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美学维度

2019-11-15 16:52毛凌云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电影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美学爱情

毛凌云(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给文艺界带来了新的美学视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性文艺观,为新中国重构文艺美学话语体系和审美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电影(1949—1966)创作,严格遵循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全面实践“人民性”文艺观,积极构建新的电影美学范式,“总共制作出了影片757部”,[1]代表作有《在前进的道路上》《英雄儿女》《白毛女》《平原游击队》《青春之歌》等。这一时期,电影人探索了时政、工业、农村、军事、反特、历史等各类题材的创作,构建“求真”“向善”“至美”“追爱”“逐梦”的影视美学空间,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并引领人民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对“建立起一种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共同体”[2]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新生启蒙为精神的求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当家做主,内心无比喜悦与激动,从个体到国家都希望“新生”的社会主义与旧社会彻底决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与剥削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期待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迥异于旧社会的价值体系与审美标准。正是因为广大劳动人民十分珍惜“新生”的不易与宝贵,整个民族都在反思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至上。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社会,是一种求真的美学精神,凡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人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求真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如何在新社会迅速得到全面认同,在文艺界显得尤为迫切。

新社会需要的不是人民在旧社会的被迫服从,需要的是人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寻找社会发展规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如果人民单纯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从而丧失人民的品质。”[3]在封建旧社会,特权与压迫钳制着人民的思想与主张,人民被迫遵循特权阶级的社会规范而苟且生存,也被迫按照特权阶层倡导的审美标准而甄别社会是非,甚至被迫按照旧社会倡导的是非标准而矫正自己的审美认识。只能诺诺地服从,而不能有人民自己的审美“求真”。新中国的成立,压抑已久的人性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人民的思想与主张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每一个个体都极力想把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不管是正确的,还是狭隘的,新生后的“求真”启蒙意识迅速觉醒,人人都想表达,人人都期望自己当家做主之后的审美表达准确并被他人认同接受,自主审美意识随着新生政权的建立而全面迸发,整个社会亟须用“求真”的审美观引导人民的价值判断。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电影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电影人将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搬进银幕,用贴近人民审美习惯的表现方式,塑造了一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银幕形象”[4]。这一时期的电影塑造了一大批真实可感的具有新生启蒙意识的典型人物,将典型人物的抗争、控诉及新生启蒙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谢铁骊执导的《早春二月》中的女性形象陶岚,深受五四新思想影响,勇敢示爱,其渴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思想启蒙的审美主张,对解放后女性冲破封建枷锁去自主追求爱情与幸福,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崔嵬、陈怀皑执导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通过其成长的历程诠释“一个人只有投身到集体的斗争中,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出路”的思想,用电影形象与电影故事进行叙事,引领解放后的广大人民将个人命运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为人民新生启蒙思想指明了方向。影片《思想问题》直面知识分子心灵,经过革命大熔炉的改造,一群背着沉重思想负担的知识分子开始树立起了革命的人生观,面对新生的社会找到了方向,思想问题也因实事求是的审美价值取向而发生变化,变成了具有新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

十七年电影通过电影叙事与电影人物形象的生动表达,充分体现了“求真”的启蒙思想,为新时代建立起新的文艺美学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以中国典范为风貌的向善

从饱经战争摧残的历史中走向新社会的广大劳苦民众,对崭新而又陌生的新中国充满无限的热爱与期待,源自内心深处的挚爱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新中国未来风貌的难以描摹与想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风貌特征的向善品格,便成了人们对新社会的审美期待或憧憬,他们凭自己的经验分辨着善恶与好坏,急切地在内心深处构建着与旧社会虚伪、欺骗、压迫迥异的向善审美观。这种与新社会人民至上相匹配的美学精神,正是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如何促进这种传统向善审美价值观迅速在新社会传播发展,文艺美学显然必须先行引导教化。

中国传统向善美学品格是历经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淬炼而成的,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演绎中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及“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与传统美德,人们遵循着传统的道德准则与美德标准繁衍生息,也正是这种传统美德形成了向善的人生哲学思想。《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社会品格让老百姓形成了重义守信、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忍辱负重、善良纯朴的性格。新中国尽管建立了与封建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但仍然无法一下子与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文化品格断然决裂。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旧思想激烈碰撞交锋,封建守旧思想与进步新思想以各种形式争辩冲突,甚至是阵地争夺。用传统典范的向善品格稳定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复杂局面,凝聚人心,是当时比较恰当的审美价值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电影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电影美学话语体系,用中国传统的向善品格教育广大人民大众传承传统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对人性善的弘扬与倡导。“电影往往通过道德伦理化、亲情化、目的化(善恶有报)等手段来影响公民的政治情绪和政治情感。”[5]影片《白毛女》控诉了黄世仁的残暴,黄世仁受到群众公审并被判处死刑,讲述善恶有报的道德主题。影片《暴风骤雨》则通过田大爷和田大婶对恶霸地主韩老六的控诉和人民政府对韩老六的依法惩办,电影用公审仪式强化善恶有报的视觉冲击感,用黄世仁、韩老六等为非作歹典型受到惩办的下场教育人民向善。影片《洪湖赤卫队》用电影视角叙述洪湖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在同敌人斗争中的大善品格,偷袭失败的敌人恼羞成怒,威胁老百姓讲出赤卫队下落的时候,洪湖地区的革命群众临危不惧,誓死不屈,他们用集体的善良诠释着正义的力量,以及革命群众向善的本性。

十七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诠释、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善若水。电影人将善良的品格融入革命抗争、新生奋争的宏大叙事主题之中,引领新生社会制度下的人民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品质,以积淀了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向善品格,构建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审美导向,指引人们弘扬传统向善的美学思想。

三、以英雄乐观为基调的至美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14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洗礼后,人们面对的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国家现状,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意味着一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造与建设新的人民战争正在等着他们。饱经战争创伤的人民,身心俱疲,尽管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但喜悦与激动过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根本不逊色于抗战的艰难。历史经验证明,正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指引人们不断抗争,以人民的力量推进着历史的车轮前进。这种至美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学精神。继续发扬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打赢社会主义建设新战争的必然要求与不二选择。新社会如何让这种英雄乐观主义的美学精神深入人心,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力,正是文艺界十分关注的美学问题。

黑格尔曾说:“我们应当把世界历史人物——一个时代的英雄——认作是这个时代眼光犀利的人物;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言辞都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行动、言辞。”[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满负英雄气概的伟大国家,一代代英雄用他们的行动与言辞引领着民族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英雄,且英雄辈出,是一代代英雄用智慧甚至生命推进中华民族沿着历史发展潮流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7]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战争中形成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仍然流淌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英雄形象仍历历在目,铭记在人民的记忆深处。在战争中形成的不怕艰难险阻、不惧任何苦难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周扬在《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中提出:“目前文艺创作上头等重要的任务”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表现出新的人民的新的品质,表现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以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年”。[8]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电影遵循人民性文艺观,积极构建英雄形象及乐观向上的电影人物形象,以达到鼓舞与教育新社会广大民众的目的。影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是一个神出鬼没、足智多谋的抗战英雄形象,电影视角将李向阳的英雄神话般的力量与乐观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董存瑞》中的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炸掉碉堡,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其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令人敬佩,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影片《南征北战》更是以敌强我弱的形势取得了完全胜利,这种敢于大踏步前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正是中国革命战争战无不胜的精神魅力,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十七年电影以革命英雄乐观主义精神为电影表现的重要主题,通过系列战争题材叙述抗战与解放战争中人民英雄的故事,在这个苦难深重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用自己的壮举和负重的身躯诠释拓展英雄的内涵与外延。这一时期影片所展现的英雄气概和乐观进取精神,为“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时代审美价值取向做了最好的注解,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审美追求的最强音符。

四、以崇高情感为导向的追爱

新生政权建立后,受封建礼教思想束缚了几千年的包办婚姻思想被彻底摒弃,人们自主追求爱情婚姻的思想在年轻人中迅速扩散传播。刚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人们,面对自由恋爱却一时不知所措,既有对自主追爱权利的激动,也有对浪漫爱情的羞涩与懵懂,特别是没有经历五四新思想洗礼的农村青年女性,她们的内心是十分挣扎的,既依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规矩,又向往“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自主追爱,由于没有既成的爱情价值审美标准遵循,或者是习惯于传统婚姻观的省心的生活,获得自主追爱权利的年轻人倒显现出几许焦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诗歌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种富有崇高情感的爱情观是在争取民族自由与独立的特殊历史背景中产生的,也是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人们对于爱情的一种崇高诠释。新社会如何引导人们传承这种崇高的爱情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促使文艺界关注爱情审美范畴。

恩格斯指出,爱情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钦慕为基础的关系”。[9]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价值观将女性摆在与男性平等的位置,是彼此钦慕的爱情,也彻底改变封建社会女性的从属地位。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建立后,彻底摧毁了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妇女完全得到解放独立,理应享有平等的追求爱情的权利。在激烈的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人们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投身于民族救亡与民族解放事业之中,将自己的性命与爱情全部交付给了战争。战争胜利后,人们对于人类美好爱情的追求,既是人的本能需求,更是健康社会形态的审美追求。

十七年电影贴近人们追爱的迫切情怀,考虑到当时爱情审美价值标准的模糊与不确定性,电影人从颠覆传统包办婚姻的视角重构爱情审美价值体系,将爱情置于特殊的革命历史叙事之中,爱情与革命绞合在一起,用战争胜利后的相逢诠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典爱情观。影片《柳堡的故事》讲述抗战时期新四军副班长李进与二妹子的纯洁爱情故事,电影用“相识—相恋—相离—相逢”的情节线索细腻地展现了革命战士追爱的情感。影片《芦笙恋歌》则通过一首主题歌曲《婚誓》讲述拉祜族少数民族恋人真挚甜蜜的情感,揭示稳定强大的新中国对于老百姓安居乐业、追求爱情的重要性。根据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的影片《花好月圆》,讲述农村青年灵芝和有翼分别实现自由婚姻的故事,表现新社会进步的婚姻爱情观,将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价值观彻底击了个粉碎。

十七年电影站在人性解放的时代立场,直视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男女爱情审美价值重构的历史语境,电影人用电影形象构建当时具有反封建意识和自由恋爱的进步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引领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充实人民性文艺美学内涵。

五、以重建家国为激情的逐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以及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巩固政权、建设国家,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当务之急。国家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需要不断激发人们重建家国的热情和梦想。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和妥协。”[10]梦想则是一种信仰与追求,是推进个体积极奋争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建家国的远大理想和建设实践中的重重困难,导致人们在建设实践中产生出新的矛盾和焦虑。当理想信念超越焦虑时,人们便能积聚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取得重建家国的胜利。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打消广大民众顾虑,坚定重建家国的必胜信念,是凝聚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关键。

十七年电影为解决当时的这种思想焦虑,电影人主动聚焦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新人新事及新矛盾,用电影形象与故事帮助广大百姓化解心中困惑,坚定必胜的信心,点燃重建家国的激情与梦想。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光芒万丈》《高歌猛进》《江山多娇》《花好月圆》等一系列典型性影片。影片《光芒万丈》通过记述周明英克服困难、决不气馁的精神修复好发电机的故事,说明在新中国只要团结群众,积极工作,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影片《江山多娇》通过记录青年突击队长岳仙动员群众把荒山变成花果山的治山典型事迹,阐述新社会完全可以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建设美好家园。

十七年电影通过新中国建设的典型事迹的生动展示,充分展现人们逐梦的源动力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情,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期待与梦想,为新时代文艺美学范围拓宽了新视野。

总之,十七年电影以“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性文艺观为创作引领,进行多元探索,全面构建新中国电影美学体系,成为新中国电影艺术的一个高峰,其美学追求将对中国电影艺术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猜你喜欢
美学爱情
仝仺美学馆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不谈爱情很幸福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生活美学馆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