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亚风
目前所能见到最早记载《塞上曲》的书目应是李芳园于1895年发行的《李氏谱》,其标题名称也是根据书目中的文字引申而来。该套曲共包含五首小曲,这五首小曲既能够分别独立演奏,又能够合奏成套。后世认为,李芳园所创作的这部作品是以托古的手法,以昭君出塞的故事阐发的音乐创作,因而命名《塞上曲》,因此,这五首小曲的情感基调基本相似,皆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以及古人的思念之情。事实上,作品主人公昭君的艺术形象仅是我国古代所有独守空闺、远嫁或者和亲等妇女形象的缩影,借此人物角色来“讲述”她们的心理历程。
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大都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因此为艺术作品的流传增添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变数,艺术流派的不同也为作品赋予了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风格。目前此曲的曲谱版本主要包括C调、G调与D调三种,共同点在于主音皆为A音。
由于目前沿用《塞上曲》这一名称的流派仅现代的刘德海、汪派以及平湖派,由于现在平湖派演奏该作品的人已经不多,本文将从刘德海与汪派演奏的版本来探析该作品的音乐风格。
刘版以C 调记谱,根据平湖派的传谱选择其中的三段进行演奏,更能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他认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的最终目标是在舞台上将精彩的演奏献给普通听众,并且能够获得听众的喜爱,因此,针对欣赏者人群以及审美需求的不同将作品做出恰当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刘版对于该作品篇幅上的改动并非独创,据相关学者调研,平湖派对于该曲的演奏常常演奏到第三首结束便终止,避免曲目时长而造成的冗长、重复之感。刘版在选择的三首小曲中进行重新的故事化设定,在保留全曲曲义的举出上,立足当代的审美情趣并添加一定的人文关怀,更具欣赏性。
汪版在调性上与刘版有所区别,以D调记谱,严格遵循古谱,全曲不做删减、完整演奏,这也是该派创始人对其弟子的要求。虽然汪派未对作品的段落进行改变,但在演奏技巧上却独具特色,尤其是在推挽音装饰的表现上更显苍劲、凝重之感。其次,与其他流派演奏的不同之处在于汪派在音乐情绪上的表现。相较于其他流派对哀怨情绪的描绘,汪派则更突出悲愤之情,不仅描绘了我国古代妇女形象的柔美,更添一分阳刚之气。
《塞上曲》自诞生至今,经历了众多流派、琵琶艺术家的整理与改编,甚至其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一首一首独立的琵琶小曲演化为套曲,期间经历了口传心授至定谱定格的发展演变,它是先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彰显了独具华夏民族气质的音乐韵味与艺术魅力。今天我们所能够欣赏到的《塞上曲》,每一个指法、音符、节奏,都是建立在众多琵琶艺术家的智慧基础上,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琵琶艺术发展的轨迹以及每一阶段的艺术特点。其次,就文化层面来解读,琵琶艺术是华夏民族浩瀚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塞上曲》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体现了我国民族艺术的独特特性——综合性,该曲在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学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古琴艺术发展而来,因此具有鲜明的细腻、柔美、典雅的气质,备受国人的喜爱。
整部作品共包含五首独立的小曲,各小曲之间不但具有连贯的逻辑与故事情节,也各具特色与艺术内涵。例如作品的第一首小曲,由于音域较高,因此,音色比较明亮,音乐整体呈现委婉的情绪;第二首小曲则在低声部展开,并经历了变徵音的转调,音乐带有明显的哀怨之情,同时旋律中又细细流淌着隐隐约约的希冀,代表着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其中不断涌动;而第三首作品则在中声部进行,然而左右推拉音的不断变化增强,凸显着一种悲愤、痛苦的神伤……可以看出,这五首小曲之间的情绪绵延不断且缓缓推进,可独奏又可断奏,表演形式较为灵活且具有高贵、典雅的气质,整曲在旋律上没有较强烈的印象对比或戏剧冲突,更加注重旋律的流动性与内在张力,不炫技、不张扬,情感细腻且真挚,真正做到了技术服务于音乐内容,符合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品位与追求。
《塞上曲》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中一首完美继承我国传统古典艺术元素与音乐精髓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理论价值。系统地研究这部作品的历史沿革、音乐风格、民族气质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继承我国的琵琶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产业日益繁盛的当代社会,我们应努力结合现实背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变,避免传统艺术文化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消逝。