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公共美术教育为切入点,围绕将原生态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美术教育的意义、途径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高校美术教育引入原生态美术资源的途径有三:(1)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深化课堂教学;(3)成立专业的研究机构,搭建学术研究的平台。实施策略有二:(1)应有选择地引入原生态美术资源;(2)要注重建立长效的原生态美术教育机制。此类成果大多能根据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路径或解决方案,但并无以民间美术类非遗为对象的专论,因此在擘画上述路径、解决方案时,缺乏对于民间美术特质的观照。
其二,从区域文化出发,探讨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如秦杨(2012),论析了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地域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探究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入。班守英(2013)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研究广西民族美术资源在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论述了广西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运用民族美术资源的现状、意义,以及如何构建以广西民族美术资源为特色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田中娟(2014)认为高校应结合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树立非遗滋养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承载非遗传承保护的教育理念,合理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加强非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加强田野作业和实践教学,搭建多向交流平台等路径,将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周树会(2014)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指出应开设非遗特设课程,以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王宏(2015)十分关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揭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遗产传承与教育发展的对策。周雷(2015)以河南省为例,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从保护、弘扬本土艺术,丰富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和提升地方文化形象三个方面,阐述了本土艺术走进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必要性。刘英等(2015)先指出西安属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开展的内容到形式均缺乏对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区域文化的关注,再阐明构建地域特色的西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价值、意义,最后提出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结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李佳(2016)认为“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进步、增进教学课堂与现实社会直接、有效的结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重要的文化内容,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以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课程教学发展规律。此类成果突显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深刻关联,却也同样缺乏区域性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门性论述。
其三,主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考察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问题、途径等。胡长春(2012)专以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认为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契合了地方高校的现实需求,并着重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诸方面论述了民间美术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措施,并提出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高度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教师要树立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地方民间美术和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差异化教学思想,打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素质教育模式。孟滨(2012)论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的缺失,以及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姚瑞江(2015)主要探讨了在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化改革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拓展注入高校公共课程的必要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改内容与改革目标。孙靓(2015)认为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所在,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所在。该文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建设为线索,分别从“传承”、“融合”、“创新”来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的定位、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
综上,迄至目前,学界尚未围绕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融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问题、途径等方面作专题性探究,相关研究虽在局部或总体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和进展,却难以充分反映民间美术区隔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而由于民间美术多以舆地为分野,种类繁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因此对特定地域内有着特殊地缘意义的民间美术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关系予以梳理、考论,特别是反思城市化语境中处于剧烈变动之中的民间美术何以在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互动融合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则是更为迫切而基础的工作。就上海而言,仅余嘉(2009)论及沪上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李柯(2016、2017)探讨了海派剪纸当代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等,除此以外,以当代都市语境中民间美术类非遗融入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对象的专论至今仍暂付阙如。正是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现实问题,本文拟以“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为题,在充分吸纳、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证与理论,展开全面、深入的专题性研究。
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是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高校美育工作推进获取双赢的重要保障,对于审美教化和文化传承具有双重意义:
首先,有助于丰富沪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内容,提升在沪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思想道德情操和民族国家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促进上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构建具有鲜明风格的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有助于完善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在当代都市语境中的传承机制,发挥上海高校在本土非遗项目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弘扬中华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普及、发展海派艺术提供重要场域。
目前,从总体上讲,上海各大高校对于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的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不能深刻领会全球化及国际大都市视阈中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近来,上海提出了至2040年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城市愿景表述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拥有卓越的文化,是卓越全球城市的基本素质。城市化水平越高,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对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就越高,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要求也越高。只有形成地方传统与外来文明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城市生态,才能真正定义一座城市的风格,实现一座城市的价值,否则只会走向躯壳的复制和精神的附庸。而要培育这样的城市生态,文化与教育彼此促进、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必不可少,作为本土文化、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民间美术类非遗的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也必不可少。因此,应从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的高度来理解文教相互赋能的意义。以上海西郊农民画为例,作为上海市长宁区的一项市级非遗,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上海西郊的城市化进程相生相伴的。它既与其他地域的农民画一样,是国家政治宏大叙事与民间生活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有其特殊性,是原为农民,现为市民的农民画画家及其传承者(如城市白领、美术教师、学童等)在西郊城市化过程中从市民化的社会角色出发,以田园题材的图像叙事寄放“乡愁”、重构记忆、表达愿景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他们跳出现有身份,从在地性的审美感受出发,以都市题材的图像叙事确认身份、重塑自我、呼应时代的特殊画种。要言之,它是专属于上海城乡民间记忆的美学范本,通过图像的形式反映了国家社会的变迁、上海城市的发展,以及城乡文化的冲突、碰撞与融通。近些年来,上海西郊农民画借非遗进校园之东风,以学术研讨、综合展览等形式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促进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其承载的意义则需要上升到如上所述社会镜像和文化隐喻的高度来揭示。
然而,正是以上认识的不足,导致民间美术类非遗,特别是上海本土的相关非遗资源在沪上高校的传承状况不如在中小学校开展得深入、广泛,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程度也尚待加强。许多人往往认为民间美术类非遗更适合在需要锻炼动手能力和手脑并用能力的中小学生当中开展传承,但大学生也同样需要进一步提升动手能力,而从理论的高度对民间美术的类别、分布、流变予以梳理,阐析其内涵,揭示其价值,则更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的。
好在随着文教结合计划的深入开展,沪上高校对于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2013年,上海市制定了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非遗保护领域的文教结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于2015年试点启动后,作为首批参加研培计划的省市,上海市就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本市的文教结合计划。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3所院校率先开展试点,成效显著。研培计划全面铺开后,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踊跃举手,陆续加入。目前,上海共有8所院校入选研培计划,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至2017年,上海院校共承接研培任务20期,其中培训10期、研修8期、研习2期,累计培训学员805名,生源覆盖全国各地,培训项目涵盖竹艺、版画、建筑彩绘、竹刻、锡雕、玉石雕刻、金属锻制、掐丝唐卡、藏香制作、木雕、青瓷、琉璃烧制、印泥制作、织绣创新、皮影戏、木偶戏等各门类,其中多为民间美术类非遗。通过研培平台,全国各地的参训者来到上海,上海本地的学员也加入其中,共同学习知识,开阔眼界、跨界交流,增强了对所持技艺的认知和自信,创造了更新更好的作品,提高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以民间美术类为主的非遗传承人依托大学校园、依靠高校资源进一步提升了传承能力,这是非遗校园传承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研培计划的深入开展还将在校的大学生吸引过来,他们在与传承人一同听课、一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传承人的引导和指点,埋下了传承的火种,而这听课、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艺术教育。高校教师则通过参与研培计划,加强了对民间美术的价值认识,民间美术深度融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师队伍中越来越成为共识。
总之,对于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领会的深刻与否,直接决定了民间美术类非遗在沪上高校的传承状况,以及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程度。在文教结合计划和非遗研培计划的驱动下,民间美术类非遗有了向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但仍缺乏整体性的实施方案,对于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分析亦不足。故亟需针对以上现状与问题,围绕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考察。
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应从课程体系构建、课外活动开展、环境氛围营造、保障机制确立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出发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完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体系和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并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第一,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是大学教育实施的主战场,应根据各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既有基础,对民间美术概论类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设置、调整与完善,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增设、更新或强化“中国民间美术”、“江南民间美术”、“上海民间美术”等相关专题,编撰、出版相关教材,开发、制作在线课程,进而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对于一些受众面较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海派特色的民间美术门类,甚至还可以面向全校学生设置专门的公选课程,如海派剪纸等。
民间美术概论类公共课或民间美术专题课程单元开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内容的设计。为体现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集中讲述民间美术之前,应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内涵予以阐析,特别是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断再创造的活态特征,以及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社区和群体的文化权力的伦理原则加以强调。还应介绍非遗的分类和中国非遗保护的工作概况,论析非遗保护传承的意义,并着重关注民间美术类非遗。
在专题探讨民间美术时,应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深厚和传承久远来讲述民间美术的类别和历史。将种类纷繁的民间美术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观照,将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视为中国社会文化演进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应着力揭示民间美术所蕴含的实用智慧与美学智慧。以剪纸为例,民间剪纸最大的实用智慧就是祈福,许多民族地区的剪纸还集中体现出凝聚信仰的实用智慧。江浙、福建、广东不少地区和某些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剪纸则分别用作鞋面、服饰绣花的底样。民间剪纸的实用智慧还体现在技术、技艺的运用、传承方面。首先,在制作材具的选择上,民间剪纸往往是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其次,民间剪纸传承主体对其绝技的保密同样是基于现实性的考量,蕴含着实用智慧。再者,民间剪纸工艺流程的程式化也反映出传统手工技艺中的实用智慧。民间剪纸尽管与百姓的现实诉求息息相关,深植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广阔土壤,但它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个中的实用智慧是通过视觉审美的方式得以传达并实现的。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符号表征为广大民众欣赏、品味,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创造雅致生活的民俗事象,蕴藉其中的美学智慧主要体现在象形性、表意性、质料性、地域民族性四个方面。它能象天法地,惟妙惟肖地摹绘自然社会万物之象,给人以形式美感,还能通过赋形造象、寓意象征和谐音隐喻等巧妙方式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意蕴,使人产生共鸣,并善于将工艺材料的纹理、质地、形态、色彩等相关特性完美地融入创作之中,使其成为剪纸视觉呈现的有机构件。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多民族共处。每个民族、每一地区的民众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水土、生产水平、生活方式等等,这就决定了作为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在美学上亦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烙印。
从公共艺术教育的层面讲述民间美术类非遗,不仅要讨论其源流传统,总结其蕴含的智慧精华,更要联系当下,揭示民间美术的当代价值。首先,应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谓的工具理性出发,合理利用或努力开掘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将其本身或某些要素、构件视作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和技艺创新的具体凭借,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融入现代生活实践的基本要义所在。其次,还要紧扣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谓的价值理性,持续追问民间美术工具性背后的精神价值。有关其精神价值的解读,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方面,通过领略我国及上海民间美术从古至今取得的光辉成就,加深对传统及其与现代关系的认知,以巩固本土文化主体性,建构民族文化认同,提高国家与国民的文化自信,激发进一步的创造精神,同时也维护、发展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体认民间美术特别是江南、上海民间美术所具有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特质,塑造当代工匠精神,传承海派文化精神。
第二,课外活动开展。课外活动是以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需倚重的路径,包括依托校内外各单位组织、非遗传习基地等载体而开展的传承实践、文创设计、展演展览、竞赛评比、学术研讨、社会调研等。其中,学术研讨和具有综合性、学术性的展演展览是非遗进高校相比于非遗进中小学最大的区别。正如前文所述,近些年来,上海西郊农民画作为上海市级非遗,就是以学术研讨、综合展览等主要形式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开展校园传承的。现即以此为案例,探讨西郊农民画进校园如何促进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又如何助推了西郊农民画的活态传承。
2015年11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精神·中国梦’城镇化进程与农民画发展路径研讨会”暨农民画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和农民画传承人参与研讨、参观展览。这次研讨会暨展览虽不在华东师大校园内举行,但师大师生将上海西郊农民画作为此次研讨的主要对象,会前深入西郊农民画的生长地长宁区开展田野调查,进行理论探索,撰写论文在会上宣讲。经由师大师生的精心策展,西郊农民画的优秀作品在会场亮相,将会场空间变成了兼具学术性和感知性的艺术教育课堂。这是西郊农民画首次走进华东师范大学。这一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还与长宁区文化局合作建立了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西郊农民画是其中最重要的传承项目之一。
2016年4月29日,西郊农民画再度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由华东师大博物馆、社会发展学院、图书馆和上海市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主办,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民俗学博物馆和长宁区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承办的“农民画与文化景观——农民画教研成果展”在华东师大中北校区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兼具学术性和综合性,展出了各时期西郊农民画的代表作和相关画具,以及见证上海西郊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实物,介绍了西郊农民画的创作流程,展示了师大师生调查研究西郊农民画所获得的学术成果,交织了一幅城乡变迁、记忆更新、学院与地方互动的文化景观。为配合展览,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设专题书展“民俗与民间艺术”,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西郊农民画及相关民间艺术进行学术梳理。另设传承人亲自授课的“手·承:西郊农民画现场教学工作坊”、由本校民俗学教授和农民画藏家联合主持的“研·承:农民画田野调查经验交流工作坊”、由本校附属中学教师带领初中生参与的“童·承:中学美术现场教学课@博物馆”等博物馆教育活动。同时,还结合展览举办线上参与和现场参与的填色、刻纸等艺术实践活动,为e班、“青马工程”、青年教师联谊会等机构提供艺术实践和艺术教学机会。展览持续至5月31日,随后还在上海部分高校和区县巡展。
2015年以来,以上述研讨会和展览为契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围绕上海西郊农民画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师生承担了西郊农民画的调查、研究和传播工作,挖掘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民间美术溶入都市血脉、重构文化生态的标本价值,并进而以西郊农民画为切入口,采用口述笔录、录音录影、实物采集、理论阐析等方式,对西郊这一城镇化发展典型地区的民间文艺、民俗惯习、信仰仪式、社会记忆进行了全面探究。
可见,上海西郊农民画进入华东师大的方式是以学术研究为入口,以研究带动展览,以展览促推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这就突显出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上的本位优势,也提供了借科研优势为文教结合工作服务的范例。学术研讨会、学术性较强的展览、展览现场的教学、体验活动、围绕西郊农民画的调查、研究,这些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属性,同时有助于西郊农民画在校园的现场传播,也为新一代农民画家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相比于上海金山农民画,西郊农民画的技艺水平要求较高,难以直接实现真正的校园传承,但通过进校园活动能夯实传承的群众基础,增加有益传承的水分土壤。
研讨会和学术性展览的举办还会发生持续性的影响,这又有助于西郊农民画的二次传播。正是借由上述研讨会和展览活动,师大师生围绕西郊农民画发表了数量可观的系列成果:硕士论文1篇、C刊论文3篇、报刊评论文章2篇,在总共仅9篇的西郊农民画研究成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促使西郊农民画一度超越金山农民画而成为农民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更具社会影响力的是大量线上线下的媒体报道和舆论引导,将西郊农民画由名不见经传而一下子多维立体地展示在公众视野之中。媒体记录、议论西郊农民画的峰值出现在2015-2016年,这正是上述两次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年份。此外,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持续发酵又引发了企业家对西郊农民画的特别关注,西郊农民画如何与文创设计相结合,实现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发展,还一度成为上海添工传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拟重点开拓的业务方向。总之,西郊农民画近年来的发展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学术介入密不可分,西郊农民画以进入华东师大为契机,从现场传播到二次传播,不断扩大自身影响,间接推动了这一特殊画种的现代传承。这一进入的过程也是华东师大公共艺术教育深入开展的过程。这种带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及其相关学术成果反过来又会对更大范围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形成反哺。
课程体系构建和课外活动开展以外,环境氛围营造和保障机制确立也是实现民间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途径,这就要基于对民间艺术总体形态的价值确认和自觉发扬。其中,环境氛围营造主要指将以上海本土非遗为主体的民间美术元素嵌入校园公共空间,并将民间美术类非遗保护,特别是上海本土非遗叙事融入校园媒体的内容生产,以此作为沪上高校特色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呼应与协动。机制保障则主要包括:有关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非遗专家、民间艺人、艺术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关艺术空间的管理与运行;相关美育工作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以传统节庆为抓手,以本埠资源为凭借,以对象分类(包括高校分类、民间美术分类)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产学合作为依靠,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为支撑等基本原则的确立。
近来,上海市提出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其中的文化品牌主要包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跟以上三个方面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这一高度上看,作为新时代上海高校文教结合工作的一项关键,民间美术类非遗与在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又被赋予了涵养、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