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血追击》看动作电影的语言体系

2019-11-15 21:34于贺巾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电影文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暴力英雄动作

于贺巾(吉林动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连姆·尼森一直以来在中国观众的心中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主演的影片《飓风营救》系列电影完美地塑造了一个为拯救女儿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级特工,成为动作电影的新的代言人。2019年上映的《冷血追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他在《飓风营救》中的人物设定。该片讲述的是连姆·尼森饰演的父亲纳尔逊·考科斯曼因儿子死于吸毒过量而变得意志消沉。他不仅和妻子爆发了冲突,自己也无力承受重压,甚至一度走在自杀的边缘。可是偶然间他发现儿子的死其实另有玄机,因此踏上了寻找事实真相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外号“维京”的幕后黑手卡尔科特展开了激烈的对决,并亲手杀死了一个个戕害儿子的凶手。作为动作电影的最新力作,该片包含了动作电影的诸多元素,而以这些元素所代表的动作电影的语言体系,组成了包括该种类型电影的主体构架。下面我们就尝试对这其中最重要的几部分内容做初步分析。

一、暴 力

可以说,动作电影是关于暴力的电影。因此,在叙事的推进过程中往往有大量暴力场面的展示。这种暴力场面多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动作电影中往往涉及了正反角色的对抗,并以正义战胜邪恶为故事的终点,影片的高潮段落也往往是正义一方和邪恶一方的生死对决。在这些作品里,暴力是必须的,是叙事的核心要素。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暴力也往往作为影片的奇观化段落而呈现。这种奇观因能为观众提供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而具有了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力量。但我们也要公允地说,这时候的暴力场面往往具有为动作而动作的特质,它们在整个叙事中表现得极为突兀,并和正常的叙事推进部分呈现出明显的割裂,因而可能会对整个电影的叙事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就是说,在这些影片中是存在着两部分互相并不统属的段落的,其一负责叙事,而其二的暴力场面则并不参与叙事。对观众而言,他们会在潜意识中把电影作品当作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来看待。而动作电影的这种处理暴力的手段当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

就暴力场面的展示而言,不同电影也往往有不同的策略。早期电影大都采取不正面展示,即规避的原则。电影因为其对现实世界的卓越的再现及还原能力,在面对暴力场面时,会带给观众明显的在场感,因此,很多电影会对这些内容有所节制。但与此同时,也因为这些暴力场面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情感宣泄和替代性满足的作用,因此也有一些电影会不吝于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近些年来,这种倾向变得越发清晰。因此,我们大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即对于电影创作而言,对于暴力场面的展示很明显呈现出了由规避到沉迷的态势。如果说,早期电影人对于暴力场面的展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现在则更多的是创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甚至可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电影人和观众共谋的结果。创作者不断通过更加大胆、更加肆无忌惮的暴力场面去刺激观众,而观众则对这种刺激给予正面的回馈,反过来促进该类电影生产。创作者既制造了需求,同时又满足需求。

一些创作者因为能很好把握这种趋势,也因此在业内具有了巨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在和观众的二元关系中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昆汀·塔伦蒂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杀死比尔》等片相较古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创作在表现暴力场面时可谓是更加血腥和直接。而观众也由最初的错愕变得习以为常甚至是充满期待。《冷血追击》当然可以被视作这种观念主导下的产物。我们可以看到,将近120分钟的影片里,创作者展示了一场场或是精心策划或是突如其来的充满鲜血和死亡的暴力场面,并也因此使作品成功跻身于“限制级”(R级)影片的行列。

当然,还有一个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在有大量的暴力场面的时候,观众对于角色的认同机制如何去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主角考科斯曼的所有行为一定是要在观众的朴素的正义感所认可的范畴之内的,即一定要把暴力内容合理化,他不能是为了杀人而杀人。所以在情节的设定上,他并非是一个天然的嗜杀的人,他也不是那种以虐杀仇敌为乐的心理扭曲的变态。电影用了很多篇幅去描绘主角失去儿子的苦楚与无助,甚至自己的家庭也因之走向破灭,从而为后来的复仇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动机,也使得观众更加能够认可他的选择和行为。而这一点,影片中的反派头子,黑社会老大卡尔科特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反例。他的残暴让主角的行为也就更加具备了天然的正当性。暴力的行为动机在取得了观众的认可和体谅之后,影片对于暴力的展示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在这部影片中,暴力行为的展示大都较为突兀,显得激烈而迅猛,并完全超越了观众的想象。当主角得知自己儿子的死别有内情时,他去找黑帮底层小头目斯皮多。对于观众来说,当看到主角甚至有些唯唯诺诺地探问消息时,绝难想到他很快就会暴起杀人,场面残忍酷烈,而观众也因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杀戮完全没有心理预期而产生强烈的震惊体验。虽然从画面表现上来说,这个段落并没有被设计得过分血腥,但从影像效果层面,相较一般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却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这种对暴力的呈现方式在影片中可谓常态。《冷血追击》暴力内容往往是超出情节预期与叙事推进逻辑,因此影片也就显得比一般的电影更加“暴力”一些。

前面所论及的是从艺术层面、从整部影片的叙事层面构建起富有强烈冲击力的暴力场面;而在另一个方面,通过镜头组接使得暴力内容表现得更加真切,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经由创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尝试,找寻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长镜头和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法各有其优势。长镜头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可以把动作的完整的形态展示出来,由于它杜绝了创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人为干扰,从而使由动作所组成的暴力场面更加真实可信,很多所谓的“硬桥硬马”的动作电影多采用这种镜头处理。另外一种是用凌厉的蒙太奇剪辑来配合动作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徐克的很多电影其实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对《冷血追击》来说,这两者则是兼而有之。

二、二元对立的形象

对于动作电影而言,它的主要使命是要建立起一个正邪对抗的世界。因此,如何刻画让观众认可的英雄和匪徒的形象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中,对于匪徒的刻画或者说对英雄的刻画往往是简单的,它们大都遵循着一元化的原则。正反双方之间呈现出鲜明对比,永无交集。这可以被认为是类型时代一种经典的角色设置方式。囿于类型电影的特质,它们往往不要求带给观众对于故事、对于角色的深层次的思考,因此人物设置的简单化可谓是适得其所。绝大多数的动作电影都有满足观众的朴素的正义感,也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需要。因此,这也是它要遵守的一个重要的规则。可以想见,一旦背离了这种要求,角色缺乏二元对立的极端化的特征,而相对变得复杂和多元,它们善恶难辨,很有可能会为早就习惯了非黑即白的观众带来深深的困惑。当然这也并非绝对,随着观众审美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样的情况也正在开始发生转变。

具体就《冷血追击》而言,主角的形象设置即是如此。他已经跳出了早期电影那种纯粹的“单向度”的人的形象,反而进入了晦暗莫名的中间地带。他当然是一个正面的角色,但是,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正面角色。当他得知儿子的死亡真相时,并没有通过法律的途径以求得一个公平,反而决然开始了对匪徒的私刑报复。虽然这样的情节设计是动作电影的标准模式,但主角如此凶悍的表现却很难和传统的人畜无害的正面角色画上等号。

同时,如前文所述,这种善恶难辨的复杂角色也为观众理解并认可角色的行为逻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为了避免给观众带来困惑,影片还精心设计了一些表现主角内心中的善的那些内容。在他扣留了卡尔科特儿子的段落里,影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亲的父亲形象。主角不仅没有挟私报复,反而充满温情地照顾小孩子的起居,甚至为了安抚小孩子的情绪,还去为他朗读睡前故事。这种为角色的暴力行为提供充分的合理化依据,以帮助观众建立起情感认同的叙事模式在动作电影中可谓是屡见不鲜。它常常为角色赋予强烈的道德色彩和道德动机,将其塑造为道德上完美的、无可指摘的人,以弱化暴力内容对角色形象的伤害。

当然,在《冷血追击》这部作品中,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更多的还是秉持着传统的单一化的策略。如主角这般呈现出性格多侧面的毕竟还是少数。就全片而言,传统电影中那种道德无瑕的正面人物形象在女警身上得到了复现,她充满责任心、朝气和正义感,对待工作全力以赴,表现出了高度的热忱和使命感。而反面角色也大都还是一如既往,狠辣嗜血,并与女警等角色一起表现出了和其他类型电影近似的二元对立的角色特质。

观众对角色的塑造或许没有更高的要求,但对创作者而言却绝对不能止步于此,更复杂深刻的人物理应成为创作者的内在要求。因此,一部优秀的动作电影其实可以提供更多的类似该片中考科斯曼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应该生来就是英雄或者生来就是匪徒,而是要通过情节的不断推进让观众看到他是如何成为英雄或是如何成为匪徒的,要让观众看到这些角色性格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要让这些角色变得更加可信,更加立体。

三、新英雄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影片的主人公即使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他仍然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只不过这种英雄形象和以往已经有了巨大的分别。更准确地说,包括《冷血追击》在内的一系列新时期的动作电影,其实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英雄的新英雄的范本。

类似于美国西部片中的牛仔或中国功夫片中的侠客的古典英雄,他们或急公好义、仗义疏财,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表现出了为了追寻真理和公义,可以勇于牺牲自己的崇高品德。普罗米修斯为了给凡人带来天火,宁愿忍受巨鹰的啄食也不退缩。这样的大无畏的行为可以说是古典英雄的最形象的写照。而传统的动作电影也热衷于去塑造这一类的英雄。李小龙即是如此。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古典主义时代的终结,代表着这一个时代精神气质的英雄也开始渐渐消隐。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英雄开始成长起来了,奉献和牺牲也开始让位于对自我的肯定和追寻。更有甚者,像《死侍》那样开始提供了一些反英雄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新生代的英雄就没有了可取之处。作为新一代观众的内心银幕投射,他们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刻画了新时期的价值理念而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两种不同类型英雄的交替,只不过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罢了。

如果要找到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广泛认可的电影类型的话,动作电影大概率会成为最后的胜出者。无论是中国的武侠功夫电影,还是美国的西部片,抑或是日本的任侠剑戟片,一代代的动作电影大师和演员,如黑泽明、成龙等都成为资深影迷津津乐道的名字。究其原因,当然有这一类型的电影为观众刻画了一个个可亲、可信的英雄形象。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无法忽略,那就是它们始终在不断满足着作为观众主体的男性观众“仗剑走天涯”的梦想,这或许也是它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吧。

猜你喜欢
暴力英雄动作
英雄犬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动作描写要具体
重走英雄路
暴力云与送子鹳
绛红英雄谱
向暴力宣战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